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就中國實際改造的中心勢力問題與《北京週報》記者的談話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七日)

  臨城事件[2]發生以來,歐美人士和我國人士對我國現狀議論紛紛,因而過去就常說的裁兵問題,在這個事件發生以後,突然叫喊得更加厲害了。但是,現在的狀態是,一言以蔽之,中央沒有真正的實力,也可以說,其他的方面也沒有顯示出有真正的力量,更確切地說,在發生不論什麼事變的時候,都沒有充分力量來鎮壓的現狀下,頻頻地叫喊裁兵是什麼意思呢?我相信大概不會有這種情況,即各督軍中如果有贊成裁兵的,而且果斷地付諸實行了,那麼情形將如何呢?在現在這樣的狀態下這樣作,豈不是只是使土匪增加嗎?今日已是不堪土匪之患,而使土匪增加的這種議論卻多了起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感到實在是聽到一件意外的意見了。

  但是叫喊裁兵的人們會說,那些軍人完全讓他們去參加實業界勞動就可以了。如果把現在的兵士用在那些方面,由誰來當監督呢?而且,這些兵士都只是很短時間地訓練過一下而已,習慣自由和任性的人能夠矻矻於勞動麼?我這樣一說,或許有人會誤解我是反對裁兵的也未可知,其實我是老早以前就反對養兵的,時常注意我言行的人們,應該很清楚我是不贊成養兵的。然而我為什麼現在反對裁兵的呼聲呢?那就是因為很多人的議論過於表面,沒有深思熟慮,一時衝動的議論太多之故。

  雖然很早以來就很清楚,我國必須實行根本改革是對的,但是我國很多人,對此並沒有下工夫研究過。最近在商會等處,仿佛有就裁兵問題發表意見的,究竟那些人們打算如何裁兵,裁兵後對多數兵士和更行增加的土匪怎樣辦呢?而且外國人中也有裁兵論者,那些人們對實行裁兵後的警備工作有充分的自信沒有呢?究竟這些人怎樣取締土匪及其他呢?我很想聽聽具體的辦法,但是迄今所聽到的只是裁兵和其他種種動聽的話,關於實行方法,還沒有聽到過有與此相應的具體方案。

  為了要進行舉國上下的根本改造,光靠打倒軍閥、埋葬政客這種表面上堂皇的口號,那是很不可靠的事情,而且也是非常危險的。這種根本性的改造,無論哪個國家都必須有其中心不可,我們首先要創造出作為中心的東西,然後再採取進行改造的程序才可以,單單憑靠堂皇的口號,是為真正的行動家所不取的。

  請看各個最近改造中的國家吧!德國的改革是以社會民主黨為中心進行的,現在仍著著向前邁進著。震撼全世界的俄羅斯的大改革是以共產黨為主而進行的。雖是舊話,日本維新改革,也是以「薩州」和「長州」[3]為中心進行的。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國家,沒有形成一個中心而能進行大改造事業的尚無其例,因此,像我國現在這樣,想要改革也是無從著手的。如上所述,裁兵是一種很好的事情,但是在裁兵以後,由誰來取締四散的兵士們呢?即在現在也無法減少頻頻發生的匪害,不可能取締更加增多的兵士那是很清楚的事情。尤其關於裁兵問題,很多人將大督軍等稱之為軍閥,其實就因為我國沒有含有真實意義的軍閥,因而改造就更為困難。舉日本軍閥為例來看,在日本軍人的主張中,有很多對現代社會不恰當的議論,但其根本精神則是在於為國家這一點上,而我國軍人則並不是如此,看看軍人中二三有勢力的人物就十分清楚。我國的軍人並不是為了國家而盡力的,而是一切為了自己,除自己以外別無所慮,因此對國家的前途問題根本不予考慮。勸這些人去裁兵是無用的,而且依靠這些人求得保護這種想法,也到底是實現不了的。

  因此,勢必需要作為改造的中心的東西。到底什麼是需要的呢?以我個人的見解,就是首先以中國國民黨作為中心,除了使它更大更有力量以外,一點其他道路都沒有。現在的國民黨還沒有什麼實力,然而這個團體尚有容納我們考慮問題的包容力,而且孫文氏具有理解人們主張的理解力,加上我們對它的不適當之處的改良,從而使該党形成為更加有力的團體,那麼其他督軍中之有力者,就不能反抗它而不得不加入它了。只有達到這種狀態,才能開始進行實際改革的事業,僅僅只憑空想的議論是作不到實際的改革的。希望大家充分地考慮這一點。

  署名:北京大學教授李守常

  《北京週報》(日文)第66號

  1923年5月17日

  【注釋】

  [1]題解 此文發表於1923年5月17日《北京週報》(日文)第66號,署名李守常。周豐一譯,賈植芳校。

  [2]臨城事件 指臨城劫車案。1923年5月6日,津浦路北上特別快車在山東嶧縣(今棗莊市)臨城、沙溝東站之間,被匪首孫美瑤率千余匪徒毀軌攔劫,乘客200多人被擄往匪巢抱犢崮,其中外國乘客26人。英國人羅斯門被擊斃。英、美、法、意、比五國向中國北京政府強烈抗議,並限三天內救出全部被擄外僑。經官匪雙方談判,至6月12日外僑才全部獲釋。

  [3]薩州和長州 薩州即薩摩,今日本九州鹿兒島縣;長州在今本州山口縣。兩藩於上世紀60年代,下級武士發動「尊王攘夷」和「尊王倒幕」的運動,結束了兩百多年的德川幕府的封建政權。1868年10月,天皇睦仁改元明治,開始了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改革運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