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魯迅書信 | 上頁 下頁
1927年9月25日致台靜農


  靜農兄: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1〕,梁啟超〔2〕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那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著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3〕在美國做《孔門理財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字,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未名社出版物,在這裡有信用,但售處似乎不多。讀書的人,多半是看時勢的,去年郭沫若書頗行,今年上半年我的書頗行,現在是大賣戴季陶〔4〕講演錄了蔣介石的也行了一時。這裡的書,要作者親到而闊才好,就如江湖上賣膏藥者,必須將老虎骨頭掛在旁邊似的。

  還有一些瑣事,詳寄季野信中,不贅。

  迅上 九月二十五日

  注釋:

  〔1〕諾貝爾賞金即諾貝爾獎金。以瑞典化學家和發明家諾貝爾(A。Nobel,1833~1896)的遺產設立的獎金,自一九〇一年起,每年在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頒發關於科學、文學及和平事業的獎金。一九二七年瑞典探測家斯文海定來我國考察時,曾與劉半衣商定,擬提名魯迅為諾貝爾獎金候選人,由劉半農托台靜農寫信探詢魯迅意見。

  〔2〕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清末維新運動領導者之一。失敗後逃亡日本,鼓吹君主立憲,反對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晚年曾任清華學校研究院教授。著有《飲冰室文集》。

  〔3〕陳煥章(1881~1983)字重遠,廣東高要人。留學美國,曾寫《孔門理財學》一書,得博士學位。辛亥革命後組織孔教會,任會長。

  〔4〕戴季陶(1890~1949)名傳賢,號天仇,浙江吳興人,國民黨政客。早年曾和蔣介石共同經營交易所的投機事業。「四·一二」政變前後,曾為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大造反革命輿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