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孫曉 > 英雄志13海上孤鴻 | 上頁 下頁
六一


  §第十章 鬼門開

  卻說秦仲海一刀砍落,腳下頓空,身子失了憑藉,竟爾直直摔落下去。他人在半空,自怕有人偷襲,刀轉如意,「火雲八方」使出,護住身周要害,跟著舉刀往洞壁砍去。鏗地一聲響,泥沙飛揚,洞壁已給他斬出一道裂縫,下跌之勢旋即止住。

  秦仲海蝠懸洞壁,垂首下望。他身在半空,不見楊肅觀的身影,想來這小子比自己先一步摔下,或已到了洞底。秦仲海呸了一聲,心道:「少林寺這幫王八,比武不勝,便來趁機作怪,這等三流伎倆要能整到姓秦的,豈不把老子看得小了?」

  他見這洞深達十來丈,不知下頭有何埋伏,正想往上攀爬。忽地心念一動,想到摔下洞前楊肅觀露出的那幅怪異笑容,好似有什麼話要告訴自己。秦仲海恍然大悟,心下暗忖:「好呀!無怪這小子裝模作樣,什麼代師出征,看他那鬼模樣,純在引君入甕,一心一意便是要把老子引到這鬼洞來!」

  他哼了一聲,有心找楊肅觀把話說個明白,當下雙手微松,身子急墜直下。他沿途拍打洞穴,墜落之勢忽緩忽急,霎時腳下一實,當已來到洞底。

  洞中若有敵人埋伏,此刻最是暗算良機。秦仲海腳沾實地,身形便即翻倒,看他往前一滾,拔刀虛斬,連出九刀,刀光火光一片,護住了全身要害。

  「火貪九連斬」使出,秦仲海借著刀上火光,已然明瞭四下形勢。只見洞穴方圓約莫八尺,頭頂上一片昏黃晚霞,洞深約有二十丈,看形狀當是天然而成。

  洞頂崩坍,泥沙還不絕落下,打在頭上甚是疼痛。秦仲海閃到了角落,呼出一口氣,算來自己已到少林後山的山腹。秦仲海左右看了幾眼,提聲喝道:「楊肅觀!你他媽的小白臉把老子弄來這裡,到底有何屁話要說?快快交代明白了!」

  喊叫一陣,卻聽不到有人回話。秦仲海往前方看去,見到了一處甬道,心下更是猜疑難解,想道:「真可怪了,楊肅觀倘若有話要說,這兒別無旁人窺伺,自該出面交代了,怎麼半天不見人影?」

  正自思索間,忽聽甬道深處傳來低微輕響,好似有腳步聲傳過。秦仲海跨步過去,霎時間只見甬道閃過一道人影,須臾便已消逝。這人身法好快,如妖似鬼,若非秦仲海機警過人,恐怕還難以知覺。

  七月初一鬼門開,陰曹地府的鬼怪八成都出洞來了。眼看這影子真如鬼怪,若是平常人見了,自是全身發軟,嚇得呼爹叫娘。只是秦仲海向是膽大包天的狂徒,看了小鬼的飛影,也只當麵湯裡的花蔥。他抓了抓腦袋,心道:「這影子快得不成話,八成是天絕賊禿了。這對師徒到底打得是什麼算盤?難道他們自知獨個人打不過我,便想聯手幹掉老子麼?」他有心把事情看個明白,滿面冷笑中,徑往地下吐了口膿痰,大踏步朝前行去。

  秦仲海對自己的武功深具自信。憑著他剛猛無儔的刀法,便算十八羅漢群起圍殺,亦能從容而退。當下便有意深入虎穴,一來把情況察個清楚,二來瞧瞧有無機會救出潛龍,倘能順利得手,那更是無上之喜了。

  一路朝隧道深處行入。只見道中昏暗無光,頗見氣悶,從那處天然洞穴往外走,一路延綿不斷,足見工事浩大。秦仲海伸手往兩旁壁上摸去,入手處苔青茂密,可見此處甬道開鑿已久,絕非新建。

  秦仲海搖了搖頭,想道:「這隧道究竟是做何之用?難道我無意間闖入什麼禁地了麼?」

  自古少林寺便與帝王之家親近。當年唐太宗臨幸少林,便曾開鑿一條宏偉至極的山道,以這隧道的規模觀之,若無朝廷發動民夫前來幫辦,僅憑數千寺僧之力,絕難辦到。

  此時身在險地,他無心胡思亂想,腳下漸漸加快,直往下頭奔去。

  行出百尺,忽見前方道路岔開,竟有兩座階梯在前,一左一右,各往地下深處延伸,卻又不知通往何處。秦仲海這人專用右手,吃飯拉屎用的都是同一只,當下想也不想,便往右側階梯踏入。一腳踩下,陡聽喀地一聲,空曠甬道中聽來,那聲響竟是有些怪。

  人生道路,往往在刹那之間做了選擇,有時事過境遷,回思前塵往事,方知抉擇之刻竟在無心之間。秦仲海嚇了一跳,又把腳縮了回來,心中竟微微有些猶豫,不知該從哪處階梯行下。

  自藝成出山以來,秦仲海行事果敢,從不曾怕過什麼。便是那日斷腿殘廢、落拓江湖,也不曾害怕畏懼,此刻猶豫之心陡生,不免讓自己吃了一驚。他搖了搖頭,心道:「秦仲海啊秦仲海,你什麼大場面沒有見過?怎麼武功練得越高,膽子反而越小了?」

  他冷笑一聲,心道:「他媽的,老子找得是左軍師,便朝左邊走吧。操!」提起真氣,運行周天,護住了全身要害,信步便朝左側階梯走下。

  那階梯也不甚長,不過百來級。秦仲海皺眉走著,倒也看不出什麼玄機,不多時,便已站上一條甬道。秦仲海抬起頭來,霎時之間,眼前赫見一個人影。秦仲海大吃一驚,舉刀護住了要害,喝道:「什麼人?」

  叫了兩聲,甬道裡滿是回音。那人卻不曾回話,秦仲海滿心納悶,往前走近幾步,猛地見到了一幅畫像。

  甬道牆上懸著一幅畫像,上頭繪著一名戎裝男子。看他年莫三十七八,濃眉斜飛,容貌十分英挺,只是這人好似有什麼傷心事,看他雙掌交握,眼角含淚,只在凝視著前方。秦仲海見這畫栩栩如生,那眼眸尤其傳神,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秦仲海心道:「這老小子是什麼人?怎地給人畫在這裡?難不成是他奶奶的壽像麼?」他往前走近兩步,細目去看,赫然見到了幾行字。秦仲海念道:「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秦仲海讀書不多,自不知這四句詩摘自陸遊的「書憤」,看畫中人的悲憤神態,自該以這等悲憤詩詞相襯。他張嘴啊了半天,再看落款人,見是「時窮節乃現,朱陽悼征西大都督于嵩山。己酉年正月草。」

  秦仲海跳了起來,望著畫裡的人物,驚道:「爹爹!」

  征西大都督,姓秦名霸先,爵賜武德侯,這人自是秦仲海的親父無疑。秦仲海不曾見過父親的樣貌,此刻陡然見了,心中自是又驚又喜。他凝視著父親的畫像,一時摸了摸自己的濃眉,心道:「老子的眉毛濃得兩條黑毛蟲也似,原來是從爹爹身上得來的,嘿嘿,看咱們父子真是一個樣兒了。」

  他嘿嘿一笑,想起方子敬同自己說得話。那時師父吩咐下來,說天絕僧有意與自己會談。秦仲海朝那畫瞧了瞧,嘴角微微一笑,看來這畫十之八九是天絕僧懸在此處,看他的用意,自是要借父親的形貌來定他的心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