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魯迅書_學達書庫 | 上頁 下頁
致劉峴〔1〕


  一 河南門神一類的東西,先前我的家鄉——紹興——也有,也帖在廚門上牆壁上,現在都變了樣了,大抵是石印的,要為大眾所懂得,愛看的木刻,我以為應該儘量採用其方法。不過舊的和此後的新作品,有一點不同,舊的是先知道故事,後看畫,新的卻要看了畫而知道——故事,所以結構就更難。

  木刻我不能一一批評。《黃河水災圖》第二幅最好;第一幅未能表出「嚎叫」來。《沒有照會那裡行》倒是好的,很有力,不過天空和岸上的刀法太亂一點。阿Q的像,在我的心目中流氓氣還要少一點,在我們那裡有這麼凶相的人物,就可以吃閒飯,不必給人家做工了,趙太爺可如此。

  《呐喊》之圖首頁第一張,〔2〕如來_學達書庫所說,當然可以,不過那是「象徵」了,智識分子是看不懂的,尺寸不也太大嗎?

  二 《The Woodcut of Today》〔3〕我曾有過一本,後因製版被毀壞,再去購買,卻已經絕版了。Daglish〔4〕的作品,我是以英國的《Bookman》〔5〕的新書介紹欄所引的東西,加以複製的,沒見過他整本的作品。Mef-fert〔6〕除《士敏土》外,我還有七幅連續畫,名《你的姊妹》,前年展覽過。他的刻法,據Kol-lwitL所批評,說是很有才氣,但恐為才氣所害,這意思大約是說他太任意,離開了寫實,我看這話是很對的。不過氣魄究竟大,所以那七幅,將來我還想翻印,等我賣出了一部分木刻集——計六十幅,名《引玉集》,已去印——之後。

  來_學達書庫所舉的日本木刻家,我未聞有專集出版。他們的風氣,都是拚命離社會,作隱士氣息,作品上,內容是無可學的,只可以採取一點技法,內山書店雜誌部有時有《白ト黑》(手印的)及《版藝術》(機器印的)出售,每本五角,只消一看,日本木刻界的潮流,就大略可見了。

  三 《孔乙己》的圖〔7〕,我看是好的,尤其是許多顏面的表情,刻得不壞,和本文略有出入,也不成問題,不過這孔乙己是北方的孔乙己,例如騾車,我們那裡就沒有,但這也只能如此,而且使我知道假如孔乙己生在北方,也該是這樣的一個環境。

  四 歐洲木刻,在十九世紀中葉,原是畫者一人,刻者又是一人,自畫自刻,僅是近來的事。現在來刻別人的畫,自然無所不可。但須有一目的:或為了使其畫流的更廣;或于原畫之外,加以雕刀之特長。

  五パルパン和パスOケール〔8〕的作品,我也僅在《世界美術全集》中見過,據說明,則此二人之有名,乃因能以濃淡,表現出原畫的色彩來(他們大抵是翻刻別人的作品的);而且含有原畫上所無之一種特色,即木刻的特色。當銅版術尚未盛行之時,這種木刻家是也能出名的。但他們都不是創作的木刻家……。

  六《引玉集》隨_學達書庫寄去,一冊贈給先生,一冊請轉交M.K.木刻研究會。

  七《解放的DQ》一圖,印刷被人所誤,印的一塌胡塗,不能看了。

  注釋:

  〔1〕這裡的前五則據收_學達書庫人作木刻《阿Q正傳》(一九三五年六月未名木刻社出版)的後記所引編入。這些_學達書庫約寫於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間。後兩則據收_學達書庫人作《魯迅與木刻版畫》一文(載一九四七年十月《文藝春秋》月刊第五卷第四期)所引編入。

  劉峴,原名王之兌,字慎思,筆名劉峴,河南蘭封(今蘭考)人,木刻家。當時是上海新華藝專學生,無名木刻社成員。

  〔2〕《呐喊》之圖據收_學達書庫人回憶,指木刻畫集《呐喊》。其中包括《阿Q正傳》、《孔乙己》、《風波》和《白光》四篇小說的四組木刻畫。「首頁第一張」綜合刻有《呐喊》各篇小說的主要人物。

  〔3〕《The Woodcut of Today》全名《The Woodcut of Today at Home and Abroad》,即《當代國內外木刻》。英國霍姆編,一九二七年倫敦攝影有限公司出版。

  〔4〕Daglish達格力秀(1892~1966),曾是倫敦動物學會會員,所寫動物學著作,附有自作木刻插圖。

  〔5〕《Bookman》即《文人》。

  〔6〕Meffert即梅斐爾德。

  〔7〕《孔乙己》的圖指劉峴的木刻連環畫《孔乙己》,連載《讀書生活》第二卷第三期至第十二期(一九三五年六月至十月)。

  〔8〕パルパン和パスOケール據收_學達書庫人回憶,即巴蓬和哈斯馬格耳,兩人均為法國版畫複製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