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 上頁 下頁
自序


  我對於學問,件件都有興味。因為方面太多,結果沒有一方面做得成功。著述更不必說,始終沒有專心致志好好地著成一部書。近幾年來我名下的出版物,都不過一個學期中在一個學校的講義,而且每學期所講總是兩門以上的功課,所編總是兩種以上的講義。我生平有種壞癖氣,曾經講過的功課,下次便不願再講。每次所講總是新編的,匆匆忙忙,現蒸熱賣,那裡能有滿意之作!所以每次講完之後,便將講義擱起,預備重新校改一番才付印。但每到休講期間,又貪著讀別的書去了;假期滿後,又忙著別的講義。因此舊稿總沒有時候整理,只好把他放在篋底再說。兩三年此類的講稿有好幾種哩!這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便是其中之一種。

  這部講義是兩年前在清華學校講的。清華當局指定十來部有永久價值的古書,令學生們每學期選讀一部或兩部,想令他們得些國學常識而且養成自動的讀書能力。這種辦法,我原是很贊成的。當局因請我把這十幾部書的大概和學生們講講。我答應了,每隔一星期來講一次。一學期間,講了從《論語》到《禮記》這幾部。本來下學期還打算續講,不幸亡妻抱病,跟著出了喪事,我什麼功課都做不下去。因此向學校辭職,足足休講了一年。現在雖再來學校,也沒有續講的機會。

  說「要籍」嗎,中國最少也有一百幾十種。像這部講義講的不倫不類幾部書,算什麼東西呢?何況是現蒸熱賣的粗製品,當起稿時已經沒有多翻參考書的餘裕,脫稿後連複看的工夫也沒有。這樣作品,如何可以見人?所以許久不願付印,為此。

  清華同學們不答應,說各處紛紛函索傳鈔,不勝其擾,說現在《清華週刊》要編輯叢書,決定把他充當第一種,已經付印了,而且要求我作一篇序文。我無法拒絕,也只好隨順。

  我想,一個受過中學以上教育的中國人,對於本國極重要的幾部書籍,內中關於學術思想者若干種,關於歷史者若干種,關於文學者若干種,最少總應該讀過一遍。但是,生當今日而讀古書,頭一件,苦於引不起興味來;第二件,苦於沒有許多時間向浩如煙海的書叢中埋頭鑽研;第三件,就令耐煩費時日勉強讀去,也苦難得其要領。因此,學生們並不是不願意讀中國書,結果還是不讀拉倒。想救濟這種缺點,像「要籍解題」或「要籍讀法」一類書,不能不謂為適應於時代迫切的要求。我這幾篇雖然沒有做得好,但總算在這條路上想替青年們添一點趣味,省一點氣力。我希望國內通學君子多做這類的作品,尤其希望能將我所做的加以更正,例如錢先生新近在《清華週刊》發表的《論語解題及其讀法》之類。同時我也要鞭策自己,在較近期內對別的要籍能再做些與此同類的工作。

  這部書裡頭所講,有許多是前人講過的,並非全屬自己創見。為什麼不一一注明呢?因為(一)編講義時間匆忙,沒有查原書。(二)為學生們方便起見,若嚕嚕蘇蘇的引那一說駁那一說,倒反令人頭痛,不如直捷了當,我認為可采之說就采入,省些閑文。總而言之,這部書不是著述,不過講堂上臨時演說。凡有與著述體例不符之處,希望讀者原諒。

  「先入為主」,原是做學問最大毛病;但人人都知道這是毛病,卻人人都不容易破除。即如我這部書,講《論語》推重戴望,講《史記》推重崔適,也可以說是我個人的僻見。其實教一般青年,不該如此。此外各篇犯這類毛病還不少。我所以不甚願意立刻付印,就是為此。既已付印,我不能不聲明一下。

  臨了,我還想和青年們說幾句話。——諸君對於中國舊書,不可因「無用」或「難讀」這兩個觀念,便廢止不讀。有用、無用的標準,本來很難確定。何以見得橫文書都有用,線裝書都無用?依我看,著述有帶時代性的,有不帶時代性的。不帶時代性的書,無論何時都有用。舊書裡頭屬￿此類者確不少。至於難讀、易讀的問題呢,不錯,未經整理之書,確是難讀,讀起來沒有興味或不得要領,像是枉費我們的時光。但是,從別方面看,讀這類書,要自己用刻苦工夫,披荊斬棘,尋出一條路來,因此可以磨練自己的讀書能力,比專吃現成飯的得益較多。所以我希望好學的青年們最好找一兩部自己認為難讀的書,偏要拼命一讀,而且應用最新的方法去讀他。通讀之後,所得益處,在本書以內的不算,在本書以外的還多著哩。

  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梁啟超 清華北院二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