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傅斯年 > 東北史綱 | 上頁 下頁
第一節 曹操征烏桓


  (據《後漢書·魏志通鑒》)

  烏桓(《魏志》作烏丸)者本東胡也。漢初,冒頓單于滅其國,余類保烏桓山,困以為號。其生活為遊牧部族,非東夷城柵者之倫也。武帝遣驃騎將軍霍去病擊破匈奴,因徙烏桓于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其大人歲一朝見。於是始置護烏桓校尉,秩二千石,擁節監領之,使不得與匈奴交通。其後王莽虐用之,遂叛。後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九百二十二人率眾向化,詣闕朝貢。於是封其渠帥為侯王君長者八十一人,皆居塞內,布于緣邊諸郡,令招來種人,給其衣食,遂為漢偵侯,擊匈奴鮮卑(鮮卑亦東胡別種)。後置校尉于上谷寧城,開營府,並領鮮卑,賞賜質子,歲時互市焉。及明章和三世,皆保塞無事。安帝永初三年(109年),烏桓與南匈奴始入寇,車騎將軍何熙、度遼將軍梁懂等大破之,無何乞降,其後服叛無常。迄靈帝時,諸郡烏桓大人各自稱王。中平四年(西187年),前中山太守張純叛,入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眾中,誘其寇邊,而自號彌天安定王,遂為諸郡烏桓元帥,寇掠青、徐、幽、冀四州。五年(西188年),以劉虞為幽州牧,劉虞,宗室名士,漢胡之望也。虞購斬純首,北州乃定。獻帝初平(西190至193年)中,丘力居從子蹋頓總攝三郡烏桓部眾。建安(西196至219年)初,冀州牧袁紹與前將軍公孫瓚相持不決,蹋頓與袁紹合,遣兵助擊瓚。及瓚滅,紹寵任烏桓。廣陽人閻柔,少沒烏桓、鮮卑中,為其種人所歸信。柔因鮮卑眾殺烏桓校尉邢舉而代之,袁紹因寵慰柔,以安北邊。及曹操曆破袁紹子袁譚、袁尚,尚奔蹋頓。時漢末大亂,北邊多故,幽冀諸州吏人奔烏桓者十萬余戶,尚欲憑其兵力,複圖中國。會曹操平冀州,閻柔率鮮卑、烏桓歸附曹,即以柔為校尉。其時蹋頓于烏桓部中為最強,袁尚兄弟歸之,數入塞為害。建安十一年(西206年),操將征之,鑿渠自呼沲入狐水,名平虜渠。又徑洵河口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十二年夏五月,操至無終(今河北省薊縣),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疇請為鄉導,操縱之。引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餘裡,經白檀,曆平剛,涉鮮卑庭,東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虜乃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操乃縱兵擊之。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以下胡漢降者二十余萬。遼東單于速僕丸及遼西北平諸豪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眾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操破烏丸,或說操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操曰:「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及僕丸等,傳其首。其餘遺迸皆降,及幽州並州閻柔所統烏丸萬餘落,悉徙其族居中國,帥從其侯王大人,種眾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於是烏桓永寧,遼東歸附,漢朝威力重振東北,東漢之世,烏桓散居塞內,鮮卑遊牧大漠。當漢室隆盛,烏桓為捍邊之銳卒,及紀綱既亂,乃最為肘腋之患。曹操之平烏桓,阻遏五胡亂華之勢者五十年,其有功於民族文化者實大。烏桓一平而淪落,五胡之亂,烏桓不與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