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老舍 > 張自忠 >
寫給導演者


  首先我要說明:對於話劇的一切,我都外行,我之所以要寫劇本是因為(一)練習練習;(二)戲劇在抗戰宣傳上有突擊的功效。因此,我把劇本寫成,自己並不敢就視為定本,而只以它為一個輪廓;假若有人願演,我一點也不攔阻給我修改。導演者改動劇本,我想,大概有兩個理由:(一)著者對舞臺技巧生疏,寫出來的未必都能適合於舞臺條件,或未必發生效果;(二)著者在某一處的設意遣配混含不清,導演者有設法使之強調明晰的必要。前者事微,只要導演者不是處心要以低級趣味博觀眾的歡心,就無所不可。後者,卻不這樣簡單;因著者的混含,頗足引起誤解;不幸,導演者而誤解了劇本原意,則難免驢唇不對馬嘴,越改越不象樣子了!

  按理說,劇本根本就不應有混含之處,使人為難。可是,在實際上,這卻很難避免。劇著者未必都技巧純熟,百發百中,難免不東搖西擺,自陷迷陣。還有,客觀上必要的顧忌,不許寫者暢所欲言,遂爾隱晦如謎。

  我這劇本,因為缺乏舞臺的經驗與編劇的技巧,自然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必須改正,而且歡迎改正,不在話下。我最不放心的倒是那些不甚清楚,容易引起改正的善意,而未必不改錯了的地方。所以我覺得有寫出幾句來的必要。從一方面說,這是個歷史劇,雖然我不大懂戲劇,可是我直覺的感到,從問題與掙扎中來表現歷史的人物,一定比排列事實,強加聯繫更有趣味與意義。以中心問題烘托中心人物,自然是如魚得水。但是,我不能這樣作;以中心人物逝世未久,人與事的切近反倒給我許多不方便。問題,足以使人格逐漸發展的問題,的確能找到,但不便採用。比如說,在抗戰開始的時候,許多的誤會把張將軍遮在黑影裡,這裡很有「戲」。可是我不敢用。我把這黑影點化成了墨子莊先生。這裡虛擬,不是事實。因此,墨先生這個人,與他所代表的一切,好象是可有可無;而且第二幕仿佛與其他三幕殊少調諧——它似乎要提出問題,而剛一提出就自行結束了。假若第二幕完全是寫臨沂之戰,我想一定較好,至少也有四幕一致的好處——都寫事實,根本不許問題露面。可是,臨沂之戰的寫出,以我這點才力,必與第四幕相同;兩幕同調,恐怕不易寫好,故棄而不取。從另一方面說,這是個抗戰宣傳劇。在實際抗戰中,我們有許多困難與問題。這時代的英雄無疑的就是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人。假若我沿著這條路走,也許能使劇本更生動深刻一些。打一個勝仗絕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專靠主將勇敢是辦不到的,張將軍打過許多次勝仗;他的確是勇敢,可絕不會單憑勇敢。他一定是克服了許多困難,解決了許多問題。可是,我又不能寫!一談困難與問題就牽扯到許多人許多事,而我們的社會上是普遍的只准說好,不准說壞的。因此,我的手既不能自由,到了非有襯托不可的地方,我只好混含。因此,我既沒把張將軍表現得象個時代的英雄,又沒能從抗戰的艱苦中提出教訓!我希望導演者勿以為我把問題都可惜的混含過去,而須細細考慮一下,我之混含自有理由。除非你有既能使之明顯而仍能不失含蓄的手段,千萬莫輕易改動。

  張將軍在抗戰中幾乎是每戰必勝,按照他的戰功來說,應當納入劇本的至少有(一)臨沂之戰,(二)徐州突圍,掩護退卻,(三)隨棗之役,(四)殉國。以此四題分入四幕是個很不錯的辦法,可是四事皆為戰爭,即使每戰各具特色,恐怕在舞臺上也難免過於單調,我沒敢這樣辦。

  戰爭而外,他的治軍方法,對百姓的態度,和他自己的性格,自然也都須描寫,否則只有「開打」而無人物。有這麼兩層——戰功與人格——都須顧及,所以我取了交織的辦法:第一幕寫他回軍,表現他怎樣得軍心。第二幕寫臨沂之戰及徐州掩護撤退。這兩件大事可是全沒由正面寫,為是給第四幕留地步,使各幕情調不同。第三幕寫他自己由徐州撤退,好把他怎樣對部下對百姓,和與士卒共甘苦等等,略事介紹。第四幕正面寫戰爭,他戰,他死。這樣佈置的好壞,我不曉得;我只覺得第一二兩幕中有不少墨先生的戲,使全劇站立不穩!而且,二幕中由側面寫臨沂之戰與掩護撤退,也嫌纖弱無力!有了第二幕便使人弄不清著者到底是要幹什麼!可是,我沒法子再改,因為一丟開墨先生,就必定要以一個戰爭——臨沂之戰或掩護撤退——或一些問題——關於友軍的聯絡或某種困難——來代替。用戰爭,則與第四幕雷同。用問題,則極易惹起反感。顧及與避免單調,逼我取了一條不甚好走的道路,而且是勞而無功的亂跑一遭!

  全劇既顯著雜亂無章,我只好希望在演出的時候每一幕都有個情調,以免亂上添亂——假若導演者忽略了這一點,而專注意到小的動作上,一定非大亂不可!第一幕,在我的設計上,是由苦悶而狂喜,等張將軍一露面,即立刻顯出嚴肅與緊張。苦悶與狂喜都是烘托,嚴肅與緊張才是正筆;假若前者表演得太火熾,則後者即變為沉悶,失其重心矣。第二幕是平列的三件事:臨沂之戰,接受徐州掩護退卻的命令,及結束墨先生。由事實上說,前二者宜占重要地位;由我的寫法上說,末一項倒很有「戲」。假若太注意了「戲」,則不但破壞了事實的正確,而且也破壞了全劇的調諧。我不曉得怎辦好,我只能對導演者放「警報」,這幕不大好辦!第三幕和第一幕在情調上很調諧,是老老實實的表現事實,沒有什麼可說的。不過,這一幕也許要大失敗,假若各場的角色找不到適當的人來演。有好幾位角兒只在這一幕裡露一場就完,恐怕好演員不肯來擔任;而這幾場若無好手扮演,則全幕等於虛設。還有一件該注意的,就是必須表現出士兵是怎樣的疲憊。在那麼疲憊殘缺之中,還能那樣守紀律,才能暗示出治軍的有力,並補釋了第二幕接受掩護任務的勇敢沉著!第四幕最難寫,因為許多事都得「混含」。要混含,所以不能一開幕便把困難擺出來——假如先說困難,而後以殉國作結,有多麼順當呢!因此,我只能由靜而動,慢慢的緊上去;自然,我也就只寫了英勇,而放棄了克服困難!我希望導演者別再特別加重英勇這一點——那樣,就是表現了一位猛張飛,而不是屢建奇功的大將軍了。還要注意:張將軍是越到險境越從容,可是不許因從容而失去嚴肅。後半部緊張,可也勿顯出慌亂。

  真的材料,因為小心,未能採用。表現出些「意思」,人物與事實乃不惜虛構。真的人只有張將軍,張高級參謀,與賈洪馬三副官,他們是與張將軍同時殉國的。在事實上,張高級參謀是新任的,應在第二幕就出來;為了人物的不都出沒無常,故違背了事實。丁順實有其人,可是今猶健在,所以未使用真的姓名。胖火夫也是真的,可是我覺得寫出姓名,不如「胖火夫」有力。這些真人物的性格事蹟,除了張將軍,都是多半出於虛擬,便易於作「戲」。

  可是,談到作「戲」,這劇本著作又碰到了個難以克服的困難:軍隊中只有服從,不許質問辯論。不錯,一位軍長或司令對他的秘書或顧問是可以隨便的談談;可是對他的師長旅長便要保持個相當的距離了。他說怎樣,便是怎樣,別人不能隨便開口,也就沒有了「戲」!所有的「戲」幾乎都在無所表情的服從裡,即等於沒有「戲」!在初稿中,我甚至連一個勤務兵都給了表情的機會,可是在修改的時候不能不勾去十之七八!越改越單調,這劇本直象一株枯樹!

  以上所述,都是我自己在寫作時所感到的困難,和怎樣因為困難才取了明知笨拙而無法避免的路子。此外,大概還有我未曾想到的許多缺欠與漏隙,都請指正!

  劇中重要人物說明

  張自忠將軍——山東人。年近五十,無須,右腮下有痣,痣上生數長毫,時以指弄

  之。身高,不胖。鼻目皆闊,眼極有威。語聲稍粗,不喜多言,但

  時有妙語。記憶力甚強。性烈如火,疾惡如仇;作戰時則鎮靜異常,

  面帶笑容,且稍喜講話。遇事必詳為考慮,而後與部下商議,擇善

  而從;主意既定,絕少更改,見客時衣裝整齊,然不尚修飾;遇戰

  事,衣上生虱,一如士兵。自奉甚儉,尤不擇食。遇下極嚴,而共

  甘苦,故受部下畏愛。袋中多小紙簿,隨時記事。

  張 敬 高級參謀——廣東人。三十多歲。身小,勇敢活潑。曾為十九路軍團長。作戰

  時,與張將軍來往最前線,督勵士兵。與張將軍同時殉國,身已

  受傷數處,仍發槍斃敵。

  洪上校副官——河南人。四十來歲。中等身材,稍胖,性忠厚。原為團長,因事離

  職,抗戰後複歸軍,為副官。自請隨張將軍赴戰,死於難。

  馬副官——河南人。四十多歲。身高,辦事認真,為主任副官。與張將軍同殉國。

  賈副官——山東人。二十多歲。身高,整潔。與張將軍同殉國。

  尤師長——河北人。四十歲。忠勇有幽默感。

  范參謀——廣西人。三十歲。性烈而多智。

  墨先生——天津人。五十八歲。精神很好,不胖不瘦,穿西服而走方步。心地卑鄙,

  而自詡多才,與張將軍有舊,與一切有勢力的地方都多少有關係,連東

  洋勢力亦不忽視。

  葛敬山 ——十九歲。河南人。富感情,願學習;雖幼稚而有出息。

  戚瑩——十八歲。河南人。天真喜動,不怕吃苦。可作摩登玩物,亦可作英勇女

  兵,視環境如何耳。

  丁 順——河北人。五十多歲。性忠誠,曾單身冒險入北平探視張將軍。服裝古怪,

  有創造性,言行如一。

  楊柳青——二十多歲。江蘇人。很勇敢的青年記者。

  王得勝——二十九歲。山東人。壯如熊。第三幕中之難婦,茶館女主人,小兵,老

  驢夫,招弟,雖只露一場,而有相當重要的「戲」作,其面貌年齡服裝

  可依劇情決定。

  其他人物,看著辦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