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梁啟超家書 | 上頁 下頁
致思永書1927年1月10日


  思永讀:

  今天李濟之回到清華,我跟他商量你歸國事宜,那封信也是昨天從山西打回來他才接著,怪不得許久沒有回信。

  他把那七十六箱成績平平安安運到本校,陸續打開,陳列在我們新設的考古室了。今天晚上他和袁複禮(是他同伴學地質學的)在研究院茶話會裡頭作長篇的報告演說,雖以我們門外漢聽了,也深感興味。他們演說裡頭還帶著講:「他們兩個人都是半路出家的考古學者(濟之是學人類學的),真正專門研究考古學的人還在美國——梁先生之公子。」我聽了替你高興又替你惶恐,你將來如何才能當得起「中國第一位考古專門學者」這個名譽,總要非常努力才好。

  他們這回意外的成績,真令我高興。他們所發掘者是新石器時代的石層,地點在夏朝都城——安邑的附近一個村莊,發掘到的東西略分為三大部分,陶器、石器、骨器。此外,他們最得意的是得著半個蠶繭,證明在石器時代已經會制絲。其中陶器花紋問題最複雜,這幾年來(民國九年以後)瑞典人安迪生在甘肅、奉天發掘的這類花紋的陶器,力倡中國文化西來之說,自經這回的發掘,他們想翻這個案。

  最高興的是,這回所得的東西完全歸我們所有(中華民國的東西暫陳設在清華),美國人不能搬出去,將來即以清華為研究的機關,只要把研究結果報告美國那學術團體便是,這是濟之的外交手段高強,也是因為美國代表人卑士波到中國三年無從進行,最後非在這種條件之下和我們合作不可,所以只得依我們了。這回我們也很費點事,頭一次去算是失敗了,第二次居然得意外的成功。聽說美國國務院總理還有電報來賀。

  他們所看定採掘的地方,開方八百畝,已經採掘的只有三分——一畝十分之三——竟自得了七十六箱,倘若全部掘完,只怕故宮各殿的全部都不夠陳列了。以考古學家眼光看中國遍地皆黃金,可惜沒有人會撿,真是不錯。

  關於你回國一年的事情,今天已經和濟之仔細商量。他說可採掘的地方是多極了。但是時局不靖,幾乎寸步難行,不敢保今年秋間能否一定有機會出去。即如山西這個地方,本來可繼續採掘,但幾個月後變遷如何,誰也不敢說。還有一層採掘如開礦一樣,也許失敗,白費幾個月工夫,毫無所得。你老遠跑回來或者會令你失望。但是有一樣,現在所掘得七十六箱東西整理研究便須莫大的工作,你回來後看時局如何(還有安迪生所掘得的有一部分放在地質調查所中也要整理),若可以出去,他便約你結伴,若不能出去,你便在清華幫他整理研究,兩者任居其一也,斷不致白費這一年光陰云云,你的意思如何?據我看是很好的,回來後若不能出去,除在清華做這種工作外,我還可以介紹你去請教幾位金石家,把中國考古學的常識弄豐富一點。再往美兩年,往歐一兩年,一定益處更多。城裡頭幾個博物院你除看過武英殿外,故宮博物院、歷史博物館都是新近成立或發展的,回來實地研究所益亦多。

  關於美國團體出資或薪水這一點,我和濟之商量,不提為是。因為這回和他們訂的條件是他們出錢我們出力。東西卻是全歸我們所有。所以這兩次出去一切費用由他們擔任,惟濟之及袁複禮卻是領學校薪俸,不是他們的雇傭,將來我們利用他這個機關的日子正長,犯不著貶低身份,受他薪水,別人且然,何況你是我的孩子呢?只要你決定回來,這點來往盤費,家裡還拿得出,我等你回信便立刻匯去。

  至於回來後,若出去便用他的費用,若在清華便在家裡吃飯,更不成問題了。

  我們散會已經十一點鐘。這封信第二頁以下都是點洋蠟寫的,因為極高興,寫完了才睡覺,別的事都改日再說罷。濟之說要直接和你通信,已經把你的信封要去,想不日也到。

  爹爹 民國十六年一月十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