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共產國際黨綱 | 上頁 下頁 |
一 世界大戰和革命危機的進程 |
|
第二 資本主義的一般危機和世界革命的第一階段 一 世界大戰和革命危機的進程 資本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國主義鬥爭,引起了第一次帝國主義的世界大戰(一九一四到一九一八年)。這次大戰,搖動了世界資本主義的整個系統,開始了他的一般危機的時期。這次大戰,支配了互相戰爭的國家的整個國民經濟,造成了全部武裝的國家資本主義,把不生產的耗費增加到極大的範圍,消滅了極大數量的生產資料和活的勞動力,使廣大的群眾破產,使產業工人、農民和殖民地民族加重了無量數的負擔。這次大戰不可避免的使階級鬥爭劇烈起來,而變成公開的革命行動和國內戰爭。於是帝國主義的戰線,在他那最薄弱的陣地——俄皇制度之下的俄國破裂了。一九一七年的二月革命[15]推翻了大地主專制政體的統治。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這個勝利的無產階級革命,就剝奪了剝奪者的財產(53),沒收了資產階級和地主的生產資料;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一個極大的國家裡,造成並且鞏固了無產階級的獨裁,實現了蘇維埃的新的國家形式,開始了國際的無產階級的革命。 在全世界資本主義極大的動搖,和劇烈的階級鬥爭的基礎之上,並且在無產階級十月革命的直接影響之下,歐洲大陸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裡,爆發了許多革命和革命的發動:一九一八年一月芬蘭的無產階級革命[16];一九一八年八月日本的所謂「米荒暴動」[17];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奧國和德國的革命[18],推翻了半封建君主專制的統治;一九一九年三月的匈牙利的無產階級革命[19]和高麗的暴動[20];一九一九年四月德國巴瓦利亞(54)的蘇維埃政權[21];一九二〇年一月土耳其的民族資產階級革命[22];一九二〇年九月意大利工人佔領工廠[23];一九二一年三月德國先進工人的暴動[24];一九二三年九月保加利亞的暴動[25];一九二三年秋天德國的革命危機;一九二四年十二月愛莎尼亞(55)的暴動;一九二五年四月摩洛哥(56)[26]的暴動;一九二五年八月[27]敘利亞(57)的暴動;一九二六年五月英國的總同盟罷工[28];一九二七年的維也納的暴動[29];這些事實,以及最近印度納支(爪哇)(58)的暴動,印度革命運動的醞釀;和震動全亞洲大陸的中國大革命,都是一條國際革命的總鎖鏈上的各個鐵環,這都是深刻的資本主義一般危機成分。這個國際革命的過程,包括著直接為無產階級獨裁的鬥爭,以及反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和殖民地暴動;而民族解放戰爭和殖民地暴動,與千百萬農民群眾的土地革命,是不可分離的聯結著。人類中極大多數的群眾,是這樣卷到革命的旋渦裡去。世界史的發展上,開始了新的階段,開始了資本主義系統長期的一般危機的時期。而且世界經濟的統一性,反映到革命的國際性質;世界經濟各部分發展的不平衡性,也反映到各國革命的不平衡性。 資本主義劇烈的危機(一九一八到一九二一年)產生了各國革命的最初嘗試,其結果蘇聯的無產階級獨裁得著勝利而鞏固下來,而其他幾國的無產階級卻失敗了。這些失敗,主要是社會民主黨和職工運動改良派領袖出賣階級的策略的結果,同時,也是由於贊成共產黨的還不是工人階級的多數,而且許多最重要的國家裡,簡直還沒有共產黨。這些失敗,使資產階級能夠加緊對於無產階級群眾和殖民地民眾的剝削;資產階級就根據這些失敗和群眾生活程度的極厲害的低落,而達到資本主義關係的部分穩定。 【注】 (53)剝奪那剝奪者的財產 Die Expropriateure,exproprlieren to expropriat,the expropriators (54)巴瓦利亞 Bayern Bavaria(由德文譯作巴燕) (55)愛莎尼亞 Estland Esthonia (56)摩洛哥 Marokko Marocco (57)敘利亞 Syrien Syria (58)印度納支(爪哇)(即荷屬印度)Indonesien Indonesia(Jaba) [15]二月革命是1917年3月3日(俄曆2月18日)爆發的俄國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當時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成立了工兵農代表蘇維埃。但是,資產階級則在小資產階級妥協派支持下成立臨時政府,形成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面。因此,同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又領導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工農政權。 [16]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12月芬蘭獨立,由資產階級掌握政權。次年1月27日,芬蘭無產階級在首都舉行起義,成立革命政府——人民代表蘇維埃。但革命政權只維持了3個月,即遭到鎮壓。 [17]1918年因日本政府搜購軍糧,奸商囤積居奇,米價上漲,人民生活惡化。7月23日富士山縣漁民婦女首先進行反對米商外運糧食和哄抬米價的鬥爭。接著全國各主要城市均發生大規模群眾暴動,持續53天,波及全國38縣,參加人達數百萬人。 [18]1918年奧匈帝國戰敗,國內人民發動革命,推翻了哈布斯堡王朝。同年11月臨時國會宣佈成立「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1919年根據《聖日耳曼和約》規定,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即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德國人民反戰革命運動高漲。1918年11月3日基爾港水手起義;11月9日,柏林起義,德皇逃亡,君主制度被推翻。以卡爾·李蔔克內西為首的斯巴達克同盟宣佈德國為「社會主義共和國」。12月30日成立德國共產黨。但是,以艾伯特為首的社會民主黨右派領袖勾結大資產階級鎮壓十一月革命。德共領導人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慘遭殺害。 [19]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匈牙利無產階級發動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後,1919年3月21日在布達佩斯成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同年8月1日在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武裝鎮壓下被顛覆。 [20]1919年初,風傳日本當局毒殺朝鮮廢帝高宗,激起全民族義憤。3月1日,漢城兩萬名學生、市民集會,宣讀《獨立宣言書》,會後遊行示威,有30萬市民參加,並同前來鎮壓的日本軍警展開頑強搏鬥。從3月初到4月初運動席捲全國。 [21]巴維也拉,今譯巴伐利亞。1919年4月7日,在德國十一月革命的高潮中,巴伐利亞無產階級在首府慕尼黑宣佈成立蘇維埃共和國,4月13日,組成以共產黨為首的蘇維埃政府。5月1日遭聯邦政府鎮壓。 [22]土耳其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指基馬爾領導的土耳其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帝國主義瓜分了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反帝鬥爭日趨高漲。1919年,基馬爾統一各地以商業資產階級為核心的護權協會,成立土耳其民族代表委員會,領導民族解放運動。1920年,基馬爾領導的軍隊打敗了蘇丹哈裡發軍,4月召開土耳其大國民會議,決定建立土耳其國民政府,由基馬爾任臨時總統兼國民軍總司令。 [2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嚴重經濟危機,意大利工人大量失業,工潮迭起,1920年形成大規模工人運動。4月,都靈工人舉行了總罷工,佔領工廠,後遭鎮壓。 [24]1921年3月,德國中部地區工人舉行起義,展開英勇鬥爭。不久被鎮壓。 [25]1923年9月,保加利亞共產黨號召舉行武裝起義,反對當時由反動軍人集團實行政變產生的法西斯政府——贊科夫政府。起義部隊一度控制了整個西北地區,後被鎮壓。 [26]1924年8月,摩洛哥裡夫地區軍民粉碎了西班牙10萬殖民軍隊的進攻,解放西屬摩洛哥的大部分國土。1925年5月,又發起對法國殖民軍的進攻,解放大片國土。後在法、西殖民軍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27]1925年8月,敘利亞德魯茲人居住的地區,在卡裡亞村族長阿特拉什的領導下,爆發了反法民族起義,參加的達數千人,一度攻佔了大馬士革,並組成敘利亞臨時革命政府,後為法國殖民當局殘酷鎮壓。 [28]1926年5月4日,英國礦工為反對削減工資舉行罷工。最初有250萬人參加,後發展到600萬人,使全國經濟生活陷於癱瘓。工黨控制的工會總理事會,經與保守黨政府秘密談判,於5月12日強令全國工人停止罷工。但礦工們仍單獨堅持罷工至這年12月。這是英國工人運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總罷工。 [29]1927年1月23日,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自衛組織「共和國保衛同盟」,與右派組織「前線戰士團」發生衝突,保衛同盟方面死二人,法院陪審員居然宣佈肇事者無罪,引起公憤。7月15日,維也納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工人舉行總罷工,憤怒的群眾焚燒了司法大廈,警察出動鎮壓,造成90人死亡的慘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