學達書庫 > 沈從文 > 大山裡的人生 | 上頁 下頁
沅陵的人(3)


  因此縣裡的機關中辦事員,保安司令部的小軍佐,和商店中小開,下黃草尾玩耍的就多起來了。但不成,肥水不落外人田,有了主子。可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夭夭的名聲傳出去了,水上划船人全都知道周家夭夭。去年(一九三七年)冬天一個夜裡,忽然來了四百武裝嘍羅攻打沅陵縣城,在城邊響了一夜槍,到天明以前,無從進城,這一夥人依然退走了。這些人本來目的也許就只是在城外打一夜槍。其中一個帶隊的稱團長,卻帶了兄弟夥到夭妹家裡去拍門。進屋後別的不要,只把這女孩子帶走。

  女孩子雖又驚又怕,還是從容的說,「你搶我,把我箱子也搶去,我才有衣服換!」

  帶到山裡去時那團長問!「夭夭,你要死,要活?」

  女孩子想了想,輕聲的說,「要死。你不會讓我死。」團長笑了,「那你意思是要活了!要活就嫁我,跟我走。我把你當官太太,為你殺豬殺羊請客,我不負你。」

  女孩子看看團長,人物實在英俊標緻,比成衣店學徒強多了,就說:「人到什麼地方都是吃飯,我跟你走。」

  於是當天就殺了兩個豬,十二隻羊,一百對雞鴨,大吃大喝大熱鬧,團長和夭妹結婚。女孩子問她的衣箱在什麼地方,待把衣箱取來打開一看,原來全是預備陪嫁的!英雄美人,可謂美滿姻緣。過三天后,那團長就派人送信給黃草尾種菜的周老夫婦,稱岳父岳母,報告夭妹安好,不用掛念。信還是用紅帖子寫的,詞句華而典,師爺的手筆。還同時送來一批禮物!老夫婦無話可說,只苦了成衣店那個學徒,坐在東門大街一家鋪子裡,一面裁布條子做紐絆,一面垂淚。

  這也可說是沅陵縣人物之一型。

  至於住城中的幾個年高有德的老紳士,那倒正象湘西許多縣城裡的正經紳士一樣,在當地是很聞名的,廟宇裡照例有這種名人寫的屏條,名勝地方照例有他們題的詩詞。兒女多受過良好教育,在外做事。家中種植花木,蓄養金魚和雀鳥,門庭規矩也很好。與地方關係,卻多如顯克微支在他《炭畫》那本書裡所說的貴族,凡事取「不干涉主義」。因為名氣大,許多不相干的捐款,不相干的公事,不相干的麻煩不會上門,樂得在家納福,不求聞達,所以也不用有什麼表現。對於生活勞苦認真,既不如車站邊負重婦女生命活躍,也不如賣菜的周家夭妹,然而日子還是過得很好,這就夠了。

  由沅水下行百十裡到沅陵屬邊境地名柳林岔,——就是湘西出產金子,風景又極美麗的柳林岔。那地方過去一時也有個人,很有意思。這個人據說母親貌美而守寡,住在柳林岔鎮上,對河高山上有個廟,廟中住下一個青年和尚,誠心苦修。寡婦因愛慕和尚,每天必借燒香為名去看看和尚,二十年如一日。和尚誠心修苦,不作理會,也同樣二十年如一日。兒子長大後,慢慢的知道了這件事。

  兒子知道後,不敢規勸母親,也不能責怪和尚,唯恐母親年老眼花,一不小心,就會墜入深水中淹死。又見廟宇在一個圓形峰頂,攀援實在不容易。因此特意雇定一百石工,在臨河懸岩上開闢一條小路,僅可容足,更找一百鐵工,制就一條粗而長的鐵鍊索,固定在上面,作為援手工具。又在兩山間造一拱石頭橋,上山頂廟裡時就可省一大半路。這些工作進行時自己還參加,直到完成。各事完成以後,這男子就出遠門走了,一去再也不回來了。

  這座廟,這個橋,瀕河的黛色懸崖上這條人工鑿就的古怪道路,路旁的粗大鐵鍊,都好好的保存在那裡,可以為過路人見到。凡上行船的纖手,還必需從這條路把船拉上灘。船上人都知道這個故事。故事雖還有另一種說法,以為一切是寡婦所修的,為的是這寡婦……總之,這是一個平常人為滿足他的某種願心而完成的偉大工程。這個人早已死了,卻活在所有水上人的記憶裡。傳說和當地景色極和諧,美麗而微帶憂鬱。沅水由沅陵下行三十裡後即灘水連接,白溶、九溪、橫石、青浪,……就中以青浪灘最長,石頭最多,水流最猛。順流而下時,四十裡水路不過二十分鐘可完事,上行船有時得一整天。

  青浪灘灘腳有個大廟,名伏波宮,敬奉的是漢老將馬援。行船人到此必在廟裡燒紙獻牲。廟宇無特點,不出奇。廟中屋角樹梢棲息的紅嘴紅腳小小烏鴉,成千累萬,遇下行船必飛往接船送船,船上人把飯食糕餅向空中拋去,這些小黑鳥就在空中接著,把它吃了。上行船可照例不光顧。雖上下船隻極多,這小東西知道向什麼船可發利市,什麼船不打抽豐。船夫說這是馬援的神兵,為迎接船隻的神兵,照老規矩,凡傷害的必賠一大小相等銀烏鴉,因此從不會有人敢傷害它。

  幾件事都是人的事情。與人生活不可分,卻又雜糅神性和魔性。湘西的傳說與神話,無不古豔動人。同這樣差不多的還很多。湘西的神秘,和民族性的特殊大有關係。歷史上「楚」人的幻想情緒,必然孕育在這種環境中,方能滋長成為動人的詩歌。想保存它,同樣需要這種環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