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玉翎燕 > 劍底情緣 | 上頁 下頁
八三


  一時又悔又怨,拿起桌子上的酒,大杯痛飲。龍步雲不是一個很有酒量的人,又是在腹空肌餓之際。如此一杯接一杯,不多時便喝得酩酊大醉。倒在地上,熟睡如泥。

  這一睡不知睡了多久,當他醒來時,屋外陽光耀眼,幾乎使他睜不開眼睛。

  他定下神來,第一眼發現自己身上蓋著一件長衣。待他站起來,才知道桌上的殘羹剩菜,已經收拾得乾乾淨淨。

  他知道這是秋雯在他熟睡中回來了。

  連忙叫道:「秋雯!秋雯!」

  沒有回音,茅舍只有三兩間房子,很快找了一遍,沒有看到馮秋雯的蹤跡。

  屋前屋後,也沒有秋雯的蹤影。

  麥紅騾子自從隨車來到了灕江之濱,就不曾騎過,也不曾溜過,如今寂寞地盤在屋後,看到龍步雲,不斷的頓足打著噴嚏。

  龍步雲拍拍麥紅騾子,自己呆住了,馮秋雯會到那裡去了呢?山間田野,一片靜蕩蕩,連個人影都沒有,那份死寂般的岑靜,突然給龍步雲一種不祥的預兆。

  十五

  他正要回身進到屋裡,這才看到門扉上貼了一張不大的黃裱紙,上面寫了八個字:「佛田無緣,阿彌陀佛!」字跡清秀,筆力端莊,不用說這是馮秋雯留下來的。

  龍步雲拿著這張黃裱紙,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充滿了歉疚之意。

  他知道,秋雯已經走了,不告而別,那是代表著她內心有多痛苦,經過多少慘烈的掙扎,她選擇了不告而別,因為她已經承受不了當面分手的傷痛!但是,馮秋雯到那裡去了呢?龍步雲不能忍受這種無言的分手,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急忙沖向田間,跑了兩三裡路程,才看到一位荷鋤施施然而來的老農。

  龍步雲上前施禮,請問這附近有沒有佛庵,特別是清修的庵堂。 老農想了想,搖了搖頭,但是,他又接著說道:「聽說在灕江之中,有一髮髻山,山上有一座庵堂,是一處清修的方外之地,從沒有閒雜人等前往。這附近庵堂有幾處,要是說清修的,恐怕只有這一處。」

  龍步雲心裡已經有了底,向老農稱謝以後,回到茅舍,備好麥紅騾子,攜帶好自己的東西,關上門窗,朝著灕江而去。

  騎在騾子背上,溯江邊而上。

  沿途的風景是美的,但是,此刻的龍步雲已經沒有那份心情,他只是留意江心的山峰。

  如此緩緩而行,約摸過了一盞熱茶時辰,看到江心有一處兀突而起的山峰。

  山並不高,滿山青翠,矗立在江流之中,倒影在江心,真是一幅美景。

  遠遠看去真如同是女人的髮髻,不用問,這就是髮髻山。

  在岸邊佇立良久,才商得一張竹筏,牽騾登臨,真是縱一茸淩萬頃,給人以飄飄然的感覺。腳下緩緩流動的灕江水,頭上湛藍如洗的青天,髮髻青翠兀立,此情此景,令人俗念全消。

  竹筏靠上髮髻山時,交付一錠銀子,留住竹筏,系好麥紅騾子,沿著山徑,緩緩登臨。說不上來是為什麼,龍步雲不敢在這裡施展武功,仿佛一施展武功,就顯示不出他內心的誠意。

  如此走到日漸偏西,將要到達髮髻山頂,迎面是一大叢竹子擋住去路。

  龍步雲正待繞過竹叢,突然,「哨」地一聲,鐘聲響起,沉重悠揚,使龍步雲停下腳步。

  這時候竹叢右邊走出一位年老的比丘尼。一襲灰衣,雙眼低垂,芒鞋白襪,兩手合十,擋住龍步雲去路。

  龍步雲連忙退兩步抱拳為禮,說道:「老師太!在下這廂有禮了!」

  這位比丘尼連眼皮都不曾抬,只是低沉而又緩緩地合掌說道:「施主!前面已經無路了,請回去吧!天黑了就不好過江,渡人是不會久等的。」

  龍步雲抱拳說道:「請問老師太!這裡可是有一處清修的庵堂,我是……」

  比丘尼合掌說道:「施主!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難相逢,人生無非是一個『緣』字,是勉強不來的。」

  龍步雲心裡一驚,重新施禮說道:「老師太!有一位馮秋雯姑娘不知是否來到寶庵,但求一見。」

  比丘尼說道:「施主!老尼已經說過,你請回吧!」

  龍步雲正色說道:「師太!原諒我不懂得什麼佛家禪機,我只知道我輩做人要合情合理。馮秋雯與我之間,有一個心結,如今沒有解開,是叫人難得心安的。佛家講究慈悲,難道忍令兩個無辜的人,一輩子心裡得不到平安嗎?」

  比丘尼合掌念了一聲「阿彌陀佛」說道:「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龍步雲說道:「師太!你錯了!這『有』與『無』之間,不是我們的心結。我只是要見馮姑娘一面,告訴她,我內心的感受。她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能夠明白我的心,師太!瞭解一個人真正的內心,是人與人重要的因果。」

  老尼連眼皮都沒有抬,只說了一句:「施主請回!」

  她轉身就走,龍步雲緊跟上一步大聲說道:「老師太!只要你告訴我,馮姑娘是不是在貴寶庵,難道你就慳於說這樣一句話嗎?出家人,慈悲為門,方便為本。你為何如此不通情理?」

  老尼轉過身來,合掌宣了一聲:「阿彌陀佛」!抬眼看著龍步雲。淡淡地說道:「施主!欲除煩惱須無我!」

  龍步雲高聲說道:「我不懂,我也不必懂你在說些什麼!請你只要告訴我,馮姑娘到底在不在寶庵?」

  老尼不再理他,一直向前繞竹而行。

  龍步雲緊緊追隨在後,一繞過叢竹,眼前出現一座庵堂。

  那是一座極簡陋的庵堂,累石為牆,覆竹為瓦,只有兩三間。正門頭上有三個墨寫的大字:白衣庵。

  庵門外面,站著一個人,馮秋雯!

  馮秋雯身穿一件長灰袍,頭髮散開,披在身後,站在那裡面無表情。

  龍步雲腳下一個蹌踉,他穩住腳步以後,才鎮靜下來,叫道:「秋雯!你怎麼會……」

  馮秋雯沒有說話,只是雙淚下垂,滴濕了灰衣。

  龍步雲說道:「秋雯!你不能這樣,伯父伯母就你這麼一個女兒,你這樣做,伯父伯母墳前都沒有人上香,斷了香煙,是為不孝。佛家也不能叫人這麼做。」

  馮秋雯站在那裡一直流淚,沒有說一句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