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中國共產黨歷史概論 | 上頁 下頁 |
六 「五卅」運動〔第七講〕 |
|
一、五卅的前夜 國民會議運動。 上海青島之二月罷工。 廣東河南之農民運動。 廣寧及海陸豐(第一次克復東江)(許崇智)。 上海市之三問題 碼頭捐,印刷條例,華董問題(四月)。 國民軍之成立——軍閥統治之崩潰——東江。 二、國民會議運動與國民軍——軍閥之崩潰 北方:——奉系企圖入關。李景林之直,張宗昌之魯。直系依據長江與皖系勾結(蕭、齊)。國民軍在京。 南方:——陳炯明與胡漢民之戰(商團之役)——繼以楊劉之叛謀(唐繼堯)。 上海虞洽卿上臺與租界三問題(碼頭捐,印刷條例及華董問題)。 三、〔上海、青島、北京等處的工人運動〕上海之二月罷工,青島之三月罷工,北京三月印刷罷工,天津總工會之成立,漢口之英美罷工。北方鐵總公開。廣州之全國勞動大會。 廣東之農民運動(海陸豐及廣寧、花縣等)——五一之農民協會大會(十餘縣)。 (河南) 上海之學生運動及北京、廣州等處學生的組織。福州抵貨(四月)。 四、(一)「五卅」案之全國政治鬥爭之群眾化 (二)聯合戰線之行動化——國內與國際的——無產階級的領導力量。 工商學及工學聯合會。 (三)帝國主義之不敢一致進攻,是因無產領導期間的反對一切帝國主義。 (四)資產階級妥協(單獨對英,八月二十上海日廠上工,九月十八總商封總工,九月二十七日英廠亦被迫上工)——小資產階級的猶豫動搖。 (五)階級分化及階級鬥爭之明顯(華廠罷工)——戴季陶主義,孫文學會。 (六)農民之興起——河南(杞縣)、湖南、陝西、湖北、直隸、江蘇(江陰及宜興),才開始小商人之分化未充分。 (七)地域不平衡(八月十一唐山罷工,八月初南京和記罷工,八月六日北京使館界罷工。——無推翻軍閥之目標。 (八)世界革命勢力之不充分——埃及解散國會,印度紗廠罷工,菲洲坦及爾國之罷市,摩洛哥戰爭,敘利亞暴動,波斯政變。 五、國民政府之成立 ——中國共產黨之三次會議 六、直奉戰爭 奉系入蘇——孫傳芳十月十一日打江蘇,(十一月底)郭松齡倒戈——戰爭轉變的口號。 馮玉祥下野(十二月)。 七、國民黨之分裂 西山會議——開除汪精衛及張國燾,□□□□□。 國家主義聯合會。 八、反段示威及要求國民會議的運動(一九二六,一月) 《嚮導》之政策(獨秀文章)——第一期(「五卅」至八月二十)本報主張「在上海召集全國工商學兵代表大會,議決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嚴責政府宣佈,倘政府不肯執行此決議,則立起國內戰爭,建設國民政府。第二期(九七)」隨後全國民族運動的怒潮,因資產階級之妥協和奉系軍閥之高壓,大受打擊而陷於停頓的狀態,……遂主張改變此後民族鬥爭的新途徑是:(一)改變上海、香港罷工政策,以經濟要求及地方性質的政治要求為最低條件;(二)委託南北政府合組一外交委員會,來解決全國性質的對外根本問題;(三)開始國內戰爭,合全國力量,打倒英日之走狗——奉天軍閥。 九、北京會議(一九二五年十月) 一、「中國現時政局與共產黨任務」議決案,指出兩個時局的特點:一是「真正是一般的民眾運動」;二是「一部分軍隊傾向到民眾方面來」。固然接著還說工人階級在民族解放的革命運動中的領袖地位表現出來,說「民主主義的各階級……都團結在這工人階級鬥爭的旗幟之下,進而講到沒收大地主土地的政綱。然而等到說著力爭革命民眾政權實現」的時候,竟把這種任務和馮玉祥等國民軍與奉系軍閥之間的衝突互接聯起來,以戰勝奉系軍閥為前提,以軍閥戰爭為先決問題。國內革命運動愈發展,工農小資的組織愈鞏固,那麼國內軍閥之分化愈速,國民軍與奉系軍閥之間的衝突成熟也愈快,國內軍隊捲入這一鬥爭的也愈多。因此,任務之中,便只有:(一)民族解放和民眾政權(口號為革命民眾政權,中國統一,國民會議,國民革命軍的組織);(二)召集勞動大會之組織工會工作;(三)工人政治經濟鬥爭的並重;(四)工人自衛軍之組織及擴大(軍委);(五)「應當找一個與國民黨聯盟的好的方式,最好要不但不束縛無產階級與城市小資產階級及知識階級的聯盟,而且能擴大這一聯盟。」自己公開去領導左派;(六)學生之分化,故須反對其右派而提出統一口號。——對國民軍之河北河南幻想。 二、對國民黨議決案則謂:1.擴大共產黨;2.爭取工農;3.非必要時新同志不再加入國民黨,不擔任國民黨的工作,尤其是高級黨部;4.□誠與左派合作,勿使消極旁觀,階級鬥爭的問題上,不對他們讓步——以前自己變成國民黨左派,使非中國共產黨皆□以中派自居,不肯贊同革命政策(認為是中國共產黨政策,使真正右派亦中派自居。故應分為左右。) 三、「五卅」之中黨發展到3000人。工人候補期減少至一月,學生三月(有宣傳議決案)。 四、職工——無可述。 五、告農民書。 機會主義之第一階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