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古籍序跋集 | 上頁 下頁
《會稽郡故書襍集》序


  《會稽郡故書襍集》者,最史傳地記之逸文,編而成集,以存舊書大略也。會稽古稱沃衍,珍寶所聚,海嶽精液,善生俊異,而遠于京夏,厥美弗彰。吳謝承始傳先賢,朱育又作《土地記》。載筆之士,相繼有述。於是人物山川,鹹有記錄。其見於《隋書》《經籍志》者,雜傳篇有四部三十八卷,地理篇二部二卷。五代雲擾,典籍湮滅。舊聞故事,殆尟孑。後之作者,遂不能更理其緒。□□幼時,嘗見武威張澍所輯書,於涼土文獻,撰集甚眾。篤恭鄉里,尚此之謂。

  而會稽故籍,零落至今,未聞後賢為之綱紀。乃剏就所見書傳,刺取遺篇,絫為一袠。中經遊涉,又聞明哲之論,以為誇飾鄉土,非大雅所尚。謝承虞預且以是為譏於世。俯仰之間,遂輟其業。十年已後,歸於會稽。禹勾踐之遺跡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過,殆將無所眷念,曾何誇飾之雲,而土風不加美。是故敍述名德,著其賢能,記注陵泉,傳其典實,使後人穆然有思古之情,古作者之用心至矣!其所造述雖多散亡,而逸文尚可考見一二。存而錄之,或差勝於泯絕雲爾。因複撰次寫定,計有八種。諸書眾說,時足參證本文,亦各最錄,以資省覽。書中賢俊之名,言行之跡,風土之美,多有方志所遺,舍此更不可見。用遺邦人,庶幾供其景行,不忘於故。第以寡聞,不能博引。如有未備,覽者詳焉。太歲在閼逢攝提格九月既望,會稽記。

  【注釋】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一四年十二月《紹興教育雜誌》第二期,後印入一九一五年二月在紹興木刻刊行的《會稽郡故書雜集》,均借署周作人名。一九三八年隨該集編入《魯迅全集》第八卷。以下八篇,是作者為集內所輯八種逸書分別撰寫的序文。

  《會稽郡故書雜集》,魯迅早期輯錄的古代逸書集,共收謝承《會稽先賢傳》、虞預《會稽典錄》、鐘離岫《會稽後賢傳記》、賀氏《會稽先賢象贊》、朱育《會稽土地記》、賀循《會稽記》、孔靈符《會稽記》和夏侯曾先《會稽地志》八種。前四種記載古代會稽的人物事蹟,後四種記載古代會稽的山川地理、名勝傳說。所錄佚文大都輯自唐宋類書及其他古籍,並經相互校勘補充。會稽郡,始置於秦代,治所在吳(今江蘇蘇州);東漢分置吳郡,移治于山陰(今浙江紹興),轄今浙江紹興、上虞、余姚、諸暨、鄞等縣。

  海嶽精液,善生俊異:《會稽典錄·朱育》:「(虞)翻對曰:『夫會稽上應牽牛之宿,下當少陽之位。……山有金木鳥獸之殷,水有魚鹽珠蚌之饒。海嶽精液,善生俊異。』」《隋書》《經籍志》所載會稽典籍,其史部「雜傳」篇著錄謝承《會稽先賢傳》七卷、鐘離岫《會稽後賢傳記》二卷、虞預《會稽典錄》二十四卷、無名氏《會稽先賢象贊》五卷;「地理」篇著錄朱育《會稽土地記》一卷、賀循《會稽記》一卷。

  孑遺:《詩經·大雅·雲漢》:「周余黎民,靡有孑遺。」

  □□:原為「作人」二字。

  張澍(1776—1847)字時霖,清代甘肅武威人。嘉慶年間進士,曾官知縣。所輯《二酉堂叢書》,集錄唐代以前涼州地區(今甘肅、寧夏等地)人的著作及該地區處理典籍,共二十一種,三十卷。

  中經遊涉:指作者于一九〇二年赴日本留學。

  謝承虞預且以是為訊於世:如唐代劉知幾《史通·雜述》以為虞預《會稽典錄》等「郡書」:「矜其鄉賢,美其邦族,施于本國,頗得流行,置於他方,罕聞愛異。」清代沈欽韓《後漢書疏證》卷三以為謝承《後漢書》中關於王充的記載失實,說:「蓋謝承書本多虛誣,而充其鄉里先輩,務砍矜誇,不知其乖謬也。」

  十年已後,歸於會稽:作者于一九〇九年自日本歸國,一九一〇年回到紹興,距離鄉時將十年。

  禹勾踐之遺跡:禹,我國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夏朝的建立者,以平治洪水著稱。據說他死在會稽,今紹興城東有禹陵。勾踐(?—前465),春秋末年越國國君。曾為吳國所敗,後起臥嘗膽,刻苦圖強,終於滅吳。會稽為越國都城,會稽山上有越王城故跡。

  景行:《詩經·小雅·車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太歲在閼逢攝提格九月既望:即夏曆甲寅年九月十六日(一九一四年十一月三日)。太歲即木星,古時據其運轉方位以紀年。太歲在甲為「閼逢」,在寅為「攝提格」。夏曆每月十五為望日。既望,即十六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