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老舍 > 大時代與寫家 > |
文章下鄉,文章入伍 |
|
任何一個潮流都難免不起一些泡沫。在中國的新文藝裡,有時候就能看到一二篇無聊的小品文,或俗豔傷感的短詩。然而,這些小玩藝兒只是泡沫,在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時候,就自行破滅了。反之,在那文藝的主潮上,無論它是多麼粗濁狂厲,無論它是急流或漸進,狂呼或冷笑,它的聲音總是喊叫著革命與鬥爭。中國的新文藝始終自居、自信、自證,是革命鬥爭的有力武器。這嚴肅的態度,與苦鬥的熱誠,已被保持了二十多年。在這也不算十分短的時間中,沒有產生過一篇供小姐少爺們消遣的偵探小說;市場上僅有的那兒本什麼大偵探與什麼血案,倒是由英美的文藝商品翻譯過來的。 這時候在激跳的文心,遇到了神聖的抗戰便極自然的要證明它自己可以變作槍炮與炸彈。所謂文章下鄉,文章入伍,就是這激躍的文心要在抗戰中去多盡鬥爭的責任的自信與自勵。自信,因為中國底文藝寫家們已經戰鬥過二十多年;他們不怕由革命而招來的殺害,也就不怕侵略者的刀槍;他們自己這樣相信,也就要把這信心推展出去,使四萬萬五千萬的同胞也都相信;四萬萬五千萬人民在一個抗敵必勝的信仰上去鬥爭,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自勵,自勵出於自省:一個衰老的國家遇到極猛烈殘暴的侵略,當然要自省;那自居為民族的天良的文藝工作者,無疑的會首先下一番自我檢討的工夫。 看看吧,二十多年來,文藝到底走到了何處呢?不錯,它在掃蕩封建的思想上,在培植革命的精神上,的確是樹立了不少功績。但是,這是作了什麼的問題,而沒有回答出作到了什麼地步。假若它的掃蕩與建設只在個很小的圈子裡旋繞,那麼即使它的態度是嚴肅的,心情是熱烈的,它也不能不承認它這朵相當美麗的花朵呀,雖美而脆弱。它沒有很多的種子,隨風散播到遠處,而僅是足以自慰的一朵相當美的花罷了。這使人不安的檢討,卻遇上了鐵一般的證據。看,還有那麼多的百姓連字也不識!看,在一個四五百戶的村莊裡可以找不到一本新文藝的作品!是呀,怪不得大家的版稅收入是那麼的微薄的可憐呀!這事實使人憤怒,特別是那熱情而簡單的文藝青年們;他們喊了:有這樣的事嗎?可以一個村子裡連魯迅這個光耀的名子都不知道嗎?可是,發怒是沒有用的,事實是事實。大家因戰爭而從軍,而流亡,不復在上海與北平閉戶著書了。他們遇到了老百姓與軍認——噢,這不知道新文藝的可憐的群眾喲!這時候,就是以為不知魯迅,理當斬首的熱心者,也要沉默一下而想怎麼「設法」使群眾知道魯迅了;否則真要斬首的話,得有多少人頭落地呢? 愧悔是良心的活動。新文藝的弱點,在敵人的屠殺裡,大家承認了——它的構思,它的用語,它的形式,一向是摹仿著西歐,於是只作到了文藝的革命,而沒有完成革命文藝的任務。革命的文藝須是活躍在民間的文藝,那不能被民眾接受的新穎的東西是擔不起革命任務的啊!這是個極可寶貴的發現,或者也可以說是偉大的愧悔。於是,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開成立大會的時候,文章下鄉與文章入伍的口號便被提出來。 這兩個口號,在抗戰文藝中至少是作了:(一)消極的使寫家們覺悟了,二十年來的新文藝還差著深入與遠播的力量,因為二十年來大家的心血似乎是花在了學習上,而還沒有由民族的本色中創造出民族自己的文藝來。(二)積極的,全面的抗戰必須動員全體民眾。精神的食糧必須普遍的送到戰壕內與鄉村中。在無可如何的情形之下,我們寧可以缺少一些槍炮,而不能缺乏戰鬥的精神;抗戰文學便是戰鬥精神的發動機。前者,有意的或無意的使抗戰以來的文字都有了新的傾向——要簡單、清楚、明快,抗戰的文藝不是要弄風格與字眼,而是要迅速有力,如機關炮的放射。這樣的文學自然要向民間與軍隊中取得故事與字彙,以民眾的語言道出民眾抗敵與建設的犧牲與壯舉——這,打破了「上海」的摹仿文藝,而漸次吐露出民族文藝的光焰來。後者,因需要的迫切而產生了街頭劇,壁報詩,和利用民間固有的文藝形式而加以改造的小說、鼓詞等等。學生們參加了這運動,他們在村裡,村裡就有壁報;他們到前線,前線便有了歌曲唱,與油印的小報看。政府也注意到這運動,在教育部,編輯這種明淺的讀物的,設有專員;中宣部與政治部也時時大量的印刷宣傳的小冊子。民眾團體,象中蘇文化協會,全國文藝協會,也為士兵們印有戰線專刊。戲劇的發展更是驚人,原來只有上海與北平的人才有看到話劇的眼福,如今卻在綏遠、寧夏等荒遠的地方也能看到舞臺與燈光;甚至秦嶺與中條山上也有青年們在為士兵與百姓們演劇了。這些新的,半新半舊的,或完全舊的,形式,未必都好,可是都出發自抗戰的熱情,而在不同的程度上收了激勵人民的效果。是的,這些作品與辦法,未必都好,可是這的確是個大的潮湧。按照中國的俗話說:黃河清了天下就太平了。我說,這個抗戰文藝之潮,因為它是潮,所以夾雜著許多渾濁的東西;不過,等這些東西沉在地面上,吃入土裡去,那該當有多麼肥美的一片文藝園地呀!目前的問題,不是要急盼著濁浪澄清——一時盼不到,也作不到——而是應當使這潮流更盛旺一些,因為印刷、紙張、運輸種種的困難,都在這兒阻抑著這潮水的暢行,而中國又是這麼大的一塊土地呀!要有幾十萬青年參加這運動,再有幾千萬的經費來支持這運動,也不算多,真的! 在這個運動裡,寫家們的眼睛確實的看到民間。寫家的界限也開始往外推展。青年們敢寫了;寫的即使不好,可是總有機會發表,至少可以寫在壁報上。當寫家的腳步接近了戰地的時候,士兵與軍官們不單要東西看,而且動問了:怎麼寫呢?真的,在這偉大的抗戰裡,凡是盡了力氣的,誰不想寫出幾句來呢!我的一個武裝朋友,雖然在上海作戰丟了一隻腿,現在卻能用他的手寫出他的血戰經驗來了;文藝協會已通過他作會員了。這樣放下槍便學習拿筆的人,我相信,還有很多。同時,在前線上跑來跑去的也有不少的寫家。我敢肯定的說,當文藝的園地拓展了的時候,寫家的界限便越來越寬了;誰知道,明日的偉大的寫家不是今天伏在戰壕中的人物呢! 對於這個運動,自然有許多辯論,辯論永遠是琢磨真理的砂石。大概的說,有的人雖然承認了文藝——為了抗戰的宣傳,為了深入民間——應當俗淺明朗,但是不必一定要通過民間舊有的形式,因為舊形式的限制足以限制住一切新的內容與教訓的自由運用。有的人以為民間還有許多許多不識字的,他們須用耳朵代替眼睛去接受文藝,所以文藝應當採用民間聽慣了的歌調與語言,使他們也能從聽器官得到新的消息與啟發。前者注意在文藝的發展,後者注意在文藝立竿見影的效果。據我看,這問題的不好解決,倒是因為攙夾了教育問題的原因:假若中國的教育已經普及,沒有文盲,那麼新文藝的前進自然便利了許多。也許根本用不著討論利用舊形式或這一問題。至於把利用舊形式看成民族文藝唯一的路徑,未免又有些象看見一個鴉片煙鬼而使十個人都吃戒煙丸了!在抗戰的今日,我以為,文藝必須以民族革命出發而完成民族的文藝。在這偉大艱苦的過程中,有人專為文盲去作一些可以聽得懂的東西也是要緊的,抗戰文藝是個大潮,我們不怕它渾濁如黃河,只怕它不猛烈不旺盛! 載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中蘇文化》第九卷第一期抗戰四周年紀念特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