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游劍京華 | 上頁 下頁 |
四八 |
|
▼第十章 八大名院 這幾天,漢王朱高煦的日子可真是不好過!先是派出去的兩千兵馬竟然無人回報;接著,這一路上安排好的線民,又都被人一一剷除,現在連太子一行人究竟到了何處,都不知道!朱高煦不由得大罵手下眾人無能! 派出的第三批探子總算回來了,領頭的把總似乎難掩滿臉驚異之色。拜見漢王后,這人說道:「啟奏王爺,太子一行人,由徐承組帶領五百護衛保護著,果真有通天之能,但憑著戈萬刃和蘇昆崗兩人的武功,要想制伏他們,太子一行,絕對不可能毫髮無傷! 「莫非另有伏兵?」 這念頭一起,朱高煦不由細細沉思,究竟是何方人馬?竟然能吃下這兩千兵馬,還能讓太子一行人毫髮無傷! 殊不知,朱高煦這一想,正是中了南宮少秋的疑兵之計!朱高煦不知道,太子一行,人數不變,可內容卻是大不相同! 朱高煦考量著江淮之間的衛所將領,根本沒有人能夠打敗戈萬刃和蘇昆崗兩人,除非是黃山劍魂山莊派人協助!一想到這個心中最大的隱憂,朱高煦才想起來,派去黃山監視的暗哨,一直都沒有消息傳回來! 「一定是被摸走了!」 朱高煦想到這裡,才明白為何自己的情報網,竟然要到朱贍基等人,走到樂安南方五十裡處,才得到消息!這些探子,必然是被人清除乾淨了!想到此處,朱高煦不由暗罵戈、蘇兩人。 在朱高煦看來,這次行動如果能成功,固然很好;就算不成,只要能掌握住太子的行動,他就能根據狀況,再派出第二批,甚至第三批人馬,得到最後的勝利就行了!朱高煦哪會想到,戈萬刃完全不懂兵法,造成這次行動完全失敗,而且敗得連一點有用的情報都不曾傳回來! 隔天,樂安知府朱恒派了一名衙役,報告朱高煦,太子一行人已經到達,請他出城迎接。於是朱高煦點齊了侍衛、儀仗,帶著樂安知府朱恒和守備將軍王斌,一群人浩浩蕩蕩,一起到城外等候朱贍基到來。 到了巳時末、午時初,朱贍基果然在徐承祖護衛下,到了樂安城。朱高煦暗中觀察著徐承祖的兵馬,覺得這些人雖然精神體魄都不差,但是行進間,步伍卻十分雜亂,不像是訓練有素的部隊。朱高煦心中想道:「徐家鐵衛好大的名頭,也不過如此而已!」 心中遂對徐家起了輕視之意! 等朱贍基走近後,朱高煦領著眾人向朱贍基叩拜道:「參見殿下千歲!」 朱贍基立刻說道:「皇叔及諸位請起!」 朱高煦說道:「殿下一路辛苦,臣已備齊宴席,為殿下洗塵!」 朱贍基說道:「皇叔不必如此!父皇駕崩,我身為人子,尚未服喪,已是大不敬,更不該飲酒作樂!皇叔只要準備點粗礪食物即可!」 當時仁宗的喪報尚未發出,樂安諸人聽此,無不大驚失色,朱高煦早得線報,卻也不免裝作一番! 於是朱高煦驚問道:「殿下此言當真?」 朱贍基心中甚為厭惡朱高煦這一番裝作,卻又不得不稍作應付。於是朱贍基說道:「京中急報已至,自然不假!」 朱高煦又再說道:「殿下即將身登大寶,身系國之安危,靠著徐指揮使這一點人馬護衛,恐怕難保安全!依臣之見,還是由臣,親率大軍護送為佳!」 徐承祖立刻說道:「王爺!靠著卑職這點人馬,已經護送殿下從南京至此!剩下的路程,依我看,也不須要王爺費心!」 朱贍基也說道:「徐指揮使所言甚是,何況皇叔是長輩,我怎能勞動皇叔呢?」 事實上,朱贍基怎麼肯讓朱高煦有藉口,帶著大軍直上北京呢? 朱高煦又說道:「殿下如此裁示,老臣只有等國喪之日,再入京祭拜!」 朱贍基本來要拒絕朱高煦入京之請,但是胡瀅站在朱高煦身後一直使眼色。朱贍基又想到以前太祖駕崩時,建文帝不敢讓太宗進京之事。朱贍基心想,現在絕對不能示弱,於是說道:「到時就有勞皇叔了!」 朱高煦這才領著太子等人,進入驛站休息。 午時剛過,陽武侯薛祿帶著五千兵馬,也到了樂安,說是奉了張惶後之命,前來迎接太子。朱贍基一聽大喜,立刻帶著徐承祖等人到城外會合,並且向朱高煦道別!朱高煦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走掉,真是恨得不得了! 太子等人走後,朱高煦派出的第四批探子終於回來了。領頭的把總說道:「啟奏王爺,卑職等在淮北發現戰鬥痕跡,並掘出體兩千多具。體服色,乃是前日派出的兩千兵馬,以及數百名徐家鐵衛!」 朱高煦一聽,再由昨日徐家鐵衛的情形判斷,朱高煦不由恨恨地一擊掌,高聲叫道:「上當了!」 只可惜朱贍基一行人早已走遠,要追也來不及! 這幾天,在薛祿的護衛下,太子一行人平安無事地繼續北上。一行人剛走到順天府良鄉縣,就遇到太監楊瑛以及尚書夏原吉、呂震,三人捧著仁宗遺詔,從北京過來,正式傳位給朱贍基。 朱贍基拿著詔書伏地大哭,在眾大臣的苦勸下,朱贍基這才收淚站起。到了京師後,朱贍基立刻發喪,將仁宗葬在獻陵,漢、趙兩王也都親自入京祭拜,朱贍基在眾大臣的幫助下,對這兩人絲毫不假顏色! 又過了十天,朱贍基登基後,尊張惶後為張太后,立太子妃胡氏為皇后,庶妃孫氏為貴妃,調升胡瀅為禮部尚書,改明年為宣德元年,史稱明宣宗! 宣宗順利登基的消息傳到黃山,何明珠等人全都感到十分欣慰。至少,朝廷眼前的危機,算是緩和下來,至於未來的事,也只有盡其在我了! 新皇即位,不論人事或政策,必然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原來的內閣大學士黃淮和金幼孜,因為不合宣宗之意,不得不告老還鄉;而本來地位低微的翰林學士楊溥,卻被調升為太常寺卿兼文華殿大學士,和武英殿大學士楊榮、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一同參贊內閣,組成了史上有名的三楊內閣! 宣宗最奇特的一道旨意,就是命令刑部,把有關四靈的案件,全都免除,不予追究!這舉動雖然十分奇怪,但是卻有很多人暗中叫好。 為了順應這一波的人事動,許許多多削尖了頭,想往上鑽的大小官員,無不想盡了法子,試著去迎合新皇帝的個性和脾胃。整個京師,也因此而顯得比平常更為熱鬧! 在這一片吵嚷聲中,只有一個人,默默地收拾好了行李,準備回家,所謂的富貴榮華,在他眼中,也只是過眼雲煙罷了! 布衣校書府的黃昏,永遠顯得如此靜謐,南宮烈秋坐在院中,想藉著最後一點天光,將手上這一卷書,點校完畢。這時,布衣校書府看門的小童,突然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叫道:「先……生,先……生!……貴……客,貴……客……光臨!」 南宮烈秋笑道:「看你喘成這樣,有什麼話慢慢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