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中國之武士道 | 上頁 下頁 |
伍子胥 江上漁父 溧陽女子 |
|
昔者荊平王有臣伍子奢。奢得罪于王,且殺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吳,伍子胥奔鄭。王召奢而問之,曰:「若召子,孰來也?」子奢對曰:「尚為人也,仁且智,來之必入。胥為人也,勇且智,來必不入。胥且奔吳邦,君王必早閉而晏開,胥將使邊境有大憂。」於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吳,曰:「子父有罪,子入則免之,不入則殺之。」子胥聞之,使人告子尚于吳:「吾聞荊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聞之,入者窮,出者報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報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對曰:「入則免父之死,不入則不仁。愛身之死,絕父之望,賢士不為也。意不同,謀不合,子其居,尚請入。」荊平王複使使者召子胥于鄭,曰:「子入則免父死,不入則殺之。」子胥介胄彀弓,出見使者,謝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請有道于使者,王以奢為無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適乎?」使者還報荊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殺子奢而並殺子尚。子胥聞之,即從橫嶺上太山,北望齊晉,謂其舍人曰:「去此邦,堂堂被山帶河,其民重移。」於是乃南奔吳。至江上,見漁者,曰:「來,渡我。」漁者知其非常人也,欲往渡之,恐人知之,歌而往,過之曰:「日昭昭侵以施,與子期甫蘆之碕。」子胥即從漁者之蘆碕。日入,漁者複歌往曰:「心中目施,子可渡河,何為不出?」船到即載,入船而伏。半江而仰謂漁者曰:「子之姓為誰,還得報子之厚德。」漁者曰:「縱荊邦之賊者我也,報荊邦之仇者子也。兩而不仁,何相問姓名為?」子胥即解其劍以與漁者曰:「吾先人之劍直百金,請以與子也。」漁者曰:「吾聞荊平王有令曰:得伍子胥者,購之千金。今吾不欲得荊平王之千金,何以百金之劍為?」漁者渡於子斧之津,乃發其簞飯,清其壺漿而食,曰:「亟食而去,毋令追者及子也。」子胥曰:「諾。」子胥食已而去,顧謂漁者曰:「掩爾壺漿,無令之露。」漁者曰:「諾。」子胥行,即覆船,挾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無泄也。子胥遂行至溧陽界中,見一女子擊絮于瀨水之中,子胥曰:「豈可得托食乎?」女子曰:「諾。」即發簞飯,清其壺漿,而食之。子胥食已而去,謂女子曰:「掩爾壺漿,毋令之露。」女子曰:「諾。」子胥行五步還顧,女子自縱于瀨水之中而死。子胥遂行至吳,徒跣被發,乞于吳市。(《越絕書》) 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史記·楚世家》) 新史氏曰:伍子胥引外族以自覆其祖國,律以愛國之義,蓋有罪焉。雖然,復仇亦天下之大義也,怨毒之於人甚矣。父冤死而不報,則亦無人心者也。以孔子之聖,猶且去魯幹七十二君,當時風尚如是,于子胥何責焉?其智深勇沉,則真一世之雄也。江上丈人、擊絮女子,悠悠行路,乃為之死。豈崇拜英雄之心所驅使耶?然則張儉之望門投止,破家相容(見《後漢書·黨錮傳》),其又不足異也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