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名家 > 李劼人文集 | 上頁 下頁
李劼人簡介

李劼人1李劼人2

  李劼人(1891.06~1962.12),著名作家。他的三部曲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在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被郭沫若稱為「小說的近代史」、「小說的《華陽國志》」,郭沫若甚至將李劼人譽為「中國的左拉」;1986年10月,巴金曾在李劼人故居前歎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歷史家,過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筆下。要讓今天的旅遊者知道成都有過這樣一位大作家。」此外,李劼人還是一位翻譯家,他是最早將法國文學名著譯介給中國讀者的先行者之一。

  除了創作和翻譯,李劼人一生在許多方面,都很值得一說。

  李劼人長年生活在成都,他的家就是一道風景。1939年春,日軍飛機轟炸成都,李劼人從城內疏散到郊外沙河堡鄉間,便借勢在一菱角堰邊蓋了一所黃泥築牆、麥草為頂的住所,他在門楣上題了「菱窠」兩字,頗有竹籬野舍的逸趣,或許也蘊涵了這位作家植根民間的文學理想。1959年,李劼人用稿費將故居翻建成一正一廂帶閣樓的樣子,並在此一直住到去世。1956年底,宋雲彬隨全國政協考察團來到成都,曾應邀到李劼人翻建前的「菱窠」看字畫,喝咖啡,他在當天的日記裡有感而發地寫道:「李劼人是一個很懂生活的人。他家的房子是泥牆草頂,但裡面的陳設很講究,佈置得很雅致。他說他的屋子因為泥牆打得厚,好比人家窯洞,所以冬暖夏涼、非常舒服雲。」

  李劼人還是一位實業家,這在那個時代的中國作家中並不多見。從抗戰爆發直至解放初,他一直是嘉樂紙廠的董事長。嘉樂紙廠將西方先進的造紙技術引進到四川,產品滿足了抗戰時期作為大後方的四川新聞用紙和教科書用紙的需要。紙廠的部分利潤支持了地下黨主持的抗敵文協及其刊物《筆陣》的經費開支,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企業家,他曾資助過當年客居成都的一些生活困難的進步作家,如張天翼、陳白塵等人,一時傳為佳話。

  李劼人早年曾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和王光祈、周太玄等人發起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是五四時期極有影響的社團,當中許多成員如毛澤東、惲代英、李大釗等,都曾為社會進步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而他創辦的「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刊物《星期日》,則影響了四川一代有為青年,如巴金、艾蕪、沙汀等等,為「五四」火種在四川的傳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李劼人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從小便練就高超的烹飪技術。沙汀說,李劼人「從選料、持刀、調味及下鍋用鏟的分寸火候,均操練甚熟」,可見他的廚藝。李劼人自己曾著文說:「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國的中心城市,米好,豬肥,蔬菜品種多而味厚且嫩,故成都多小煎小炒,而以香、脆、滑三字為咀嚼上品。」又可見他對川菜的獨到體會。中學時代的李劼人有個綽號叫「精緻」,是說他愛好修潔。其實這正是他的性格,做任何事情都一絲不苟。在法國留學時,為做煙熏兔,他非要用花生殼熏,叫兩個跑採買的同學畫起花生圖形,跑遍了巴黎城的旮旮角角,最後才在郊外一吉卜賽人手中買到兩斤。還有一次李劼人要做豆瓣醬烹製正宗川菜,採買同學跑遍巴黎,最後找到一位西班牙商販專程進口了幾斤。商販大惑不解:「你家到底有多少電燈罩?」原來辣椒只是被當地人用來做燈罩裝飾。

  1930年4月,時任成都大學(四川大學前身)文學系教授的李劼人辭去教職,借了300元,在指揮街開了一家餐館,並請大名鼎鼎的吳虞給飯館取名。吳虞在日記中寫道:「李劼人將開小餐館,予為擬一名曰『小雅軒』。」典出《詩經·小雅·鹿鳴》:「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李劼人後來回憶說:「我同妻親自做菜,一是表示決心不回成都大學,二是解決辭職後的生活費用。」由於李劼人作家兼教授的身份和名聲,加上跑堂的是他的學生鐘朗華,「小雅軒」一問世便在成都引起軒然大波,報紙當即以「文豪做酒傭」為題大肆渲染。一時間,各路新朋老友紛至遝來。李劼人和成都大學的教授們以及文化界人士約定,每月30日在「小雅軒」聚會,照成都的吃法按到會人數「打平夥」。李劼人主廚,朋友們都尊稱他為大師傅。

  李劼人當初之所以同意以「小雅軒」為菜館名,並不全在一個文雅的雅,還含有「不登大雅之堂」的意思。這一點,從「小雅軒」的菜譜中便可看出。當中沒有魚翅、燕窩等高貴菜品,而多為民間家常菜,如粉蒸苕菜、宮保雞丁、肝炒綠豆芽、涼拌芥末寬皮粉等。

  李劼人對於川菜,不僅有實踐,而且有理論。1947年,他在《四川時報》連續發表43篇文章,總標題就是《中國人之衣食》;後來他將這組文章收進《漫談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在這部17萬字的作品中,李劼人闡述了中國菜特別是川菜的歷史沿革、製作工藝及其特徵,各派菜系風格的比較等等。在現代作家中,對川菜有如此精妙的理解,李劼人之外沒有他人。

  解放後,李劼人曾任成都市副市長、四川省文聯副主席等職,1962年因病去世。家人遵其遺囑,將他生前收藏的4萬餘冊圖書、雜誌(內含16000餘冊線裝古書)和1000餘幅明清字畫,連同他的居所「菱窠」,全部捐給了國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