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集外集 | 上頁 下頁
《奔流》編校後記(1)


  一

  創作自有他本身證明,翻譯也有譯者已經解釋的。現在只將編後想到的另外的事,寫上幾句──

  Iwan Turgenjew 早因為他的小說,為世所知,但論文甚少。這一篇《Hamlet und Don Quichotte》是極有名的,我們可以看見他怎樣地觀察人生。《Hamlet》中國已有譯文,無須多說;《Don Quichotte》則只有林紓的文言譯,名《魔俠傳》,僅上半部,又是刪節過的。近兩年來,梅川君正在大發《Don Quixote》翻譯熱,但願不遠的將來,中國能夠得到一部可看的譯本,即使不得不略去其中的閑文也好。

  《Don Quixote》的書雖然將近一千來頁,事蹟卻很簡單,就是他愛看俠士小說,因此發了遊俠狂,硬要到各處去除邪懲惡,碰了種種釘子,鬧了種種笑話,死了;臨死才回復了他的故我。所以 Turgenjew 取毫無煩悶,專憑理想而勇往直前去做事的為「Don Quixote type」,來和一生瞑想,懷疑,以致什麼事也不能做的 Hamlet 相對照。後來又有人和這專憑理想的「Don Quixoteism式」相對,稱看定現實,而勇往直前去做事的為「Marxism式」。中國現在也有人嚷些什麼「Don Quixote」了,但因為實在並沒有看過這一部書,所以和實際是一點不對的。

  《大旱的消失》是 Essay,作者的底細,我不知道,只知道是1902年死的。Essay 本來不容易譯,在此只想紹介一個格式。將來倘能得到這一類的文章,也還想登下去。

  跋司珂(Vasco)族是古來住在西班牙和法蘭西之間的 Py-renees 山脈兩側的大家視為世界之謎的人種。巴羅哈(Pio Baroja y Nessi)就稟有這族的血液,以一八七二年十二月廿八日,生於靠近法境的聖舍跋斯丁市。原是醫生,也做小說,兩年後,便和他的哥哥Ricardo到馬德裡開麵包店去了,一共開了六年。現在 Ricardo 是有名的畫家;他是最獨創底的作家,早和 Vicente Blasco Iba'nfez 並稱現代西班牙文壇的巨擘。他的著作至今大約有四十種,多是長篇。這裡的小品四篇,是從日本的《海外文學新選》第十三編《跋司珂牧歌調》內,永田寬定的譯文重翻的;原名《Vida Sombrias》,因為所寫的是跋司珂族的性情,所以仍用日譯的題目。

  今年一說起「近視眼看匾」來,似乎很有幾個自命批評家鬱鬱不樂,又來大做其他的批評。為免去蒙冤起見,只好特替作者在此聲明幾句:這故事原是一種民間傳說,作者取來編作「狂言」樣子,還在前年的秋天,本豫備登在《波艇》上的。倘若其中仍有冒犯了批評家的處所,那實在是老百姓的眼睛也很亮,能看出共通的暗病的緣故,怪不得傳述者的。

  俄國的關於文藝的爭執,曾有《蘇俄的文藝論戰》介紹過,這裡的《蘇俄的文藝政策》,實在可以看作那一部的續編。如果看過前一書,則看起這篇來便更為明瞭。序文上雖說立場有三派的不同,然而約減起來,不過是兩派。即對於階級文藝,一派偏重文藝,如瓦浪斯基[21]等,一派偏重階級,是《那巴斯圖》[22]的人們;Bukharin[23]們自然也主張支持勞動階級作家的,但又以為最要緊的是要有創作。發言的人們之中,幾個是委員,如 Voronsky,Bukharin,Iakovlev,Tro-tsky,Lunacharsky[24]等;也有「鍛冶廠」[25]一派,如 Pletni-jov[26];最多的是《那巴斯圖》的人們,如 Vardin,Lelevitch,Averbach,Rodov,Besamensky [27] 等,譯載在《蘇俄的文藝論戰》裡的一篇《文學與藝術》後面,都有署名在那裡。

  《那巴斯圖》派的攻擊,幾乎集中於一個 Voronsky,《赤色新地》[28]的編輯者;對於他的《作為生活認識的藝術》,LeleFvi-tch曾有一篇《作為生活組織的藝術》,引用布哈林的定義,以藝術為「感情的普遍化」的方法,並且指摘 Voronsky 的藝術論,乃是超階級底的。這意思在評議會[29]的論爭上也可見。但到後來,藏原惟人[30]在《現代俄國的批評文學》中說,他們兩人之間的立場似乎有些接近了,Voronsky 承認了藝術的階級性之重要,Lelevitch 的攻擊也較先前稍為和緩了。現在是 Trotsky,Radek [31] 都已放逐,Voronsky 大約也退職,狀況也許又很不同了罷。

  從這記錄中,可以看見在勞動階級文學大本營的俄國的文學的理論和實際,於現在的中國,恐怕是不為無益的。其中有幾個空字,是原譯本如此,因無別國譯本,不敢妄補,倘有備著原書,通函見教,或指正其錯誤的,必當隨時補正。

  一九二八年六月五日,魯迅

  【注釋】

   《奔流》編校後記十二則,最初分別發表於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奔流》第一卷第一期、七月二十日第二期、八月二十日第三期、九月二十日第四期、十月三十日第五期、十一月三十日第六期、十二月三十日第七期、一九二九年一月三十日第八期、四月二十日第十期、六月二十日第二卷第二期、八月二十日第四期、十二月二十日第五期。自第二卷第二期起改稱《編輯後記》。

  《奔流》,文藝月刊,魯迅、郁達夫編輯。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在上海創刊,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出至第二卷第五期停刊。

   Iwan Turgenjew:伊凡屠格涅夫(俄文: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俄國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羅亭》《父與子》等

   「Hamlet und Don Quichotte」:《哈姆雷特和堂·吉訶德》,郁達夫譯。哈姆雷特是英國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的主要人物;堂吉訶德是西班牙塞萬提斯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的主要人物。

   林紓(1852—1924):字琴南,福建閩侯(今屬福州)人。

  曾借助別人口述,用文言翻譯歐美小說一百七十餘種,其中不少是世界名著,當時影響很大,後集為《林譯小說》出版。「五四」前後他是反對新文化運動的復古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畏廬文集》《畏廬詩存》等。

   梅川:即王方仁。參看本卷第128頁注。他曾打算翻譯《堂吉訶德》,但沒有實現。

   「Don Quixote type」:「堂·吉訶德型」。下文的 Don:指當時創造社一些人所寫的文章,如李初梨在《文化批判》第四期(一九二八年四月)發表的《請看我們中國的Don:Quixote底亂舞》,石厚生(成仿吾)在《創造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一九二八年五月)發表的《畢竟是「醉眼陶然」罷了》等。其中把魯迅比作堂吉訶德

   《大旱的消失》:英國作家威廉·懷特(W.H.White)用馬克·盧瑟福特(Mark Rutherford)筆名寫的作品,克士(周建人)譯。
  Essay,英語:隨筆或散文。

   Pyrenees:英語,音譯比利牛斯。

   巴羅哈(1872—1956):西班牙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為生活而鬥爭》三部曲、《一個活動家的回憶錄》等。

   Ricardo:裡卡多(1871—1953),西班牙畫家、作家。

   Vicente Blasco Iba'nfez:維森特·布拉斯科·伊涅思(1867—1928),西班牙作家、共和黨領導人之一。著有《農舍》《啟示錄的四騎士》等

   指《流浪者》《黑馬理》《移家》《禱告》,魯迅譯,刊載時總題《跋司珂族的人們》。

   永田寬定(1885—1973):日本的西班牙語言文學研究者,曾任東京外國語學校教授,譯有《堂·吉訶德》等。

   《Vidas Sombrias》:《憂鬱的生活》。

   「近視眼看匾」:魯迅的《匾》(收入《三閑集》)發表後,曾遭到一些人的攻擊,如錢杏邨在《我們》創刊號(一九二八年五月)發表的《「朦朧」以後──三論魯迅》中說:「『在文藝批評上比眼力』(按系魯迅的話),魯迅不把他筆尖的血灑向青年,灑向下等人,這就是他的革命。嗚呼!現代社會並不如魯老先生所說的這樣的單純。

  所謂革命,也並不如魯老先生所說的這樣的幼稚。他始終沒有認清什麼是『革命』,而況是『革命精神!』」

   指琴川的《匾額──擬狂言》。「狂言」,日本十四世紀末至十六世紀盛行的一種短小的諷刺喜劇。

   《波艇》:文學月刊,廈門大學學生組織的「泱泱文藝社」編輯。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創刊,僅出兩期。

   《蘇俄的文藝論戰》:任國楨編譯,一九二五年八月北新書局出版,為《未名叢刊》之一。內收蘇聯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間關於文藝問題的論文四篇。魯迅為該書寫了《前記》。參看本卷第267頁注

   《蘇俄的文藝政策》:魯迅一九二八年翻譯的關於蘇聯文藝政策的文件彙集,內容包括《關於對文藝的黨的政策》(一九二四年五月俄共[布]中央召開的關於文藝政策討論會的記錄)、《觀念形態戰線和文學》(一九二五年一月第一次無產階級作家大會的決議)和《關於文藝領域上的黨的政策》(一九二五年六月俄共[布]中央的決議)三個部分。系根據日本外村史郎和藏原惟人輯譯的日文本轉譯,連載於《奔流》月刊。一九三〇年六月水沫書店出版單行本,改名《文藝政策》,列為《科學的藝術論叢書》之一。

  [21] 瓦浪斯基(俄文:Щаранский 1884—1943):又譯沃龍斯基,蘇聯作家、文藝評論家。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七年曾主編「同路人」雜誌《紅色處女地》

  [22] 《那巴斯圖》:俄語的音譯,即《在崗位上》,莫斯科無產階級作家聯盟的機關刊物,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在莫斯科出版。其成員在新經濟政策時期,曾為在文學中貫徹俄共[布]的路線而鬥爭,但存在著「左」的宗派主義傾向

  [23] Bukharin:布哈林(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Бухарин,1888—1938),早年參加俄國革命運動,在十月革命中和蘇俄初期曾參加領導機關。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二九年與李可夫等結成反黨聯盟,後被處死。

  [24] Voronsky:瓦浪斯基。Lakovlev,雅各武萊夫(1896—1939),當時任俄共[布]中央出版部長,一九二四年五月主持俄共[布]中央委員會出版部召開的關於黨的文藝政策的討論會。

  國革命運動,在十月革命中和蘇俄初期曾參加領導機關。一九二七年因反對蘇維埃政權被聯共[布]開除出黨,一九二九年被驅逐出國。一九四〇年死於墨西哥。Lunacharsky,盧那察爾斯基(1875—1933),蘇聯文藝評論家。當時任蘇聯教育人民委員。著有《藝術與革命》《實證美學的基礎》和劇本《解放了的堂·吉訶德》等。

  [25] 「鍛冶廠」(Кузнечное завода):即「鍛冶場」,又譯「打鐵鋪」,一九二〇年在莫斯科成立的「左」傾文學團體,因出版文藝刊物《鍛冶廠》而得名。一九二八年併入「全蘇無產階級作家聯盟」(簡稱「伐普」)

  [26] Pletnijov:普列特涅夫(1886—1942),蘇聯文藝評論家,「無產階級文化派」的理論家之一。

  [27] Vardin:瓦進(1890—1941),蘇聯文學評論家,「伐普」(全俄無產階級作家協會)領導人之一,曾任《在崗位上》編輯。

  Lelevitch,列列維奇(1901—1948),《在崗位上》的編輯,曾擔任「伐普」的領導職務。

  Avebach,阿維爾巴赫(1903—1938),《在崗位上》的編輯,曾擔任「伐普」領導職務。

  Rodov,羅道夫(1893—1968)詩人、文藝評論家。《在崗位上》的編輯,「伐普」領導人之一。

  Besamensky,別澤緬斯基(1898—1973),詩人,「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盟」(簡稱「拉普」)成員。《在崗位上》的撰稿人之一

  [28] 《赤色新地》:即《紅色處女地》,文藝、政論雜誌,一九二一年六月創刊,一九四二年停刊。一九二七年前由瓦浪斯基主編。

  [29] 評議會:指一九二四年五月九日俄共[布]中央委員會出版部召開的關於黨的文藝政策的討論會。

  [30] 藏原惟人:日本文藝評論家及翻譯家。

  [31] Radek:拉狄克(1885—?),蘇聯政論家。

  早年曾參加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一九二七年因參加託派集團一度被聯共[布]開除出黨,一九三七年以「陰謀顛覆蘇聯罪」受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