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古籍序跋集 | 上頁 下頁
《嵇康集》考(2)


  二、考目錄及闕失

  抄本與刻本文字之異,別為校記。今但取抄本篇目,以黃省曾本比較之,著其違異;並以概眾家刻本,因眾本大抵從黃刻本出也。有原本殘缺之跡,為刻本所彌縫,今得推見者,並著之。

  第一卷。五言古意一首。四言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

  案:刻本以《五言古意》為贈秀才詩,是也。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首六句,亦作「嵇叔夜贈秀才詩」。

  秀才答四首。幽憤詩一首。述志詩二首。遊仙詩一首。

  六言詩十首。重作六言詩十首代秋胡歌詩七首

  案:刻本作《重作四言詩》七首;注雲,一作《秋胡行》。此所改甚謬。蓋六言詩亡三首,《代秋胡行》則僅存篇題,不得雲「一作」。

  思親詩一首。詩三首,郭遐周贈。詩五首,郭遐叔贈。五言詩三首,答二郭。五言詩一首,與阮德如。□□□

  案:一篇失題。刻本作《酒會詩》七首之一。

  四言詩。

  案:十一首。刻本以前六首為《酒會詩》;無後五首。 五言詩

  案:三首。刻本無。

  又案:抄本多《四言詩》五首,《五言詩》三首。

  《重作六言詩》兩本皆缺三首;《代秋胡歌詩》七首並亡。《秀才答詩》「南厲伊渚,北登邙丘,青林華茂」後有缺文,下之「青鳥群嬉,感寤長懷,能不永思」云云,乃別一篇,刻本輒銜接之,遂莫辨。

  第二卷。琴賦。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呂長悌絕交書

  案:此卷似原缺上半,因從《文選》錄《琴賦》以足之。刻本並據《選》以改《與山巨源絕交書》;抄本未改,故字句與今本《文選》多異,與羅氏景印之殘本《文選集注》多合。

  第三卷。蔔疑。嵇荀錄(亡)。養生論[21]

  案:此卷似原缺後半,《嵇荀錄》僅存篇題;後人因從《文選》抄《養生論》以足之。

  第四卷。黃門郎向子期難養生論[22]

  案:康答文在內;刻本析為兩篇,別題曰《答難養生論》。然宋本蓋不分,故王楙雲「又有《與向子期論養生難答》一篇,四千餘言。」唐本亦不分,故《文選》《江文通雜體詩》李善注引「養生有五難」等十一句[23],是嵇康語,而雲《向秀難嵇康養生論》也。

  又案:《隋書》《經籍志》道家:梁有《養生論》三卷,嵇康撰。是《養生論》不止兩篇,今僅存此數爾。

  第五卷。聲無哀樂論[24]

  第六卷。釋私論。管蔡論。明膽論。[25]

  第七卷。自然好學論,張叔遼作。難自然好學論。[26]

  案:刻本作張遼叔《自然好學論》。

  又案:第六第七似本一卷,後人所分,故篇葉特少。

  第八卷。宅無吉凶攝生論。(原注:難上。)難攝生中。[27]

  案:刻本第一篇無注;第二篇作《難宅無吉凶攝生論》。

  第九卷。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原注:難中。)答釋難曰。

  案:刻本第一篇無注;第二篇作《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

  又案:王楙雲,「集又有《宅無吉凶攝生論難》上中下三篇」,似今本缺其一;然或指難上,難攝生中,難下[28]及答釋難為上中下,未可知也。《隋書》《經籍志》道家有《攝生論》二卷,晉河內太守阮侃撰,疑即此與康論難之文。

  第十卷。太師箴。家誡[29]

  案:以卷止兩篇,不足二千言,疑有散佚。

  又案:今本《嵇康集》雖亦十卷,與宋時者合,然第二卷缺前,第三卷缺後,第十卷亦不完,第六第七本一卷,實只殘缺者三卷,具足者六卷而已。

  【注釋】

  別為校記:指魯迅校本《嵇康集》中所加的校勘記。

  刻本以《五言古意》為贈秀才詩:叢書堂本的《五言古意一首》和《四言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詩》,黃省曾刻本合為一題,作《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十九首》。秀才,指嵇康之兄嵇喜。《文選》卷二十四李善注引劉義慶《集林》:「嵇喜字公穆,舉秀才。」

  秀才答四首:《嵇康集》中附錄的嵇喜答嵇康詩。

  幽憤詩一首:四言古詩。嵇康因呂安案牽連下獄,在獄中作此詩以抒悲憤。

  述志詩二首,遊仙詩一首:都是抒寫隱逸思想、不滿現實的五言古詩。

  六言詩十首:稱頌清靜無為的政治和古代隱者的組詩。

  重作六言詩十首代秋胡歌詩七首:此題下現錄四言樂府體詩七首。代秋胡歌詩,即《擬秋胡歌》。漢樂府有《秋胡行》,詠秋胡故事(見《西京雜記》及《列女傳》)。後來,凡依此曲寫詩,雖與秋胡故事無關,亦稱《秋胡行》或《秋胡歌》。魯迅在案語中認為現存七首系《重作六言詩十首》的殘篇,而《代秋胡行》已佚。但他在校本《嵇康集》該詩題下的校勘記中又說:「案《六言詩十首》蓋已逸,僅存其題;今所有者《代秋胡行》也。」按似以後說為是。曹操有《秋胡行》,每首起二句皆為重言;《嵇康集》其他各本及宋人所編《樂府詩集》中,嵇康這七首詩的起二句亦各為重言。

  思親詩一首:思念亡母亡兄的楚辭體古詩。按嵇喜亡于嵇康之後。或嵇康別有一兄早逝。

  詩三首,郭遐周贈:這三首和下五首,都是附錄的二郭贈嵇康的詩。前三首為五言古詩;後五首中四言四首,五言一首。二郭生平未詳。

  五言詩三首,答二郭:嵇康答郭遐周、郭遐叔詩。

  五言詩一首,與阮德如:阮德如,名侃,尉氏人。官至河內太守。按此詩之後附有阮德如答詩二首,亦為五言。

  這裡標作「□□□」的五言詩一首,魯迅校本《嵇康集》題作《酒會詩》。黃刻本則將其與以下四言詩中的前六首合為一組,題為《酒會詩七首》。

  關於《四言詩十一首》,黃刻本得第十一首單列,題為《雜詩一首》,其餘四首則未錄。因此案語中的「無後五首」當是無第七至第十首;下文「又案」中的「抄本多《四言詩》五首」,當為多四首。

  五言詩:三首感慨人生,追求解脫的詩。

  琴賦:描繪古琴形制、性能,闡述音樂理論的文章。文前有序。

  與呂長悌絕交書:呂長悌,名巽,東平(今屬山東)人。其弟安,字仲悌,小名阿都。嵇康好友。呂巽逼奸呂安妻,又誣安不孝,陷之入獄,嵇康因而寫信與呂巽絕交。

  蔔疑:此文假託宏達先生向太史貞父問卜,抒寫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21]養生論:此文論養生的道理和方法,表現了道家與神仙家的思想。

  [22]黃門郎向子期難養生論:向秀、嵇康二人辯論養生問題的文章。向秀(約227—272),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嵇康之友,「竹林七賢」之一,官黃門侍郎。

  [23]「養生有五難」等十一句:《文選》卷三十一江淹(文通)《雜體詩三十首·許征君》李善注:「《向秀難嵇康養生論》曰,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減,此一難;喜怒不除,此二難;聲色不去,此三難;滋味不絕,此四難;神虛消散,此五難。」按各本《嵇康集》中,這十一句皆在題作嵇康的《答難養生論》篇末;而李善引作向秀的話,可知唐代舊本向秀難文與嵇康答文連寫不分。

  [24]聲無哀樂論:有關樂理的論文,認為樂聲本身只有「善惡」之價而無「哀樂」之別,「哀樂」是聽者的感情作用。

  [25]釋私論:此文認為只有去私寡欲,才能「越名教而任自然」。管蔡論,周武王滅殷後,派他的兄弟管叔、蔡叔去監視殷紂王之子武庚。武王死後,成王繼位,周公旦主政,管、蔡助武庚叛周,世論以為「凶逆」。嵇康此文認為管、蔡之助武庚,是因懷疑周公將有異謀。明膽論,此文認為明辨事理和有膽量是兩回事,很難「相生」。

  [26]自然好學論:《嵇康集》附錄的文章,認為人之好學,出於自然的本性。作者張邈,字叔遼(刻本作遼叔),晉代巨鹿(今屬河北)人。曾官遼東、陽城太守。難自然好學論,嵇康反駁張邈的文章,認為人之好學出於追求「榮利」,而非本性使然。

  [27]宅無吉凶攝生論:此篇及第九卷中的《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皆為《嵇康集》附錄的文章,阮德如(一說張邈)作,認為住宅無所謂凶吉,長壽在於善養生。難攝生中,此篇及第九卷中的《答釋難曰》皆為嵇康駁文,認為宅有吉凶,得宜則吉,不宜則凶。

  [28]難下:魯迅在《〈嵇康集〉序》中說:「第九卷當為《難宅無吉凶攝生論下》,而全佚。」故「難下」疑為「難中」之誤。

  [29]家誡:嵇康教戒其子的文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