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雲中岳 > 亂世游龍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矯龍初現 在熾熱的毒太陽下趕路,中暑曬死並非稀罕的事。 南陽府南北的官道,雖說西傍伏牛山區,但仍然熱得像處身在大烤爐裏,成了死寂大地。 七月初,本來就該熱。自從去年初冬開始,天上沒飄一顆雪,新年像是陽春三月天,三月天沒見半點雨,天空萬里無雲。 麥子沒結穗,沒有機會結穗。高粱不能下種,田地裏的泥土乾硬如鐵。 河南、山東、山西,赤地千里。而各地的官府,許多州縣的太爺出缺,無人主政。主政的是朝廷直接派下來催稅的太監欽差,他們唯一的要求是:加稅、加賦、要銀子、要糧。 這鬼地方,三年一災,兩年一荒。三年前,萬曆四十五年,蝗蟲遮天蔽地,餓死了二十餘萬人。 今年,蝗好像沒發;即使發蝗,也沒有東西可吃。人們已經不再詛咒天人,他們已經麻木了。 蹄聲得得,連雄駿的黃驃,跑起路來也是有氣無力的,甚至,連舉蹄的勁也消耗殆盡了。 騎士也夠雄健,但也顯得無精打采,頭上的寬邊遮陽帽壓得低低的,放鬆韁繩,任由健馬任意所之,像在鞍上打瞌睡。 鞍前有鞍袋,鞍後有馬包,腰間有劍有囊,一看便知是長途旅客。 天下各地盜賊如毛,旅客們帶了刀劍,多少可以收些可嚇阻的功能,多一兩分安全保障。 即將近午時分,死寂的大地炙熱如焚。 官道上旅客漸稀,許多旅客皆找地方歇息了。中午不宜冒中暑的危險趕路,須等日影偏西暑氣稍散才能就道。 前面,出現一支馱隊,共有三十餘匹健騾馱載著貨物,以及十餘名騾夫,一個個垂頭喪氣。 有四匹馬,兩前兩後,佩了刀帶了劍,有引人注目的鏢囊,是保護馱隊的人,也就是所謂刀客。 最近二十年來,各都會的著名鏢局,大多數先後關門大吉,十趟鏢最少有一半丟失追不回來,一家家賠鏢倒閉,無法再經營下去啦! 在家叫字號,出門亮旗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以往與綠林朋友打交道的江湖規矩,已經蕩然無存,那些作案的強盜,根本很少是正式的綠林好漢,大多數是饑民亡命所組成,即使碰上皇帝的輦車,也一擁而上,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名號旗號,什麼叫江湖規矩,搶獲的東西到手即散,哪能追得回來? 商旅們必須自求多福,除了組成具有自衛能力的人手外,另外僱請一些年輕力壯,武藝高強的刀客保護,加強自衛能力。 這些刀客,有些是失了業的鏢師,有些是敢殺敢拼的亡命、品流複雜良莠不齊,但大多數都能保有往昔鏢師的風範:鏢在人在,鏢亡人亡。 但他們不保證人貨的安全,也不負責人貨的損失賠償,碰上強盜,他們拼到死傷殆盡為止,各安天命,誰也不怨天尤人。 當然其中也有不講道義的混蛋,本身就不是善類,所以非常靠不住,串通盜賊的事故層出不窮。 馱隊走得慢,這位孤單的騎士走得也不快。 南面塵埃飛揚,趕來了四名勁裝騎士,一看便知是江湖豪客,人強馬壯精神抖擻,全是些寒暑不侵的人,不怕毒太陽當頭,速度甚快。 孤單騎士策馬避至道旁,讓四騎士神氣地超越。 這一帶全是白沙,路旁的地也是灰白色的,健馬急馳而過,那灰白色的塵埃在滾滾飛揚。 孤單騎士不加理會,僅把掩住口鼻的青巾緊了緊,搖搖頭表示無可奈何。 白河流域有許多支流,前面就是從西面流下的小支流秋河,寬不足三丈,河床溪流漸淺,是附近還沒有枯竭的河流之一。 路東有座歇腳亭,兩座歇腳的販賣食物棚屋。對面是毫無生氣,葉子稀疏沒結果的棗林,快要屆棗紅時節了,但今年僅給了幾粒小指大的果實,收成無望。 秋河橋是座大木橋,但下面有石墩,橋的這一面有歇腳亭,可知這裏本來是一處歇腳站。 已有不少旅客歇腳,要午後方能就道,亭左右的廣場停有三輛車,栓馬樁有十餘匹座騎。 四騎士先到,馱隊也隨後到達,歇腳亭增加了兩倍歇腳的旅客,但沒發生喧嚷吵鬧的事故,各忙各的,座騎牲口必須先牽至河下飲水。 孤單騎士片刻後到達,懶洋洋地先讓馬飲水。 等他安頓好座騎,挾了鞍裝進入食棚,五副座頭已經滿座。 最外側棚北的分一副半隔開的食桌,有三位女食客,都很年輕,明艷照人,雖則所穿的騎裝因沾了塵埃,而不顯得特別搶眼,身材卻曲線玲瓏,令人想入非非。 尤其是那位穿水湖綠騎裝的少女。那雙深潭似的明眸極為動人,秋波一轉,真可讓大男人神魂顛倒。 都佩了劍,掛了囊,不折不扣的武林女英雄,打有壞心眼的人最好少打濫主意,看上一眼心裏樂一樂無所謂,想討野火上前勾搭可得小心了。 瞥了四周一眼,目光落在四騎士的大桌上。 這是可坐八個人的大八仙桌,四騎士各佔一方,都是高大魁梧,英氣勃勃的大漢,膽小朋友一觸他們充滿霸氣的目光,保證會矮了半截,避遠些可保平安。 孤單騎士也高大魁梧,而且年輕,二十二三歲血氣方剛,有猛虎的性格和氣質,劍眉虎目一表人才,但卻一臉霉相,無精打采唬不住人。 他放下鞍裝在壁角,到了四大漢桌旁。 「借光,抱歉打擾。」他在那位生了一雙大牛眼的大漢旁賠笑說:「天氣好熱,辛苦了,諸位。」 四大漢可能被他的膽氣所折服,居然不計較。 「坐。」牛眼大漢居然和氣地讓出一半座位,「隨便弄點食物填五臟廟,稍後就道也精神些。喂!你小子怎麼無精打采?」 「在南陽府城辦事,霉透了,耽誤半個月工夫,一事無成,哪能精神得起來?」他就座,笑得無奈,「在下姓楊,楊一元,到南陽找朋友,撲了個空。」 「在下張三,他李四。」大牛眼大漢隨口胡扯,替同伴引見,「還有王五趙六,應朋友的邀請,從襄陽到許州,你老兄是本地人?口音與南陽的人一模一樣。」 楊一元吩咐跟來的店伙準備食物,反正這裏只供應一些烙餅硬饃,鹹菜醬蒜湯水,沒有蔬菜更沒有肉。 「在下這種四海為家的人,到哪兒就學哪兒的話,哪能一模一樣,還算不錯就是了。」楊一元隨口應付,「諸位到許州,許州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江湖上名號響亮的仁義大爺,摩雲神手劉天裕,這位爺真不錯。」 三位美麗的女食客,斯斯文文進食,左面,低聲交談,但注意力顯然放在他們這一桌上。 提到摩雲神手劉天裕,穿水湖綠騎裝女郎的眼神略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