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玉翎燕 > 絕柳鳴蟬 | 上頁 下頁
一一


  在洞庭君山愁思苦悶半月,劉志非決心闖蕩江湖,遍訪母親,只要神龍一現不記舊恨,劉志非決心一切唯命是從,以盡為人子之心。

  劉志非出道江湖不到半年,母親是毫無音息,而洪門一字劍的大名,又由劉志非傳遍了大江南北,黑白兩道,洞庭君山之名,也隨之而鵲噪武林。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又安知非禍?劉志非名聲一起,武林恩怨也就隨之而至。所謂:樹大招風,名高招險!

  這天,劉志非沿長江而下,到達濱江大鎮蕪湖境內。

  這蕪湖北銜金陵,隔江逕對溪口,溯江而上可達宜昌,地當要衝,人口會集。街市風光,卻是熱鬧非常。

  劉志非找了一家老客店歇下腳,玲瓏而多嘴的店夥,一面殷勤招呼,一面卻搭訕著說道:「您老身帶寶劍,想必也是武林行家,明天此地有一個熱鬧的盛舉,您老何不趁此熱鬧呢?」

  劉志非微微一笑說道:「我身帶寶劍也不過做樣子罷了,那裡是什麼武林行家。明天貴地有什麼熱鬧盛舉,我反正沒甚要事,看看熱鬧倒是可以。」

  店夥笑嘻嘻說道:「您老是真人不露相,別看我這幹店小二的,來往客官,閱人多少。像那些張牙舞爪,故作英雄豪傑模樣的,充其量也不過是莊稼把式,三腳貓的玩意兒。像您老……」

  劉志非也忍不住讓店夥這一頓話逗笑起來,搖手說道:「好了!好了!店家你這次算你走眼。我且問你,方才你說的什麼熱鬧?」

  店夥笑嘻嘻地說道:「蕪湖長街上有一位張大戶,家裡倒是萬貫家財,自己生來就喜歡耍槍弄棒,交些武林朋友。今年張大戶不知道那來的興致,設擂比武,柬邀天下英雄,明天是開擂的第一天,這兩天蕪湖可真熱鬧,三江五嶽……」

  這店夥正在說到興頭,隔壁廂房一連嬌聲呼喚「店家」。店夥趕緊縮住話頭,陪不是,匆匆應著走了。

  店夥這一番話,倒是引起劉志非的興趣,自己闖蕩江湖不久,識人不多,如今倒是可以趁此機會瞻仰一下各宗派,各名家的功夫。只是,劉志非也止不住懷疑,像這種交通要鎮,居然設擂,難道就無官府干涉?可惜店夥去了,不然問問這位玲瓏口舌的店夥,倒是可以先知道一些何以擺設擂臺的情形。

  想到店夥,劉志非偶然抬頭向外一看,一眼看到隔壁廂房門口站著一位年輕的姑娘,約莫二十上下,一身素色打扮,頭上梳了一個偏髻,眉不修而長,唇不點自紅,一雙微微吊梢的眼睛,閃動著光芒,正向劉志非這邊打量著。

  劉志非雖然四十多歲的人,但是一直在洞庭君山,過著悠遊歲月,無事操心,所以青春依舊,看上去也不過才三十右左的人。這位姑娘逮一打量,劉志非竟也止不住臉上一陣飛紅,心裡止不住暗自慚愧,想道:「自己已是生兒育女的人了,怎麼還好隨便看人家姑娘。」

  一低頭便待轉回房裡,忽然那邊一聲嬌聲燕語問道:「請問這位壯士敢莫是洞庭君山洪門一字劍劉莊主麼?」

  劉志非一怔,轉身一站,那位姑娘已經笑盈盈地上前兩步,微微地點點頭,說道:「如此看來尊駕真的是劉莊主,今日真是幸會。」

  劉志非一見人家大方豪爽地上前答話,想必此女也是武林人物,自己當然也就消除不少靦腆,便拱拱手說道:「姑娘眼力驚人,在下佩服。只是在下不敢動問姑娘如何知道在下是劉某人?」

  那姑娘微微露齒一笑,宛如春花乍放,慢慢地說道:「幾個月以前,劉莊主曾在丹陽西門,一支長劍橫掃丹陽三虎,震動丹陽,那時候我正路過丹陽,故而對劉莊主印象深刻!」

  姑娘此話一出口,立即覺著不安,一個年輕姑娘,如何能遽然說出對陌生人有深刻印象?頓時玉頰生春,紅霞滿面,竟又忍不住嗤嗤地笑起來。

  劉志非原來聽說姑娘在丹陽見過自己一面,倒是無甚奇怪之處,後來姑娘一笑,才頓然覺得姑娘話出有病,自己也禁不住臉紅。當時覺得這位姑娘人長得很美,而且在豪放中又有一股嬌憨之態。

  那位姑娘輕輕地笑了一陣之後,又接著說道:「劉莊主這次來到蕪湖,是順道,還是特意趕來以會武林朋友的?」

  劉志非謹慎地答道:「在下只是順道路經此地。」

  說著話,抬頭對姑娘問道:「姑娘想是專程前來,一顯身手的了?」

  那姑娘臉上一紅,微微一頓,然後笑道:「我也只是順道此地。」

  轉面向劉志非淺淺一笑說道:「如果劉莊主明天無甚要事,不妨去旁觀一下,看個熱鬧。」

  劉志非剛剛一點頭,那姑娘卻也微微點點頭,閃身廂房裡去。

  劉志非站在門口,恍然若有所失,突然自己覺得糊塗得可笑,站在那裡和人家講了半天話,連人家姓名都未曾請教,倒是人家早就知道自己是洞庭君山洪門一字劍的劉莊主。越想越覺得自己四十多歲的人,竟然在一位二十歲姑娘面前失常如是,禁不住啞然失笑,飄然回到房中。

  一夜既過,第二天早上,劉志非已經把打擂的事都給忘了。

  店夥送早點進來的時候,笑嘻嘻地說道:「你老今天不走,吃過早點就該去看看這次以武會友的擂臺了。」

  劉志非一聽「擂臺」兩個字,突然想起昨天隔壁廂房裡的那位姑娘,還說定今天要去趁個熱鬧,這會不知去了沒有?

  匆匆地用過早點,走出房門一看,隔壁廂房已經是緊閉兩扇門扉,寂然無聲,想是已經走了。劉志非突然間倒是想埋怨起店夥為什麼不早一點提醒自己,回到房裡稍微準備一下,便背上寶劍,邁出店門。

  像劉志非這樣身穿壯士裝,背背長劍,頗惹人眼。不過這兩天蕪湖街上滿是惹眼的人物,也就不惹眼了。

  蕪湖市面不大,可是像劉志非這樣隨街亂轉,卻也花費了不少時間。到達設擂的地點,時光已經接近晌午時分。

  擂臺是搭在一座城隍廟的廣場上,台離地約有丈余高,兩邊兩座看臺。這三座臺上都裝飾得花花綠綠,張燈結采,兩邊貼一付對聯,無非是一些以武會友之類的詞句。劉志非對這些毫無興趣,因為凡是擂臺對聯上的話都是冠冕堂皇,「以武會友」,事實上每座擂臺的背地,都有它內在的潛因。人一上了台,卻是恨不得一拳制人於死命。

  再一打量擂臺兩旁的看臺上,除了幾個商人打扮的人物以外,勝下來的都是一些官府中的人物,雕翎珠頂,黼服朝靴,大模大樣地坐在那裡看熱鬧,竟沒有一個像是身具武功的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