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賡 > 陳賡日記 | 上頁 下頁
1943年7月7日


  沁源武會主任王鵬飛

  備戰時民兵準備充分——乾糧、鍋碗、武器彈藥,調劑與儲藏,組織、訓練。

  自衛隊(26)通訊準備——乾柴、濕柴、煙火台(煙火)(27)、守望,綿延施放。

  三區韓家溝有3個民兵,5個自衛隊,(11月26日)晚上去南泉溝偷牲口,經過該村自衛隊偵察後,民兵掩護,自衛隊牽出3頭牛、3頭羊。

  聯村會戰的麻雀戰,即敵前進或沿線經過時,各村民兵給以不斷的打擊。如敵由城關經交口約40裡,走了8個鐘頭,一天之內民兵連續擊斃敵28名。

  民兵特點:愛面子,交朋友,散漫,說二話,自私自利,吊兒郎當,不願意不去,愛埋怨,要出風頭。

  對民兵應多鼓勵,多說服,不要勉強,採取激將法,給他以便宜,分配他勝利品,對他要特別和氣,多與他們談話,給他戴高帽子,表示特別對他愛護,讓他出風頭,以自己的模範影響他,和民兵交朋友,講義氣,讓他睡炕,多吃一些菜。

  民兵與群眾關係:掩護群眾轉移,掩護搶糧、搶東西,奪回牲口退群眾,鋤奸,捉扒窯洞的,反特務,反維持,這樣最能得到群眾擁護,能在群眾中建立信仰。

  群眾對民兵的慰勞,追悼民兵死難者,與鼓勵勇敢者,能更使民兵情緒高漲。

  群眾信賴民兵,民兵情緒高漲,民兵就可發展。此時應特別防止民兵驕傲,胡作亂為。例:二區民兵因動員子彈,吊打其舅父;一區民兵亂罰人,李城民兵通姦女人。不聽指揮。教育必須經常,因為不注意,他又發作,特別受奸細鼓動,青年民兵亂來,以致破壞民兵。

  民兵夜襲時,彼此相遇不問口令,學貓叫、狗叫,扒行,夜間潛入擲彈,在中峪店曾給敵以甚大殺傷。民兵夜間嚮導正規軍潛入襲擊,給敵以很大突然殺傷。晚間以弓箭將宣傳品射入敵房,但須白天試驗好。晚間潛入房內伏擊敵人,或在要道旁之房內——如閻寨間廟。知道敵人每日在哨上烤火,我民兵用石板填走,不使現足跡,將手榴彈鋸掉一節,埋在火炭中,使敵烤火時突然爆炸——中峪店例。以後敵人移地烤火,我民兵在乾柴上拴上手榴彈,又給以爆炸。沁源至中峪店經不斷打擊後,敵人甚至無法用牲口馱糧,士兵自己背。

  榆木炮,磺要少,硝要多,不能裝鐵丸,要裝砂。地槍(28)在州西嶺一槍死敵11人。

  民兵作戰不妨礙群眾,是民兵與群眾關係好轉因素之一。群眾恐敵報復,不要轉移到要點和預定戰場,女人在暗窯,男人隨民兵轉山頭。

  距交口3裡之紅嶺村,民兵掩護春耕,以3個樹為記號,1個民兵看守之,2個民兵1支槍4顆手榴彈掩護,以樹枝指揮群眾行動方向,及表示敵來方向。只要民兵發槍,敵人不敢追擊。

  官軍鄭仕畏打死20餘敵人,河西任彥斃敵30餘,現已負傷,被刺傷9處。

  搶收時不要過分給敵刺激,只求其不出,主要為掩護收割,只有在妨害我收割時,才給以打擊。

  搶收時接敵的麥子(4—6裡)最後才能收割,使掩護其圍困部隊有所隱蔽。

  哨兵必須經常變換位置,日夜尤須變換,以免敵人摸哨。發現敵人摸哨時,應即機動伏擊。

  民兵初進入戰鬥時,部隊在前,民兵在後參觀,經過幾次後,民兵就能接敵作戰。部隊並擔任訓練民兵射擊,利用地形(物)。

  民兵與部隊配合作戰後,互相檢討,開會提出解決,兩方幹部亦作檢討。

  城關民兵引導正規軍夜突城內,並負責將部隊帶回。

  雙方提出口號,由部隊負總責,掩護民兵;民兵負責引帶,不許雙方有損失。雙方都應進行教育。

  作戰前對民兵進行教育,怎樣前進,可能遭遇什麼情況,怎樣撤退。

  敵在城附近發現糧食窯洞,第2日帶牲口10餘頭及20餘人去馱運,被我民兵及部隊配合給以伏擊,斃敵10餘人,並將糧食弄回(一月間事)。

  在城關,兩個民兵兩個部隊戰士同時摸入城內,將敵哨兵射倒,走到南邊,放火幾堆,誘敵來此,複又返回擊敵。

  城關,特等20多戶,頭等70—80戶急需救濟的。現在應即重新調查,重新安排轉移,已經出外安家的不應再編城關組織。城關土地應有統一辦法,確定分配與耕種組織(永久打算)。這次城關收麥中700多戶只有240多戶收了麥。最近圍困放鬆。圍困應有永久負責經濟的機關,有駐會委員會並有必要的經費。現在民兵放鬆。

  【注】

  (26)自衛隊,系我抗日根據地內比民兵更為普遍的群眾自衛組織。

  (27)乾柴、濕柴、煙火台,都是為發出信號而準備的。自衛隊監視哨發現敵行動後,即根據預先確定的信號,在位置不同的煙火臺上,點燃乾柴或濕柴,表示敵人行動的方向、規模等,以便各遊擊組預作襲擊準備。

  (28)地槍,群眾自製的一種土槍。因笨重,發射時不甚安全,不能用人扛,只能放在地上,故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