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大釗 > 李大釗文集 | 上頁 下頁 |
愛國藝術家羅丹翁病篤 |
|
(一九一七年二月十四日) 數日前倫敦電稱:「法蘭西愛國藝術家羅丹[1]翁病篤。」吾人雖遠在東方,亦頗秉其敬悼之誠,以禱其複健。茲特略述其歷史,以告吾國之崇拜偉人者。翁以千八百四十年生於巴黎,父諾曼諜人,嘗為巴黎之小吏,母羅蘭士敬人,幼時入工業學校,晝往美術館,夜往圖書館,流覽群籍,兼從學於動物雕刻大家巴裡[2]氏。是時之翁,與其謂之為藝術家,毋寧謂之為工人,蓋其時之生活皆工人之生活也。二十三歲時,與香葩紐之村女羅慈結婚,艱苦耐勞,助翁甚勤懇。翁之名聲洋溢,乃自彼之《黃銅時代》出品於薩倫之時起。四十歲時,制出飾于傍的文前之《思想》,翁之名益噪於世界。晚年製作之力,雖稍稍衰,而愛國之思想則老而彌篤。其自戰爭開始以來之愛國的行為,影響及於聯合國之思想者甚偉。戰氛初起時,翁居去巴黎約十裡之米幽雷家,法國政府則使翁移居於巴黎之一旅館,以示尊重之意。迨夫德軍將逼巴黎,翁欲往米幽雷之居所,救護其最珍愛之製品,遂乘友人之自動車以行,此自動車於途中又為軍隊所徵發,羅丹翁遂以七十餘齡之衰軀,步行七裡之遙,至則米幽雷之居所已成危險區域。複聞所居之旅館被征為傷兵院,其中儲存之製品又見徙於他處。翁驚聞之下如刃揕胸,不勝痛惜之情焉。嗣以友之勸,遂渡海之倫敦。其居倫敦也,日送別出征之兵,輒狂呼曰:「救我法蘭西之大英勇敢之士乎!」言未竟,而愛國之老淚已 下,即在旅館時,一聞出征軍之足音響於窗下,則心怦然不自安。蓋其愛國之思使之然也。翁於是(以)其生平之傑〈矣〉作十八事,贈于英國威多利亞阿爾伯博物館,為酬英國助法戰德之高義也。 頃自倫敦傳來其病篤之訊,似此老愛國藝術家竟為戰爭之惡魔所驅,衰年遠道去國離鄉,轉徙異域,已不勝身世悲涼之慨,而其多情愛國之淚眼,又不及見法蘭西軍之凱旋,或竟遽爾長辭其故國,寧不遺憾萬千耶!然而,法蘭西愛國藝術家羅丹翁之軀殼雖滅,其純一誠篤之精神,則固長與法蘭西魂以終古矣。 署名:守常 《甲寅》日刊 1917年2月14日 【注釋】 [1]羅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國雕塑家。生於巴黎,父為小職員。1864年隨巴裡學雕塑。後赴意大利,受到米開朗基羅的啟發。代表作品有:《青銅時代》(1876)、《思想者》(1880)、《雨果》等。其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有極大影響。 [2]巴裡 Antoine louis Barye(1795—1875),法國動物雕塑家,代表作有:《雄獅鬥蛇》(1832)、《獅子》(1836)、《盧佛爾宮的雕塑群像》(1855)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