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蔡元培文集三 | 上頁 下頁
《學風》雜誌發刊詞


  今之時代,其全世界大交通之時代乎?昔者,吾人以我國為天下,而西方人亦以歐洲為世界。今也,畛域漸化,吾人既已認有所謂西方之文明,而彼西方人者,雖以吾國勢之弱,習俗之殊特,相與鄙夷之,而不能不承認為世界之一分子。有一世界博覽會焉,吾國之制作品必與列焉;有大學焉,苟其力足以包羅世界之學術,則吾國之語文歷史恒列為一科焉;有大藏書樓焉,苟其不以本國之文字為限,則吾國之圖籍恒有存焉;有博物院焉,苟其宗旨在於集殊方之珍異,揭人類之真相,則吾國之美術品或非美術品必在所搜羅焉。此全世界大交通之證也。

  雖然,全世界之交通非徒以國為單位,為國際間之交涉而已。在一方面,吾人不失其為家庭或民族或國家之一分子,而他方面則又將不為此等種種關係所囿域,與一切人類各立于世界一分子之地位,通力合作,增進世界之文化。此今日稍稍有知識者所公認也。夫全世界之各各分子,所謂通力合作以增進世界之文化者,為何事乎?其事固不勝舉,而其最完全不受他種社會之囿域,而合於世界主義者,其唯科學與美術乎?(科學兼哲學言之。)法與德世仇也,哲學文學之書互相傳譯,音樂圖書之屬互相推重焉。猶太人基督教國民所賤視也,遠之若斯賓諾莎之哲學,哈納之詩篇,近之若愛裡希之醫學,布格遜之玄學,群焉推之。其他猶太人之積學而主講座于各國大學者,指不勝屈焉。波蘭人亡國之民也,遠之若哥白尼之天文學,米開維之文學,近之若居梅禮之化學,推服者無異詞焉。而近今之以文學著者尚多,未聞有外視之者。東方各國,歐洲人素所歧視也,然而法國羅科科時代之美術參中國風,評鑒者公認之。意大利16世紀之名畫,多襯遠景於人物之後,有參用中國宋元之筆意者,孟德堡言之。二十年來歐洲之圖畫受影響於日本,而抒情詩則受影響于中國,尤以李太白之詩為甚,野該述之。歐18世紀之唯物哲學受中國自然教之影響也,19世紀之厭世哲學受印度宗教之影響也,柏魯孫言之。歐洲也,印度也,中國也,其哲學思想之與真理也,以算學喻之,猶三坐標之同系於一中心點也,加察林演說之。其平心言之如此,故曰科學美術完全世界主義也。

  方今全世界之人口號千五百兆而弱,而中國人口號四百兆而強,占四分之一有奇;其所居之地則於全球陸地五千五百萬方裡中佔有四百余萬方裡,占十四分之一;其地產之豐腴,氣候之調適,風景之優秀而雄奇,其歷史之悠久,社會之複雜,古代學藝之足以為根底,其可以貢獻於世界之科學美術者,何限?吾人試捫心而自問,其果有所貢獻否?彼歐洲人所謂某學某術受中國之影響者,皆中國古代之學術,非吾人所可引以解嘲者也。且正唯吾儕之祖先在交通較隘之時期,其所作述尚能影響於今之世界,曆千百年之遺傳以底於吾人,乃僅僅求如千百年以前所盡之責任而尚不可得,吾人之無以對世界,伊于胡底耶?且使吾人姑退一步,不遽責以如彼歐人能擴其學術勢力於生活地盤之外,僅即吾人生活之地盤而核其學術之程度,則吾人益將無地以自容。例如中國之地質,吾人未之測繪也,而德人李希和為之。中國之宗教,吾人未之博考,而荷蘭人格羅為之。中國之古物,吾人未能為有系統之研究也,而法人沙望、英人勞斐為之。中國之美術史,吾人未之試為也,而英人布綏爾愛鏗、法人白羅克、德人孟德堡為之。中國古代之飾文,吾人未之疏證也,而德人賀斯曼及瑞士人謨脫為之。中國之地理,吾人未能准科學之律貫以記錄之也,而法人若可侶為之。西藏之地理風俗,及古物,吾人未之詳考也,而瑞典人海丁竭二十餘年之力,考察而記錄之。辛亥之革命,吾人尚未有原原本本之紀述也,法人法什乃為之。其他數世界地理、通世界史、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學史、世界哲學史,莫不有中國一部分焉。庖人不治庖,屍祝越俎而代之,使吾人而尚自命為世界之分子者,甯得不自愧乎?

  吾人徒自愧,無補也。無已,則亟謀所以自盡其責任之道而已。人亦有言,先秦時代,吾人之學術較之歐洲諸國今日之所流行,業已具體而微:老莊之道學,非哲學乎?儒家之言道德,非倫理學乎?苟卿之正名,墨子之大取小取,以及名家者流,非今之論理學乎?墨子之《經》說,非今之物理學乎?《爾雅》《本草》,非今之博物學、藥物學乎?《樂記》之言音律,《考工記》之言筍簴,不猶今之所謂美學乎?宋人刻像為楮葉,三年而後成,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辨也,不猶今之雕刻乎?周客畫筴築十版之牆,鑿八尺之牖,以日始出時加之其上而觀之,盡成龍蛇禽獸,車馬萬物之狀備具,不猶今之所謂油畫乎?歸而求之有餘師,閉門造車出門合轍,吾儕其以復古相號召可矣,奚以輕家雞,寶野鶩,行萬里路,而遊學為?

  雖然,西人之學術所以達今日之程度者,自希臘以來,固已積二千餘年之進步而後得之。吾先秦之文化無以遠過於希臘,當亦吾同胞之所認許也。吾與彼分道而馳,既二千餘年矣,而始有羨於彼等所等之一境,則循自然公例,取最短之途徑以達之可也。乃曰吾必舍此捷徑,以二千餘年前之所詣為發足點,而奔逸絕塵以追之,則無論彼我速率之比較如何,苟使由是而彼我果有同等之一日,我等無益於世界之耗費,已非巧曆所能計矣。不觀日本之步趨歐化乎?彼固取最短之徑者也。行之且五十年,未敢曰與歐人達同等之地位也。然則吾即取最短之徑以往,猶懼不及,其又堪迂道焉?且不觀歐洲諸國之互相師法乎?彼其學術,固不失為對等矣,而學術之交通有加無已。一國之學者有新發明焉,他國之學術雜誌競起而介紹之。有一學術之討論會焉,各國之學者相聚而討論之。本國之高等教育既有完備之建設,而遊學於各國者實繁有徒。檢法國本學期大學生統計,外國留學者,德國二百四十人,英國二百十四人,意大利五百十四人,奧匈百三十五人,瑞士八十六人,俄國三千一百七十六人,北美合眾國五十四人。又觀德國本學期大學生統計,外國留學者,法國四十人,英國百五十人,意大利三十六人,奧匈八百八十七人,瑞士三百五十四人,俄國二千二百五十二人,北美合眾國三百四十八人。其在他種高等專門學校,及僅在大學旁聽者,尚不計焉。其他教員學生乘校假而為研究學術之旅行者尚多有之。法國且設希臘文史學校于雅典,拉丁文史學校於羅馬,以為法國青年博士研究古人之所。設美術學校於羅馬,俾巴黎美術學校高才生得于其間為高高之研究。學術同等之國,其轉益多師也如此,其他則何如乎?故吾人而不認歐洲之學術為有價值也則已耳,苟其認之,則所以急取而直追之者固有其道矣。

  或曰吾人之收外界文明也不自今始。昔者印度之哲學,吾人固以至簡易之道得之矣,其高僧之渡來者,吾歡迎之,其經典之流入者,吾翻譯之。其間關跋涉親至天竺者,蔡愔、蘇物、法顯、玄奘之屬寥寥數人耳。然而漢唐之間,儒家道家之言均為佛說所浸入,而建築雕塑圖畫之術,皆大行印度之風;書家之所揮寫,詩人之所諷詠,多與佛學為緣。至於宋代則明為辟佛,而其學術受佛氏之影響者益以深遠。蓋佛學之輸入我國也至深博,而得之之道則至簡易。今日之於歐化,亦若是則已矣。

  雖然,歐洲之學術非可以佛學例之。佛氏之學非不閎深,然其範圍以哲學之理論為限。而歐洲學術,則科目繁多,一科之中所謂專門研究者,又別為種種之條目。其各條目之所資以研究而參考者,非特不勝其煩,而且非淺嘗者之所能卒爾而迻譯也。且佛氏之學,其托於語言文字者已有太涉跡象之嫌,而歐洲學術則所資以傳習者乃全恃乎實物。最近趨勢,即精神科學亦莫不日傾於實驗。儀器之應用,不特理化學也,心理教育諸科亦用之;實物之示教不特博物學也,歷史人類諸科亦尚之。實物不足,濟以標本;標本不具,濟以圖畫;圖畫不周,濟以表目。內革羅人之歌,以蓄音器傳之;羅馬之壁畫,以幻燈攝之;莎士比亞所演之台舞,以模型表示之。其以具體者補袖象之語言如此,其他陳列所、博物院、圖書館種種參考之所,又複不勝枚舉。是皆非我國所有也。吾人即及此時而設備之,亦不知經幾何年而始幾於同等之完備,又非吾人所敢懸揣也。然則,吾人即欲憑多數之譯本以窺歐洲學術,較之遊學歐洲者事倍而功半,固已了然。而況純粹學術之譯本,且求之而不可得耶?然則,吾人而無志於歐洲之學術則已,苟其有志,舍遊學以外,無他道也。

  且吾人固非不勇於遊學者也。十年以前,留學日本者達三萬餘人。近雖驟減,其數聞尚逾三千人。若留歐之同學,則合各國而計之,尚不及數三分之一也。豈吾人勇於東渡,而怯于西遊哉?毋亦學界之通閡,旅費之豐嗇,有以致之?日本與我同種同文,兩國學者常相與結文字之因緣,而彼國書報之輸入所謂遊學指南,旅行案內之屬,不知不識之間,早留印象於腦海,一得機會,則乘興而赴之矣。於歐洲則否。歐人之來吾國而與吾人相習熟者,外交家耳,教士耳,商人耳,學者甚少。即有績學之士旅行于吾國者,亦非吾人之所注意。故吾人對於歐人之觀察,恒以粗鄙近利為口實,以為彼之所長者槍炮耳,繼則曰工藝耳,其最高者則曰政治耳。至於道德文章,則殆吾東方之專利品,非西人之所知也。其或不囿於此類之成見,而願一窮其底蘊,則又以費絀為言。以為歐人生活程度之高,與日本大異,一年旅費非三倍于東遊者不可,則又廢然而返矣。

  方吾等之未來歐洲也,所聞亦猶是耳。至於今日則對於學海之閎深,不能不為望洋向若之歎。而生活程度,准儉學會之所計劃,亦無以大過於日本未嘗不歎息於百聞不如一見之良言也。夫吾人今日之所見,既大殊於曩昔之所聞,則內國同胞之所聞,其有殊於吾人之所見,可推而知。鹿得革草以為美食,則呦呦然相呼而共食之。田父負日之喧而暖,以為人莫知者,則願舉而獻之於其君。吾儕既有所見,不能不有以報告于內國之同胞,吾儕之良心所命令也。以吾儕涉學之淺,更事之不多歐洲學界之爭相,為吾儕所窺見者殆不逮萬之一。以日力財力之有限,舉吾儕之所窺見所能報告于同胞者,又殆不逮百之一。然則吾儕之所報告者不能有幾何之價值,吾儕固稔知之。然而吾儕之情決不容以自己。是則吾儕之所以不自慚其弇陋,而有此《學風》雜誌之發刊者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