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玉翎燕 > 藍衫銀劍 | 上頁 下頁
一九三


  如慧老尼說道:「姑娘!老尼答應接引你,但不是現在,因為你目前俗緣根本未了,這南海也不是你久居之地,況且老尼此刻看來,你還有一件很大的喜事……」

  勝黛雲驚道:「晚輩尚有何喜事?」

  如慧老尼說道:「老尼只是看到你有骨肉相逢的喜事,至於是何喜事,老尼何敢妄言?而且這件事對你將來是否能結佛緣,關係重大,所以,老尼要等你過於明春三月,我們如果有緣,自然還能再見。」

  勝黛雲被如慧老尼這樣一說,說得無限茫然,但是,她記得當初在大悲庵之時,如慧老尼看她有一場災難,果然應驗,如今自然不敢不信,但是,她實在無法想像有什麼骨肉重逢的喜事。

  她不敢多問,即使多問,如慧老尼也不會多說什麼,她也不敢多想,多想也不會想出結果來。

  她要請示老尼姑關於她此去的行止,如慧老尼說道:「姑娘!你去吧!凡事不要強求,順乎自然,就是天理。老尼當初暫借給姑娘的紫竹如意,仍然讓它放在姑娘身邊,明春三月,一併交還。」

  勝黛雲儘管心裡有無限快怏之感,但是,她對於這位善觀氣色,明斷未來的老尼,不敢再作過分的要求,她站起身來,臨行之時又問道:「老前輩!可否指示晚輩此行究應何往為宜?」

  如慧老尼笑道:「姑娘!休要把老尼看成神仙,老尼也不過是略知相術,能觀氣色而已,小技一樁,值不得如此神乎其人。姑娘此行究竟何往,當然以姑娘自己的意見為是,老尼豈能越俎代庖?」

  勝姑娘聆聽之余,只好無言叩別,當她登上小舟,泛於南海的時候,她想道:「如慧老前輩說我俗務未了,我還有何俗務?是了,泰山之會即將來臨,我應該往泰山,為甯哥哥再盡一次力,了卻心願。」

  勝黛雲果然取道泰山,她是否為夏心寧盡到一分心力,按下不表。

  且說在大洪山獨自一個人苦練武功的夏心寧。

  夏心甯目睹聶老夫人投身地心離火的噴火口,那種悲切之情,難以言喻,一代武林高人,被譽為「九步追魂天報應」聶向真,竟為了自疚,為了取得師門秘笈,不惜以身相殉,任何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會感歎萬千,痛惜老成凋謝。

  夏心甯取出秘笈人冊之後,便將聶老夫人遺體葬在「地心離火」的噴火口上,夏心寧就憑著自己一雙手,堆成一個墳墓,並且琢磨一塊地心離火石,用大力指法,寫成碑文,當碑成之日,夏心寧跪在墳前,默默地祝禱一番,虔誠地說道:「老前輩!弟子決不致有絲毫怠慢之心,以辜負你老人家捨身之崇高德意,但願你老人家在天之靈,佑我苦練有成。」

  他這樣祝告之後,便攜著「五陽秘笈」人冊,離開金蠍教紀羅天所蓋的房屋,獨自一個人深入大洪山險岩惡壑之處,埋頭苦練。

  「五陽秘笈」人冊雖然是專修掌劍,但是,當初藍衫客分成三冊之際,已將其中略有穿插,所以上面記載都不完全,而且乍一看時,不易瞭解。

  幸好夏心寧對掌劍一道都已經有深厚的基礎,正是聶老夫人所說,以夏心寧目前的基礎,只要細心琢磨,雖然不能學會其中精華,至少可以吸取其中一部分,而對付泰山之會,應該是綽綽有餘。

  一則是夏心寧用心專一,苦求上進,一則是夏心甯天賦聰明,心竅玲瓏,一則是夏心寧學過一套完整的「萬象劍法」,練有相當火候的「天龍掌法」,可以觸類旁通,有這幾個條件的湊成,夏心甯在大洪山苦練的進展極為良好。

  但是時間太有限了,當他發覺到下弦月已經漸漸晦暗下去的時候,他知道臘月已將盡,正是臘盡冬殘,一年已了,那也就是說,距離元宵泰山之會,只有半月之期,夏心寧明知道自己此刻如果多練一分功夫,對泰山之會則多操一份勝利的把握,但是,時間緊迫,使他不敢再多耽擱一天,正是家家團圓的大年夜,夏心甯在大洪山摒擋好一切,起程前往泰山。

  從湖北大洪山,到東嶽泰山,路程不遠,連頭帶尾算上,約有兩千餘裡,但是由於途中都是人煙稠密之地,不似邊疆那樣坎坷難行,若以夏心寧這等身手而言,如果挑選上一匹好馬,至多也不過是五六日光景,便可以到達,但是,夏心寧這次卻正正經經按照一般人的行程,按站行止。

  夏心甯目前自然不會把安武陽放在心上,他自信憑安武陽那一套劍法,和僅有三成火候的「五陽霹靂掌」,斷難在他手下走過十招,但是,夏心寧也明白,這次泰山之會斷然不僅僅是他和安武陽兩個人的約會了,因為安武陽也自知不敵,遍訪各地名人,到時候難免有一二高人,出面相助。

  另一方面,狼心諸葛和冷面公瑾這一對武林怪物,為了要報當初在武陽山莊的仇恨,曾經發誓要將泰山之會攪得天翻地覆,自然也就是要約請各地身手高而又手段毒的人,前來搗亂。

  在這兩種情形之下,這次泰山之會說不定是停辦泰山論劍之後,最大的一次武林聚會,屆時群雄畢至,高手雲集,而且其間壁壘分明,都是對夏心寧不利的,夏心寧卻只有一個人,孤身只影,這情形,其嚴重性不難見其一斑。

  因此,夏心寧儘管自己近來武功精進,自忖難有人能匹敵,他仍然是小心萬分,一路上養精蓄銳,不敢由於鞍馬勞頓,而損耗了精力。

  整整半個月的行程,夏心甯於元宵節的前一天,到達泰安。

  但出乎夏心寧意料之外的,卻也是可以說是在夏心寧意料之中,偌大的泰安城,只要是熱鬧的街道,尤其是茶樓酒肆,幾乎都擠滿了武林人士。夏心寧雖然沒有將這些人放在心上,但是,心裡也不禁感到有一些沉重。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五陽秘笈」太招搖了,武林之中無論黑白兩道,誰不對這本秘笈想奪歸自己所有?在這樣重寶誘惑之下,講道義、講真理的人,就自然減少了,在道義真理都蕩然無存的時候,萬一引起大家一窩蜂地湧上來,泰山之會的後果,就實堪憂慮。

  夏心寧本來還打算在大街上慢慢地逛一回,探聽一下武林之中,究竟有多少硬手,來到了泰山。但是,他轉而一念,當初在武陽山莊,也曾有不少武林人物在座,事隔半年,難免還有人能認得出他的面目,只怕更招來許多意外麻煩。

  他索性找了一家不甚扎眼的小客店,住將下來,草草吃過晚飯之後,便回到客房裡休息。

  其實在這樣重要日子的前夕,夏心甯哪裡能安然入睡?

  一時間思潮如湧,百感蝟集,心神不寧,坐立不安。他輕輕地籲了一口氣,自己輕輕地自語說道:「夏心寧!你已經習得一身絕技,應該有干雲之豪氣,無雙的膽色,更要有不二的信心,以待明日玉皇頂上,當著天下群雄,報仇雪恨,奪回『五陽秘笈』,才不愧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僅在此地胡思亂想什麼。」

  他立即趺坐在床上,收斂賓士的心神,垂簾內視,正要進入人與神合的妙鏡,突然聽到前店有人縱聲豪笑,朗朗地說道:「胡老弟,這間小店倒還清靜,正好你我放懷暢飲,傾懷暢談,不怕有別人來打擾。」

  另一個人則像等不及似的,他急巴巴地交待了所要的酒菜之後,便追問著說道:「常大哥!方才你說的什麼羊姥姥也來了,明天這個會就有好看的了,這羊姥姥是誰?我怎麼沒有聽說過?」

  那被稱常大哥的笑道:「胡老弟!你怎麼越來越回去啦?連羊姥姥都不知道是誰?你還能在江湖上混個字型大小?我問你,當年令師在世的時候,沒有告訴過你『三長兩短』這句口語麼?」

  這姓胡的說道:「聽說過的!『三長兩短』是當年武林中五個難纏的大魔頭,因為他們的為人行徑,差不多都是喜怒莫測,手底下又硬又辣,而且他們五個人之中,有三個高個子,有兩個小矮子,所以江湖上有人缺德,便叫他們作『三長兩短』。常大哥!你說這個做什麼?難道這羊姥姥與當年的『三長兩短』有關聯麼?」

  姓常的笑道:「老弟!豈止是有關聯,簡直就是其中之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