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老舍 > 風格與局限 >
談談文藝創作的提高問題


  ——在中國作家協會內蒙古分會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從前我曾參加過一次座談會。在那次會上,我一句話沒說,話都讓大家說了,我非常高興。今天也希望大家都談談,把會開得活躍些,熱鬧些。

  今天我本沒什麼準備,但是非常高興,因為老朋友見面了,格外親切。

  一個多月前,在北京開了關於文藝工作的座談會,我們這裡前些天也召開了同樣的會議,傳達了北京會議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就不再談它了。今天我想談談大家最關心的提高問題。

  過去這些年來,我們的文藝創作有很大的成績,這是不能否認的。今天的要求是我們怎樣創作的更好。周揚同志常說:「我們要求劃時代的偉大作品。」我們都是搞創作的,我們不能滿足現在的水平。來時見了幾位同志,他們提到怎樣佈置作家協會後半年的工作,首先應安排作家生活,進行創作。當然,這也不是一下子都能解決的,鬚根據具體情況,先抓重點。為什麼我要提到這個呢?就是希望內蒙也根據作家的具體情況安排一下,假若現在還沒作安排的話。

  第二個重要措施是,約一些人坐在一起好好談談創作問題。據聞:趙樹理同志希望約十幾個寫農村生活的作家在一起座談座談反映農村生活的問題。規模不要過大,有談的就談,沒談的可以遊山玩水。這是個好辦法。我希望這裡的作家也分頭討論一下,能把討論結果寫出來就更好。我們應當多討論創作問題。

  我們現有的一些有名的戲劇、小說,也還不無缺點,首先是寫的過大。如《林海雪原》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故事性很強,但稍欠精煉,起碼可以刪減幾萬字。還有些作品內容很豐富,但不易念下去,語言還欠推敲,應當加工。這是創作上的一些普遍問題。

  我們往往發表了幾篇作品,就驕傲自滿,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了。如果我對某一個作家說:你的語言還很差,他可能會不高興,這不好。當有人說我們的作品有什麼缺點的時候,我們要好好想一想,設法提高。大家認真地討論討論創作問題,以誠相見,可能指出彼此的缺點。

  党給了我們充分的機會到生活裡去,但我們的生活經驗還是很狹隘的。我們體驗生活不只是為了寫某一件事情。作家的生活經驗積累是一輩子的事,今天積累的經驗也許多年以後才能用上。我們的文藝修養總顯得不夠豐富,古代文人最起碼也掌握了琴棋書畫等等。蘇東坡能寫(蘇體字直流傳到現在)能畫(他善畫竹)又長於詩詞與散文。我們呢,本事實在很小。我們的四大名旦的修養相當豐富,他們都能寫,能畫,都懂音樂。不久前逝世的大藝術家梅蘭芳同志,他的行頭之所以那麼美,就因為自己會設計,他會繪畫。我們中國人本來是最富於審美力的。看我們歷史的繪畫、建築、磁器等,都多麼美麗,可就是我們的文工團的服裝往往不大體面,甚至只是紅褲子綠襖。我們的藝術修養不夠。

  蓋叫天老先生今年已經七十五歲了,前些天還來北京表演,他只往臺上一站,人們就說他是活武松。其實誰也沒見過武松啥樣。因為他從繪畫、雕塑中吸收了很多東西,去塑造舞臺形象,所以才使觀眾感到他就像武松。我們搞文學創作的人,興趣也應是多方面的。

  魯迅先生的學識十分淵博,他知道多少東西啊!他能寫詩,能寫散文,能寫小說……他深通歷史,文學史……所以他是一代的大師。希望大家別整天抱著稿紙發愁,我們須豐富我們的生活與學識!

  我自己很慚愧,知道的東西太少。看了文工團的歌舞,我說不出好處何在,沒法子寫出批評文字來。我想今天在座的並不只是寫文章的人,有各方面的同志,希望大家彼此能多交流一些經驗與知識,成為良師益友,把我們的知識領域擴大一些。

  我們現在寫的歌詞,往往使作曲者無法下手制譜,因為寫詞的不懂音樂。也有的作曲者表達不出歌詞的意境,因為作曲者不懂詩詞。所以我希望各協會之間要多來往,互為師生,提高藝術修養。一部大作品的作者必須有豐富的修養,廣泛的知識。

  我希望大家趁年輕時好好學,特別是現在不同於戰爭年代,條件非常好,必要力求多知多懂。不要說我專寫詩,或專寫小說,蘇東坡詩寫得很好,散文也是一大家。魯迅先生也是極其淵博的。

  昨天的《內蒙古日報》上刊出了我的幾首詩,詩寫得非常不好,但就是寫這樣的詩對我也有好處,它使我在寫散文時應該知道些怎樣簡練。

  從前考舉人要既考詩又考散文。今天,作家協會也應該考一考我們,看看寫詩的人會不會寫散文,寫散文的人會不會寫詩?業餘作者更是這樣,不要忙於寫小說、寫詩,把日常來往書信與日記、筆記先寫好,這就是鍛煉,我接到過很大很長的稿子,可隨稿寄來的信就沒寫明白,很難想像他的作品裡能夠說明問題。基本工一定要下,基本工不夠的今天就應該補課。比如有些同志白話文已經寫得很好了,那麼對文言文怎樣呢?毛主席的詩詞裡沒有什麼新名詞,但他表達了新的精神。同時毛主席的散文寫得又那麼好。恐怕是正因為他的詩寫得好,所以他的散文才寫得那麼精煉。

  有一天我去參觀了某博物院,一位負責解說的同志,向我提出了個問題:他說:「這裡陳列的盡是古代的東西,我不懂古文,解說起來很困難,怎麼辦?」我告訴他,利用業餘時間可以多讀讀《聊齋志異》一類的作品,這樣會促進你欣賞古文,對古文會感到興趣。的確,多讀古文,慢慢地你就會感覺到,為什麼寫白話文也應該簡練。舊體詩詞我們現在也出版了好些種,可以念一念,不懂的暫且放過去,懂的就立刻背下來,這並不太難。

  我寫散文要一邊念一邊寫,一篇文章不知要念多少遍,而且請朋友們聽聽,人家覺得不錯了,我才寄給出版部門。這便是從念古詩念古文中學來的。比如一段文章中,第一句有了一個「了」字,第二句又有一個「了」字,第三句又有一個……這不就成了「了」字會議了嗎?又有時候,一句話寫了五十多個字,念起來喘不過氣,我就把它切成二三短句。這樣邊念邊寫,可以叫做「出著聲音」寫作,既考慮了文字通順與否,也知道了人家聽起來愛聽不愛聽。我希望大家多聽聽廣播,特別是每天中央廣播電臺的聯播節目,他們把詞句安排得很好,既通俗現成,又有聲調之美。

  我們的傳統戲曲中,有很好的節目,但詞句往往粗糙。找些作家幫忙修改修改吧,又不容易,因為有些作家,不懂言韻。我曾提議,把願意搞戲曲的作家調到北京,學學古體詩詞,這計劃可能實現。

  毛主席的著作裡,常常引用一些典故,我們往往不懂,也不知出自何處,這是因為我們知識不夠。希望大家能使古文成為創作白話文的助手。

  其次,要要求自己能寫出風格來。我們大家寫的東西很多,但往往是一個味道。無論藝術的那一部門,沒有獨特的風格就不能出色。風格需要怎樣形成呢?我認為:首先寫作品不是泛泛的記錄。假若我們只跟在勞模身後追問:姓甚麼呀?哪裡人哪?多大歲數呀?告訴我幾句地方話呀……記下來以後就進行寫作,大概不可能寫出好東西來。不經過自己思索、創造出來的,就不會有風格。要出語驚人,就要表達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筆調。這樣的文章才會是獨具風格的。

  這裡又聯繫到提高思想水平問題,如果作家本身思想水平不高,和別人想法一樣,怎麼能寫出高出一等的作品呢?

  同時,也要提高藝術表現能力。說相聲需要先找到「底」,否則就下不了臺。寫文章也一樣,要先找到「底」再下筆。我們都有這麼個經驗,寫一篇文章,開了個頭不行,再開一個還是不行,寫到中間,廢話也還不少。假若我們找到結尾是什麼,寫起來就有個目標了。所以弄清了結局是什麼,再從頭寫,就不會繞灣子了。也可能原需三千字的文章,用一千字就可以寫成了。好文章是從它開頭的第一句就使人感到有玩藝兒,願意讀下去,而且感到前後呼應,越讀越舒服。一篇文章寫了一萬多字,光引證別人的就有九千多字,一會兒是杜甫怎麼說的,一會兒是蘇東坡怎麼說,人家都說過了,何必我們再說呢?寫文章要爭取與眾不同,我的想法、看法、寫法與別人的不同,這就是風格。風格又主要表現在文字上。我們要有這樣雄心:自己既是思想家,又會運用文字,要認真的想,又表達得極好。泛泛的形容不要用。最好的散文不一定處處形容。假如要形容,那就要驚人獨創。因此,就需要多知多懂。要知道寫一篇文章是需要多麼多的知識啊,《戰爭與和平》如此,《紅樓夢》也如此。《紅樓夢》中為表現貴族生活的奢侈,把吃什麼,穿什麼都寫出來。我特別感到我們今天新詩與散文中的形容太單調枯窘,這就壞在我們知識不豐富上面了。我們須深入生活,這是必要的。同時,還要把生活面打開,不要老追逐著一個人,一件事。文學工作者必須多知多懂。也要學習中外的古典文學作品。

  主席讓我談談自己的寫作經驗,在這方面我沒什麼可說的。假如說我有一點長處的話,那就是每天動筆,每天寫。我的事情很繁,社會活動也很多,但無論怎樣,除非萬不得已,總要抓住時間寫作。這裡也有一個毛病:往往對一件事物沒深入瞭解就寫,所以寫出來的很膚淺。發表的也太多,有些作品還很不夠成熟。

  我覺得寫作總是練習,發表不發表並沒關係,寫的不好應該扔掉。古代詩人有到處題詩的習慣,這有壞處:把人家好好的牆壁都亂劃拉了。可是這也說明一個道理:既是文人嘛,就應到處、隨時寫作。寫得多,有的發表了也有的扔掉,就是今天扔掉的,說不定將來那篇文章中還會用得上,而且很好。所以說工夫總是不虧負人的,下多大力量就收穫多少。另一方面,我什麼都寫,多方面下工夫。鼓詞、相聲,——什麼也寫。這樣寫作,能夠多交朋友。因寫相聲就認識了相聲演員。自己不高明的地方就會受到指正,這不是有很大好處嗎?比如寫喜劇臺詞,如果能學學相聲演員怎樣掌握語言的分寸,技巧,效果就會好。我寫的多,什麼也不專,這不足為法。但因方面多,也得好處。

  我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寫新人差,寫舊社會的人好些。這是因為接觸老一輩的人多,對新人只是浮光撩影,抓不住。今天一切都在發展,人也在迅速變化,我們熟悉千百個工人才能創造出一個成功的工人形象,熟悉千百個農民,才能創造出一個成功的農民形象。我對新社會的生活不夠深入。

  不要認為我們服務的地方(機關,學校……)就沒有什麼可寫的。只要深入就有的可寫,這樣做,也會使我們寫作的題材豐富。不留神觀察,才會感到沒的可寫。我們不僅要有生活根據地,更要多熟悉人。要多交朋友。在朋友中間做個好朋友,才能聽到心腹話。熟悉人不能急,要把線放長,多多積累,正因為對人不夠熟悉,所以有些作品中,光有事而沒有人。

  要勤,要不怕累,寫了改,改了再寫,實在改不好也不要洩氣。本事是從勤學苦練中得來的。

  初學者可以做個學習規劃:可以從寫日記開始,把自己看到的東西,能最簡單地、如實地記下來,就是本領。日積月累,這就是寶貴材料。這樣的練習就是記錄生活,是創作的原材料。

  某些青年作家,寫了兩篇東西以後就再也寫不出來了。這不奇怪,因為他積累的東西就夠寫那兩篇東西的。積累的少,寫的就不能多。如果一個人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什麼也不愛,什麼也不積累,而只想寫出東西來,怎麼可能呢?

  一個作家要愛生活,愛生活的各方面,當然對敵人是要憎恨的。我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我們要生氣勃勃,熱受祖國,熱愛人民,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對一草一木也要窮其究竟,博聞廣見,作個多才多藝的文藝工作者,寫出出色的作品來。

  載一九六一年《草原》九、十月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