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馬克思與第一國際


  (一九二二年五月六日)

  在一千八百三十六年的時頃,有一團德國的亡命客在巴黎組織一種秘密會,名為「正義者的聯合」(The Federation of the Just),或雲「正義者的同盟」(The League of the Just),後來移到倫敦。一千八百四十七年,他們在倫敦開一次會議,改稱「共產黨同盟會」(The Communist League)。馬克思和昂格思合作的那《共產黨宣言》,就是替這個同盟會作的。這個在名義上雖然亦是一個工人的國際聯合,但事實上卻是一部分亡命客,會員很少。馬克思和昂格思合作的宣言,他雖接受,但不能瞭解,所以馬克思和昂格思不久便脫離了這個團體,這不能算作第一國際的先驅。

  第一國際[1]的起源,實由於一千八百六十二年的倫敦國際博覽會中英、法工人的接洽,一千八百六十四年九月下旬在E.Beesly[2]教授主持之下開了一次國際工人會議,第一國際就在此時誕生。

  有一位流寓倫敦的法國亡命客名叫Le Lubez[3]的,想出一個中央委員會的辦法來,這委員會常駐在倫敦,而在歐洲各首都遍立支部,他的計畫既得大家認可,便推定委員給他們以總理一切的權力。駐總會的委員英人最多,意大利人馬志尼的秘書Major L.Wolff[4]及馬克思亦均在內。在第一國際的公式報告裡,馬克思的名字初見於被選的中央委員會的名單中,並且是在此名單的最下列。關於他加入第一國際的情形只有這個事實可以證明。但馬克思自己曾有陳述如下:

  有位名叫M.Lubez的來問我願否以德國工人的名義參與這次會議或推出一位德人為在會中的發言者等等,我令Ekkarius[5]自己出席於講壇上作一位替人,我知倫敦和法國的工人們主張實在的勢力,以此理由決計變了我的慣行的主義,此次竟辭卻了那樣的招請。

  一位木工V.R.Cremer[6]曾寄給馬氏一書邀他到會的信,信文大略如下:

  馬克思先生:

  親愛的先生!本會組織委員會敬請先生到會,攜此通知來,便許入會場。

  即使不能說馬克思是第一國際的創造者,至少亦可說他由第一次會即為臨時總會指導的精神。

  第一國際這個嬰孩自誕生的時候以至後來遭了災難,都不是因為沒有人照管,乃是因為義父太多的原故。創造這第一國際的人們,幾乎都同床異夢。英國的Howell[7]和Odger[8]兩君想用第一國際把英國的工聯制推行到歐洲大陸上去。在英倫的法國亡命客想用此以導人去刺殺拿破崙三世。意大利的馬志尼想藉他以恢復他們的已經消滅的秘密的共和國民的組織。只有馬克思是想用他作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宣傳者,同時亦教育工人,聯結工人,結局是馬克思占了勝利。

  在是年十月十一日,馬志尼的秘書意大利人MajorWolff提議第一國際的中央委員會可採用意大利工人會的規則,馬克思對於這個提議極力反對,以為若是這樣無異於把第一國際變成一個秘密結社,此提議乃延擱下去,不到一個月,馬克思把他自己擬出的第一國際的憲法草案提出,Major Wolff的陰謀遂從此停止了。馬克思這篇演說是他的小品著作中的佳構之一,起首用一個低聲調引Gladstone[9]的最近的演說,在此演說裡他比較過英國的財富與英國工人卑賤的貧乏,從此便用一種強迫的邏輯,把讀者放在階級爭鬥的全學說上,這恐怕是馬克思的特長。

  Major Wolff因為提出的憲法草案未能施行,憤而退出,從此多年,意大利實際上和第一國際斷決關係,後來馬志尼雖然屢次聲明Wolff的行動與他沒有關係,而且他並不仇視第一國際,不幸他的話竟不誠實,他從一八六五那一年便是第一國際的仇敵了。

  十一月八日馬克思的草案正式的被採用了,十二日在Beehive[10]付印,第一國際遂定名為國際工人會(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正式的宣告成立了。

  茲將第一國際會議年表列下,並略敘馬克思與歷次會議的關係:(表見下頁)

  馬克思的將總會遷往紐約(的)提議,就把第一國際宣告死刑了。馬克思為什麼這樣作呢?這有兩個說:一說馬克思苦於巴枯寧[11]派的紛擾,故把他遠遠的移到美洲去,以避巴枯寧派的勢力。可是第一國際往美洲一移,就喪失了他指導歐洲勞工運動的勢力與便利,這個道理難道馬克思看不到嗎?一說馬克思此時已競看出第一國際已經是過時的東西了,他想不要他而又不願令巴枯甯利用他,故把他遠遠的送到美洲去,好令他壽終正寢。兩說以後說近是。到了最終的會議,就是費拉得爾菲亞的會議,只有由德國來的一位代表到會,其餘的都是英國人。這就是馬克思派的第一國際的末日了。巴枯寧派分裂後,亦開過四次會議,到會者亦寥寥,馬上亦就消滅了。

  兩派分裂後的會議年表:

  署名:守常

  《晨報副刊》

  1922年5月6日

  【注釋】

  [1]第一國際 即國際工人協會,1864年9月英、法、德、意、波蘭等國工人代表在倫敦舉行國際工人會議,決定正式成立。馬克思出席了這次會議,並起草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後在馬克思、恩格斯的主持下,領導了世界一些國家的工人的經濟與政治鬥爭。1871年巴黎公社失敗後,此組織形式已不能適應在各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需要,根據馬克思建議,1876年7月在美國費城代表會議上宣告解散。1889年7月在恩格斯主持下又成立了第二國際,故此前的國際工人協會遂被稱為第一國際。

  [2]E.Beesly Edward Spencer Bessly(1831—1915),比斯利,英國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1864年9月在聖馬丁堂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上擔任主席,與馬克思保持良好關係。

  [3]Le Lubez Victor P.Le Lubez(1834—?),盧柏慈,在倫敦的法國僑民,曾參加第一國際的成立大會,並擔任過國際總委員會法國通訊書記。

  [4]Major L.Wolff LuigiWolff,沃爾弗,意大利少校,馬志尼的信徒,1864年9月參加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並擔任國際總委員會委員。

  [5]Ekkarius 又作(Johann Georg)Eccarius(1818—1889),埃卡留斯,國際工人運動和德國工人運動領袖,正義者同盟成員,1864年9月參加第一國際成立大會,擔任國際總委員會委員、總委員會總書記、美國通訊書記等。

  [6]V.R.Cremer William Randal Cremer(1838—1908),克裡默,英國木工和細工聯合會創建人之一,1864年9月參加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並擔任國際總委員會委員等。

  [7]Howell George Howell(1833—1910),豪威爾,英國工人、泥水匠,1864年9月參加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並擔任國際總委員會委員。

  [8]Odger George Odger(1820—1877),奧哲爾,英國鞋匠,1864年9月參加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並擔任國際總委員會委員和主席。

  [9]Gladstone 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1898),格蘭斯頓,英國政治家,1868—1874年、1880—1885年、1892—1894年間擔任英國首相。

  [10]Beehive 《蜂房報》,1861—1876年在倫敦出版,1864年後曾一度成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機關報。

  [11]巴枯寧 (1814—1876),生於俄國,無政府主義創始人之一。1844年結識馬克思、恩格斯。1848—1849年歐洲革命期間,先後參加巴黎二月起義、布拉格六月起義和德累斯頓州起義,被捕後被判死刑(後減為無期徒刑)。引渡回國後流放於西伯利亞,後脫逃經日、美又到倫敦。1864年11月參加國際工人協會,因製造分裂,1872年9月國際海牙代表會上被開除。他主張廢除一切國家和個人應有絕對自由。著有《上帝與國家》和《國家制度與無政府狀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