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
中德邦交絕裂後之種種問題 |
|
(一九一七年三月五日) 據近報所傳載,政府於中德問題,似已有確切不移之決心。吾人於此,亦惟有秉其同心同德捍禦外侮之精神,以試究其種種必需之準備。以餘所知,則有左列之數事焉! 一、西北國防問題。中德交涉初起之時,吾人既首揭西北防範宜嚴之義,以促政府之注意。蓋甘、新一帶之回回與天方[1]教宗,所關至切,深慮其崇信國家之篤,不敵其奉仰宗教之誠,一為煽動之言所乘,則必有意外危險,影響及於西域國防者。果也,近日關於此有惹人注意之二事:一即回疆邊圉之教徒多投入土爾其國籍;一即近屆天方巡禮之期,多請新疆官府發給護照是也。前歲青島之役,德國軍官之旅居吾國者,類多逃至印度、土耳其,中德一旦絕裂,則追蹤此輩者,當亦不少。吾若絕德,德人之居土者必與土人謀所以擾吾西疆,以為報復牽制之計。吾國制法修典,倘不幸而授以宗教上之口實,後患將至不可收拾。此非杞憂之言,實當茲外交危迫之際,吾政府及國民凡于立法行政,不可不先事防預者也。 二、約聘德人問題。從前吾國依契約聘請之客卿,德人實居多數。據最近之調查,則武職五名,文職三十九名,稅關吏員二百零二名,礦務工程師、鐵路工程師及鹽署人員等九十名,合計三百三十六名。此數雖未必精確,約亦不甚相遠(就中有因青島之役,逃於印度、土耳其者。又如青島稅關辦事員之一部已為日本之俘虜)。此類德人,本由禮聘而來,今國交雖一時絕裂,而待遇之道,不可不格外慎重。以余論之,寧以較優之處分為得也。獨于海關辦事人員,尤以德人為多,德人既已解職,繼任之辦事人員乃生問題。吾近鄰之日本,即頗注意及此。此亦於絕交之前,所當交涉妥協者也。 三、租界處分問題。次如天津、漢口之德國租界,究宜如何處分,亦今日所急待研究者。餘以為吾既對德有決絕之表示,則從前兩國間之締約,均歸無效。此時吾國對於天津、漢口等處之德國租界,當然回復領土之原狀,按之國際公法,其處分應一任吾之自由,殆非他國所可容喙者也。但其收回之程敘如何,及德國於租界內一切經營建築之物宜如何保管,亦今日所待研究之問題焉。 四、德國在華之財產處分問題。吾若加入戰局,則亦不可不基於巴黎經濟會議之決議,對敵通信及通商,一切皆應禁止;並宜積極的加以經濟的壓迫,如對德、奧當支拂之賠款等亦當停止;其自一八八九年以來,在吾國投資有資本金七百五十萬兩之德華銀行[2],亦須禁止其營業;至於私人經營之洋行等,皆將陷於倒閉之悲運,此實個人受國際的變動之影響而無可如何者也。近有人頗以第三者強索德國財產為可慮,餘以為此事恐為杞憂。蓋今日列國中之居第三者之地位者,實已絕少。吾既對德為敵,則人之所慮為第三者,其對德為敵,亦與吾等。彼雖羨德國之財產,而實不能覓一口實以向吾強索,故此殊無慮也。 凡此所陳,願國人詳細研究之。姑舉吾所見者於此,不多贅矣。 署名:守常 《甲寅》日刊 1917年3月5日 【注釋】 [1]天方 原指伊斯蘭教發源地麥加,後泛指阿拉伯。 [2]德華銀行 Deutsche Asiatische Bank,德國壟斷資本在舊中國設立的銀行。1899年由德國13家大銀行聯合投資組成,為德國資本在華活動中心機構。總行設於上海。資本總額定為白銀500萬兩。在成立後的20年中,先後於漢口、青島、天津、濟南、香港等地設分行20所。1917 年8月北洋政府對德宣戰,該行即行停業清理,其在山東的資產被日本奪去,山東以外的資產由中國政府接管。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總、分行相繼複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國民黨政府指定的銀行接收清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