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南疆飛龍記 | 上頁 下頁
五二


  說話的人是一個少年武官,才二十來歲年紀,卻是宮中的禁軍統領阮大器,是國君阮成基的侄子。

  梅玉哦了一聲道:「將軍這話當真!」

  「千真萬確,家伯父雖為國君,但凡事都要聽他們的,尤其是這胡炳,更是跋扈得很,處處地方都要抬出國老來壓人,結朋成黨,把持住國政。」

  梅玉冷笑道:「他們才幾個人,竟有這麼大的本事。」

  阮大器道:「他們的人數不少,本國軍隊總計為十萬丁壯,由十位將軍率領,有七個是他們一黨的人。」

  梅玉看看那堆屍體中,竟有八名武官,乃問道:「就是這些嗎?」

  阮大器點頭道:「是的,七名總兵,一名是禁軍副統領,他們都是國老的死士,也是胡炳的黨翼。」

  梅玉看向胡炳冷笑道:「丞相很威風啊!」

  胡炳這下子才是真正的臉色如上,只有呐呐地道:「小的該死,小的也是奉令行事,不得已的。」

  梅玉沉聲道:「在中原的淵源而言,你是我大哥的臣屬,以緬甸的淵源而言,你是阮氏的家臣,這兩者的根本你總知道吧!」

  胡炳叩頭不止。

  梅玉沉聲又道:「二三其德,亂臣賊子,饒你不得,殺!」

  方天傑手起劍落,把胡炳的首級砍了下來。

  梅玉又對阮成基道:「國君!」

  「小王在,小王敬候吩咐!」

  「李至善的這批党翼首領都已被殲,你該知道以後怎麼做了。」

  阮成基可憐兮兮地道:「小王不知道。」

  「你還不知道,難道胡炳沒有把聖僧的法逾轉告給你?」

  「那倒是說過了,可是沒有用的,國老的勢力太大了,十萬軍隊有七八萬是聽他的。」

  阮大器道:「伯父,他們的總兵已然被誅,那些軍中的低級軍官是受您的俸養,應該是效忠您才對,您將這八名悍將的首級懸在宮外示眾,同時小侄帶領部下,保護您到軍中去,從新宣示政令,擺脫國老,選任新的總兵,詔立統帥……」

  「這……太危險了,萬一他們不服從命令反起來怎麼辦,你的御林軍能抵得住嗎?」

  「小侄相信足可一戰,而且還有三撥人馬是支持您的。」

  「以三敵七這個仗怎麼打?」

  阮大器道:「不能打也得試一下,否則如何善其後。」

  阮成基道:「這個用不著我們來善後,人是聖僧和梅小侯殺的,善後的工作由他們來做好了。」

  梅玉冷笑道:「國君自己什麼也不做了?」

  「是的,小侯見諒,小王確是什麼也不能做,如果你們能驅走國老的勢力,小王自然惟命是從,如果你們抵不過國老,我只有繼續聽國老的。」

  阮大器道:「伯父,您究竟是一國之君,凡事應該自己拿個主意,不能事事都聽人家的,你不肯去宣召那些軍隊,請下詔給侄兒,由侄兒前去如何?」

  「不行,你也不准去,要是逼反了他們,怎麼辦?」

  阮大器轉向建文帝躬身道:「請聖僧示諭。」

  建文帝對這個小夥子倒是頗為欣賞,微笑道:「阮大器,你的父親是前任國君對嗎?」

  「是的,先君薨後,因微臣年幼,群臣聚議,乃擁家伯父即位。」

  梅玉冷笑道:「群臣原來支持的是你父親,但是李至善運用手段,硬把這個最沒有用的老大抬了出來,而且你父親在不久後,就暴疾而死,據說是死於謀殺……」

  阮大器道:「這個……末將年幼,對往事不清楚。」

  「但你伯父卻是很清楚的。」

  阮成基連忙道:「不是我下的手,那是國老派人做的,因為我的弟弟不太聽他的話,跟他不合作。」

  梅玉一歎道:「國君,我想也不會是你的主意,但是像你這樣優柔寡斷,實非人君之器,你這個侄兒也長成了,你本身也沒有後人,這王位遲早也是他的……」

  阮成基道:「是的,我也無意久居,早就想遜位給他,都是國老和胡炳那些人不同意,說要等他滿三十歲。」

  梅玉道:「現在反對的人都死了,你早點把大權交給他吧,也可以享享清福,我相信你這個侄兒不會虧待你的。」

  阮成基雖然捨不得放棄王位,但他卻更怕死,目前的情勢已不容他推辭,只有萬分無奈地寫了遜位的詔書,遜位給他的侄子阮大器。

  阮大器即日就位視事,第一件事就是詔告國內,取消了國老的封號和一切權勢,並下令通緝李至善。

  接著是重申對聖光寺對聖僧的擁戴和崇敬。

  最後他封前王阮成基為安樂王,食采百里,安享天年。

  阮成基不過才六十歲,精神力氣都還不錯,並沒有到退休的年歲,他的職位是國君,也無所謂退致,若無外力的干預,他可以一直幹到老死。國君退致,就是權力的轉移,這是極為明顯的事。

  阮大器接掌國政卻沒有多少妨礙,雖然大部分的武將都是國老提拔起來的人,但他們未必就忠於國老。

  阮大器一登基,他們有六個人就立即表示了擁戴之意,兩個人不表示意見,只有兩個人認為要等國老的指示。

  阮大器親率御林軍,在聖光寺的指示下,發兵征討,其實也沒有經過戰爭,兵臨對陣時,那些人的部屬就縛了主將請降,阮大器等於是不戰而克。

  他能如此迅速地統一了緬甸,實在大出李至善的意外,李至善逃了出去,躲在鄰國逞羅觀望,以為梅玉他們在緬甸會碰個大釘子的。

  緬甸是他最初經營的勢力範圍,從廷臣到國君,他已能控制九成,哪知道梅玉他們竟輕而易舉地擊敗了他。

  綜合原因倒很簡單,第一,梅玉他們推出了阮大器主政,他本來就是前王的王儲,一脈相傳,容易得到軍民人等的擁護。第二,阮大器還是以尊奉聖光寺為至尊,這本是李至善自己推行的政策,所以並沒有造成什麼變故,只是在中間剔去了他這個國老而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