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孫曉 > 英雄志13海上孤鴻 | 上頁 下頁
三〇


  滿天風砂吹拂不斷,營幔霍地掀起,一名紅甲老將掀帳而出。此人身長十尺,出營猶須彎身俯腰,正是威武過人的「山東宋神刀」。看他身邊一名參謀相隨,正是盧雲。

  遠方號角嗚嗚鳴響,帥帳之外名將雲集。看一人肩披黑甲,嘴帶冷笑,不消說,自是陰險多詐的「淮西高天將」。再看後頭胖大男子兩眼望天,雙目冷視,卻是年少氣盛的「嶺南趙醒獅」。

  遠處站著三名黃甲老將,為首一人正是「遼東總兵」左從義,另兩人則是「先鋒使」黃應、「建州都指揮使」石憑。各人率領十名副將,一路從遼東出發,此刻已駐紮少室山腳。

  去歲隆冬之際,劉敬政變失利,終令京城大亂。餘波所及,秦仲海受捕入獄,以殘廢之身流亡江湖。轉看今朝盛夏,當年受難離京的遊擊將軍已然東山再起,先是重燃狼煙,召集舊部,後又重創江系兵馬,收納西番叛軍。此刻人間即將大亂,社稷江山更是危在旦夕。

  少林寺位於河南,離京城不過數百里。怒蒼匪寇這幾日化整為零,一路翻山越嶺,沿河東進中州。朝廷為保北京安寧,特遣軍馬馳援。起兵十萬,軍分六路,四路護衛嵩山四方,一路沿線牽制怒蒼軍馬,一路伺機西進天水老巢。此刻「代征北」與宋公邁的主力軍已在山腳紮寨列陣,只等流寇到來。

  中原二十年未起戰火,此戰鄰近北京,自然事關重大。天下百姓能否安居樂業,還是要再次流離失所,戰後便知端倪。

  ***

  風勢勁急,漫山旌旗飛舞,大軍遍佈四野,大批僧人穿營過帳,來到帥營之前。只見為首一僧合十下拜,道:「小僧靈音率同眾師兄弟,參見宋爵爺金安。」說話僧人慈眉善目,正是號稱「慈悲金剛」的靈音大師。身邊幾人跟隨,其中一人身材胖大,正是靈真。

  宋公邁微微頷首,他眺頭探看,卻沒見到楊肅觀的影子。此刻大戰將起,楊肅觀卻不見人影。宋公邁心下微感納悶,皺起了眉頭,提聲便問:「大師,楊郎中人呢?」

  靈音躬身答話:「楊師弟此際尚在達摩院,與我天絕師叔共商大局。只因師弟不便親自下山,便由小僧過來帶路。一會兒接引怒蒼英雄上山禮佛,還望爵爺給個方便。」

  宋公邁哦了一聲,倒沒料到楊肅觀不克下山指揮。他尚未問話,背後安道京已然叫囂起來:「荒唐!可笑!滿口的胡說八道!秦仲海這幫匪徒何等狡猾,哪會平白隨你們上山?你們這幫蠢和尚,莫要癡人說夢了!」

  聽了安道京大聲斥責,靈音等人臉色難看。靈真卻不怕他,立時怒喝道:「混蛋東西!佛爺手上抓著潛龍,要他們往東,他們誰敢往西?」安道京罵道:「那好,你要他們去死,他們去是不去?」兩人相互叫囂,登時吵成一團。

  盧雲一旁聽著,此時無論誰對誰錯,都不該如此爭執吵嚷,看這般混亂場面,這仗要如何打下去?盧雲熟知兵法,自知用兵最忌內鬥。他歎了口氣,轉望左從義,希望他出面調停。這左從義官拜總兵,乃是柳門此行軍職最高者,一見盧雲臉色,登時會意,上前便道:「安統領說得有理,幾位大師也有道理。不過畢竟是打仗,不是江湖廝殺,一意孤行總是不好的。咱們先坐下來,好好參詳合計一番……」靈真傲然依舊,冷冷地道:「參詳個屁?抓到了潛龍,那便足夠了!他們難道敢不聽話麼?」

  此言一出,帥帳前立刻響起一片罵聲。眾人戟指暴喝,互相搶白,誰也壓不住誰。

  左從義不去理會瘋和尚,轉望慈悲金剛,勸道:「大師,此刻貴寺人質在手,照理怒蒼山應會乖乖聽話……不過……不過這人性命再怎麼要緊,畢竟也只有一人,怎麼也抵不過人家滿山好手的身家。」他頓了頓,合十道:「大師,秦將軍過去是我們柳門的大將,咱們最知道他的性子,這人絕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大師若要讓怒蒼首腦上山,定須從長計議。」

  左從義這番話雖不好聽,卻也是實情無疑。秦仲海等人雖為潛龍而來,卻不是事事受制於人的善男信女。若要他們輕易上山,一會兒寺中若有埋伏,卻要他們如何脫身?莫非要全數給人擒下,一起和潛龍關入大牢?柳門老將熟知秦仲海性子,雖無意為難靈音,但素知舊日同儕有勇有謀,絕非易與之輩,此刻便來出言相勸。哪知卻惹得靈真胡亂叫駡,倒真讓人難堪了。

  眼看宋公邁、盧雲、左從義一起朝自己看來,靈音低眉垂目,合十道:「諸位施主莫要擔憂。我等邀約怒蒼英雄,是為天下百姓請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佛祖上天保佑,秦將軍定會答應上山。」

  聽得此言,場中眾將無不哈哈大笑。左從義瞠目無言,盧雲廢然無語。高天威只笑得肚子疼了,喘道:「大師啊大師,怒蒼匪寇桀傲不馴,行事最是頑劣。你們眼光如此幼稚,誤了自個兒的性命也罷了,可別連累咱們四大家族啊。」

  靈真伸手入懷,取出一樣物事,狠狠摔向高天威,怒道:「矮子!把你的狗眼張大了,瞧瞧佛爺手上是什麼東西!」高天威個子雖小,本領卻不小,生平最恨人家戲侮他的身材。他目中噴出怒火,呸了一聲,將那東西抄在手裡,睜眼一看,卻是代征北都督的印信。

  見了楊肅觀交下的信物,場中立刻安靜下來,眾人再無爭執。此際「代征北」楊肅觀候于達摩院,安排少林、怒蒼兩方首腦相會事宜,不克親自下山指揮,這才讓宋公邁出面調遣大軍。倘若宋公邁等人執意不聽軍令,總帥必有軍法伺候。

  帳前眾人心知肚明,今日唯一要務便是將怒蒼首腦接引上山。至於這幫匪逆是否歡喜聽講佛法,願否與朝廷大臣和談,那是天絕僧和楊肅觀的事,自己再閑再無聊,也不必淌這個混水。

  宋公邁深深吸了口氣,頷首道:「好,既然大師已有安排,那咱們也不再多言了。」

  靈音合十道:「多謝爵爺。楊師弟吩咐下來,一會兒有請諸位朝廷長官上山,同參慈悲佛法。」眾人尚未回答,安道京已然嗤了一聲,低聲咒駡道:「連咱們也想感化?天絕可是老來瘋?」

  安道京話聲雖低,卻給靈真聽見了。他銅鈴般的大眼一瞪,鼻中噴出火氣,怒道:「嘿!你嘴裡不乾不淨地說些什麼?」安道京撇開頭去,自做不知,嘴裡倒也不敢再說了。

  情勢雖然緊張,但朝廷各方人馬依然不能齊心。看安道京打渾插科,高天威陰險冷笑,用心純在攪局。一會兒上陣殺敵,必是阻力多於助力。再看宋公邁老邁年高,祝康黃口孺子,趙任勇年輕氣盛。這三人縱然有心作戰,料來也是無濟於事。

  這廂柳門中人最是忠直,此戰出兵最多,照理應是軍馬骨幹,勝負關鍵。哪知這幫老將滿心寂寥,全不見半分豪邁赴死的決志。先看盧雲意興闌珊,凡事不置可否;再看左從義來回踱步,眉心緊蹙。諸人目光黯淡,並無一人商討軍情。

  說來也怪不得他們,誰要秦仲海是柳門舊將,卻要他們怎麼滿心激昂,一念殺敵立功?

  局面分崩離析,幾近四分五裂,恐怕這一仗不必開打,勝負便已定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