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隨感錄 | 上頁 下頁
調和論與舊道德


  現在社會上有兩種很流行而不祥的論調,也可以說是社會的弱點:(一)是不比較新的和舊的實質上的是非,只管空說太新也不好,太舊也不好,總要新舊調和才好;見識稍高的人,又說沒有新舊截然分離的境界,只有新舊調和遞變的境界,因此要把「新舊調和論」號召天下。(一)是說物質的科學是新的好西洋的好,道德是舊的好中國固有的好。這兩層意見,和我們新文化運動及思想改造上很有關係,我們應當有詳細的討論,現在姑且簡單說幾句。

  新舊因調和而遞變,無顯明的界線可以截然分離,這是思想文化史上的自然現象,不是思想文化本身上新舊比較的實質。這種現象是文化史上不幸的現象,是人類惰性的作用;這種現象不但在時間上不能截然分離,即在空間上也實際同時存在:同一人數中,各民族思想文化的新舊不能用時代劃分,同一民族中,各社會各分子思想文化的新舊,也不能用時代劃分,這等萬有不齊新舊雜糅的社會現象,乃是因為人類社會中惰性較深的劣等民族劣等分子,不能和優級民族優級分子同時革新進化的緣故;我們抱著改良社會志願的人,固然可以據進化史上不幸的事實,敘述他悲憫他實在是如此,不忍心幸災樂禍得意揚揚的主張他應該如此。譬如人類本能上,有侵略、獨佔、利己、忌妒、爭殺、虛偽、欺詐等等惡德,也沒有人能不承認是實在如此。然斷乎沒有人肯主張應該如此。惰性也是人類本能上一種惡德,是人類文明進化上一種障礙,新舊雜糅調和緩進的現象,正是這種惡德這種障礙造成的;所以新舊調和只可說是由人類惰性上自然發生的一種不幸的現象,不可說是社會進化上一種應該如此的道理;若是助紂為虐,把他當做指導社會應該如此的一種主義主張,那便誤盡蒼生了。譬如貨物買賣,討價十元,還價三元,最後的結果是五元,討價若是五元,最後的結果不過二元五角;社會進化上的惰性作用,也是如此,改新的主張十分,社會惰性當初只能夠承認三分,最後自然的結果是五分;若是照調和論者的意見,自始就主張五分,最後自然的結果只有二分五,如此社會進化上所受二分五的損失,豈不是調和論的罪惡嗎?所以調和論只能看做客觀的自然現象,不能當做主觀的故意主張。

  再說到道德問題。這是人類進化上重要的一件事。現在人類社會種種不幸的現象,大半因為道德不進步,這是一種普通的現象,卻不限於西洋、東洋。近幾百年,西洋物質的科學進步很快,而道德的進步卻跟他不上;這不是因為西洋人只重科學不重道德,乃因為道德是人類本能和情感上的作用,不能象知識那樣容易進步。根于人類本能上光明方面的相愛、互助、同情心、利他心、公共心等道德,不容易發達,乃是因為受了本能上黑暗方面的虛偽、忌妒、侵奪、爭殺、獨佔心、利己心、私有心等不道德難以減少的牽制;這是人類普通的現象,各民族都是一樣,卻不限於東洋、西洋。我們希望道德革新,正是因為中國和西洋的舊道德觀念都不徹底,不但不徹底,而且有助長人類本能上不道德的黑暗方面的部分,所以東西洋自古到今的歷史,每頁都寫滿了社會上、政治上悲慘不安的狀態,我們不懂得舊道德的功效在那裡;我們主張的新道德,正是要徹底發達人類本能上光明方面,徹底消滅本能上黑暗方面,來救濟全社會悲慘不安的狀態,舊道德是我們不能滿足的了。所以若說道德是舊的好,是中國固有的好,簡直是夢話。舊的中國固有的道德是什麼,好處在那裡?勤儉二字用在道德的行為上,自然是新舊道德都有的,不算舊道德的特色;若是用在不道德的行為上,像那刻薄成家的守財奴,勤儉都是他作惡的工具,如何算是道德的標準呢?忠、孝、貞節三樣,卻是中國固有的舊道德,中國的禮教(祭祀教孝、男女防閑,是禮教的大精神)、綱常、風俗、政治、法律,都是從這三樣道德演繹出來的;中國人的虛偽(喪禮最甚)、利己、缺乏公共心、平等觀,就是這三樣舊道德助長成功的;中國人分裂的生活(男女最甚),偏枯的現象(君對於臣的絕對權,政府官吏對於人民的絕對權,父母對於子女的絕對權,夫對於妻、男對於女的絕對權,主人對於奴婢的絕對權),一方無理壓制一方盲目服從的社會,也都是這三樣道德教訓出來的;中國歷史上、現社會上種種悲慘不安的狀態,也都是這三樣道德在那裡作怪。

  章行嚴先生說:「中國人之思想,動欲為聖賢、為王者、為天吏、作君、作師,不肯自降其身,僅求為社會之一分子,盡我一分子之義務,與其餘分子同心戮力,共齊其家,共治其國,共平天下。」這種偏枯專制,沒有人己平等的思想,也正是舊道德造成的。這種道德就是達到他「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理想,也只是分裂的生活,利己的社會;去那富於同情心、利他心、相愛互助全社會公同生活的理想,還遠的很,所以我們對於中國固有的舊道德,不能滿足。西洋的男子遊惰好利,女人奢侈賣淫,戰爭、罷工種種悲慘不安的事,那一樣不是私有制度之下的舊道德造成的?現在他們前途的光明,正在要拋棄私有制度之下的一個人、一階級、一國家利己主義的舊道德,開發那公有、互助、富於同情心、利他心的新道德,才可望將戰爭、罷工、好利、賣淫等等悲慘不安的事止住;倘若他們主張物質上應當開新,道德上應當復舊,豈不是「抱薪救火,揚湯止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