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諸葛青雲 > 龍在江湖 | 上頁 下頁 |
五七 |
|
龍璈道:「我曾對王爺有過承諾,盜符之舉,萬一事敗,由龍某一身當之。如今幸不辱命,盜符成功。 「天下皆知『傳國玉符』為我龍璈所盜,王爺志在江山,玉符既得,何必留下我這個活口?」 花如玉略一思忖,連聲道:「我不信,我不信,我絕不相信王爺是個過河拆橋之人……」 龍璈肅然道:「王妃若是不信,龍某可以證實絕非多疑善忌……」 花如玉迫不及待問道:「如何證實?」 龍璈正待道出他的計策…… 忽聽自大廳傳來,一陣人聲騷動。 花如玉暗自一怔,與龍璈四目相交,相顧愕然。 這時,大廳上的騷動,乃是由於朱秀與索愛兒雙雙回到王府。 朱秀一進大廳,未見龍璈在場,劈頭便問:「爹爹,龍三公子人呢?他還沒有回來麼?」 照她的估計,龍璈已到鄱陽,應該早已來到了王府。 不料鄱陽王卻搖搖頭道:「龍三公子尚未到,我們正在等傳,已然竟日苦候……」索愛兒搶步上前道:「怎麼會呢?我們是親眼見他進入鄱陽境界,才以飛鴿傳書,向王爺報喜的啊!」 朱秀眉頭一皺道:「奇怪,他既赴鄱陽,不直接來王府面交『傳國玉符』,會上哪兒去呢?」 鄱陽王與仇基互望一眼,相對默默沉思,似在尋找答案。 答案很快的就閃現在他們腦海裡。 龍璈並非夤緣富貴者流,在江湖中又向有一諾千金之譽,既盜得玉符趕回鄱陽,絕不可能據玉符以要脅鄱陽王,提出苛刻條件。 因此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龍璈到達鄱陽後,發生了意外事件! 這一點與索愛兒的判斷不謀而合? 她也想到,大內的追兵,雖被朱秀趕盡殺絕,必然仍有更多侍衛高手追出,甚至一路追至鄱陽。 同時,龍璈盜符的消息,已然傳遍江湖,鄱陽之行,尚且引出各派高手,全力阻擋他的行程。 如今,玉符得手,覬覦的更大有人在。 索愛兒念及于此,不禁憂形於色道:「龍三公子盜符之事,早已傳遍江湖,各方虎視耽耽,一定是在鄱陽境內遇上了麻煩!」 朱秀急道:「爹爹,女兒與索公主去找他!」 鄱陽王尚未置可否。 朱秀已一把拖著索愛兒,轉身匆匆而去。 仇基目送她們出了大廳,始向鄱陽王附耳輕聲道:「王爺,老朽有此一慮,是否龍三公子已存自救之心?」 鄱陽王搖頭道:「不可能,此事只有你知我知……」 話猶未了,廳外又起了一陣騷動。 一名府中侍衛快步入報,向鄱陽王恭然施禮稟道:「啟稟王爺,龍三公子到!正在廳外……」 鄱陽王大喜,忙道:「快請!快請!」 「是!」 侍衛恭應一聲,剛回轉身,龍璈已不請自入,昂然闊步走了進來。 鄱陽王迎步上前,眉飛色舞地笑道:「本藩恭候已久,龍三公子辛苦了,哈哈……」 龍璈取出絲絹所包玉符,雙手遞向前道:「龍某幸不辱命,玉符在此,請王爺過目……」 他這幾句話,聲調低弱,略帶怪異,帶點娘娘腔。不似上次前來王府,語氣爽朗,充滿豪邁之氣。 鄱陽王一心急於查看玉符真假,哪管他「娘娘腔」、「婆婆腔」,迫不及待接過手來,急急打開一看。 果然是那方夢寐以求,志在必得的「傳國王符」! 玉符共有三面,一真二假,必須以利刃試過,方知真假。 鄱陽王隨即問道:「龍三公子,本藩所贈『七寶匕首』可在?」 龍璈答聲:「在!」 探手入懷,取出「七寶匕首」,遞向鄱陽王。 鄱陽王接過匕首,抽刀出鞘,以刀尖向玉符背面連連刺劃。 玉面毫無損傷,顯見是真品。 鄱陽王不禁狂喜,敞聲大笑道:「『傳國玉符』已在手,本藩何愁大事不成?哈哈哈……」 仇基也自心花怒放,趨前賀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鄱陽王暗施眼色,不動聲色地將匕首入鞘,遞向龍璈道:「寶刀贈英雄,龍三公子請收起吧!」 龍璈正伸手去接,冷不防鄱陽王一按刀柄暗簧,柄頭頓開,射出一支兩寸淬毒的鋼釘來。 距離不及三尺,又是變生突然,猝不及防,毒釘直射龍璈胸膛。 以龍璈的身手,足有臨危應變之能力,但他卻未能閃避,一聲驚呼,已被毒釘射中。 幾乎在同時,鄱陽王出手如電,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掌劈中龍璈的「天靈」部位。 龍璈胸前中了毒釘,再經這致命的一擊,頓時「天靈」碎裂,血腦頓時迸射,倒地而亡。 鄱陽王果然心狠手辣,來了個殺人滅口。 不料,「龍璈」經此一擊,臉上面具震落,露出本來真面目,竟然不是龍三公子,而是鄱陽王的寵妃花如玉。 這是個出人意外的驚人場面,太出人意外了! 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吃驚的目瞪口呆,但沒有一個人驚呼出聲,只是呆若木雞,僵立在那裡,不知所措。 他們不明白,冒九死一生,不顧江湖武林所不齒,甘為鄱陽王賣命,入宮盜取「傳國玉符」的龍三公子,為何會突然遭王爺的毒手,更想不通,倒地亡命的龍三公子,竟會是戴著人皮面具的花如玉? 鄱陽王驚怒交迸,臉上卻是毫無表情。 仿佛被他誤殺的花如玉,只是個與他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甚至是自己找死,死有餘辜,死得好! 但花如玉死的不是時候,不該在眾目睽睽之下,死在這大廳之上。 這話怎麼說呢? 很簡單,鄱陽王早有計劃,只要龍璈入宮盜寶得手,將「傳國玉符」送來鄱陽,就註定了被殺滅口的命運。 而花如玉在「萬花別府」中,設下的「溫柔陷阱」,雖是「奉命行事」,由鄱陽王授意的。 實際上,也要她本人「心甘情願」才行,否則,以她一個堂堂王妃,又怎肯親自出馬去「移樽就教」? 鄱陽王在龍璈踐約來王府時,就已看出花如玉對龍三公子的心態,當時他正有求於這位江湖聞名的「風流人物」。 為了「傳國玉符」,不得不故示「慷慨」,揚言只要盜寶成功,事後除了重酬厚賞之外,不惜以愛妃相酬。 「綠巾之辱」,是任何男人所不能忍受的,尤其是封疆之王,志在九五之尊的鄱陽王。 鄱陽王發現誤殺愛妃,第一個反應是「驚」。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