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南疆飛龍記 | 上頁 下頁 |
四六 |
|
鄭和歎口氣道:「皇帝家的事實似難以理解,更沒想到這位老太妃……她跟今上的嫡母感情最佳,今上也一直將她視同生母,卻想不到……」 梅玉歎道:「皇帝家的人都是難以理解的,他們有時為了責任而能抹殺親情,這種情節固然可敬,但有時太冷酷一點,我是無法贊同的。」 鄭和也歎息了一陣,送走了梅玉。 這次的會晤是絕對的秘密,梅玉也在以後到金鳳仙的香閨去了幾次,那是純粹只為風月,不及其他了。 沒有幾天,宮中傳出了一位老太妃薨斃的消息,這位元老太妃是太祖的妃子,也是燕王成祖的庶母,成祖只下詔令京師守喪三日。 老太妃年紀不小了,平日身體很不錯,這次聽說是摔了一跤,中風不起,昏迷了一天就薨了。 只有梅玉心中是明白的,那位老太妃已經把受託所藏的東西交給鄭和了。 至於她的死亡是不是鄭和所為,梅玉不知道,但建文帝也曾告訴過他,那位老太妃在交出秘密後,也會自尋了斷的,這是帝王之家冷酷的一面,也是令人難以理解的一面。 大明永樂二年冬。 梅玉還是在九江保他的鏢,他已娶了姚秀姑,正式接下了廣源鏢局的擔子。姚秀!」是再嫁了,所嫁的人又是一位侯爵,這使人很想不透,梅玉是聞名天下的英雄,又是位現成的汝南侯爺,為什麼要娶個寡婦。 倒是江湖上的朋友對這件事很興奮,他們認為梅玉和姚秀姑是一對很相配的英雄兒女,而梅玉以汝南侯之尊,從事保縹的行業,這是對江湖行的重視。 所以梅玉的廣源鏢局規模越來越大了,天下聞名的英雄豪傑,也都被他延聘到鏢局中來了,使得廣源成為天下最大的鏢局,也是實力最堅強的鏢局了。 這當然有一半是靠鄭和的力量,首先是在廷議上,鄭和壓住了言官們的彈劾,鄭文龍一直在擔任著錦衣衛指揮使,管著全國的密探,若非他的默許,是不准一個人造成如此大的江湖勢力的。 另一部分,則是沐王府為首的一些國公們的捧場與支持,他們有的是統率軍隊的,卻將軍餉交由廣源鏢局搬運,使廣源鏢局的收入增加很多。 不過,這份收入不是津貼,是廣源的鏢師們以本事賺來的,軍餉被劫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尤其是一些跟沐王府有交情的國公將領們,他們的軍餉以前就曾受到過損失。 劫軍餉的自然是江湖人,可是官府也插了手。 那是以谷王朱穗為首的另一個秘探的系統,可能也受著成祖的私下授意,要給這些人一點教訓與打擊,明裡撥出了軍炯,再著令一些江湖人去劫了來。 軍餉是他們自己派了官員來領取的,在手續上,這筆錢已經交給了他們,軍餉被劫,他們自己就得負責。 劫匪全是高手,而且消息靈通,計畫周密,專揀一些冷僻的地方下手,事後藏匿無蹤,查也無從查起,著令地方負責也沒什麼,最多是當地知縣和衛役倒楣而已,事後只有他們自己賠了出來。 當然,他們猜到可能有官方的人插手,向沐王府求計,因為他們是以沐王府為首的,沐榮對此也深感困擾,不過想起了廣源鏢局,就把這份工作推薦給廣源鏢局。 他當然瞭解到梅玉和鄭和的關係非比尋常,廣源的鏢,錦衣衛就不太敢下手了,何況,廣源本身的實力也相當靠得住,果然交給廣源的鏢貨都沒出過事,雖然也有挫折和阻撓,但是廣源事先都能得到消息而渡過難關。 谷王在和鄭和叔侄倆爭權,都不便明著衝突,只有暗著與廣源鏢局各顯神通了。 梅玉知道這情形,但是他必須幫著鄭和一點,因為建文帝在聖光寺中還是不太安全,鄭和在主持著密探大權時可以多方曲護,如果換了谷王和李景隆當權,這兩個人將會傾全力來對付聖光寺,以此向永樂邀功。 建文帝在聖光寺也有一年了,聽說他在這一年中,處境並不是十分愉快。 那是為了方天傑和李至善時常衝突的原故。 方天傑不愛抓權,他是個實心做事的人,也一心想把事情做得好,他同去的那班兄弟朋友也是如此,再加上一個老謀深算的智多星計全,一夥人幹得有聲有色,跋扈的僧官,殘暴的土王,欺負良善的惡霸,碰在他們手中就無法可施了,他們的確是在為南疆的夷民們謀福利,聖光寺更受夷民們的愛戴。 不過,這都是與李至善的策略衝突的,李至善是採取以夷制夷的手段,認為聖光寺只要抓住一批領導人就行了,至於這些人如何去對待夷民,聖光寺不必去干預。 方天傑要整掉的人,都是李至善的手下和心腹,於是就形成了雙方在權力上的衝突。 這使建文帝很痛苦,也很煩心,他心中是支持方天傑的,但有時,他不得不幫著壓著方天傑一點,因為整個南疆是李至善一手經營的,整個天南全是他的勢力,方天傑他們要跟李至善爭權是太傻了。 方天傑傻在要講道理,他當然也占住了理,但為政之道不能光是講理的,勢比人強進,理是壓不住人的。 建文帝是有苦難言,他又沒法子明白地告訴方天傑,他在南疆的地位不是至尊至上的,有時必須要買李至善的賬,李至善聰明的是把女兒嫁給了建文帝。 他是建文帝的岳父,有時乾脆動用到長輩的架子來告訴建文帝該怎麼做。 當然,他只是個權臣,還不至於成為如曹操一樣的傑臣,在表面上,他還維持著適度的尊敬,但也只是表面上而已,遇有重大事故時,他的決定卻是不容更改的。 這中間最苦的人是李珠,她必須周旋在老父與丈夫之間,也必須經常地去撫慰方天傑,免得這個忠心的弟兄離心而去,她明白建文帝不是一個可以受擺佈的人,如果李至善太過分地逼走了方天傑,那就是導致翁婿破裂的時候,因為建文帝是會把友情置於利害之上的。 計全把情況與消息傳到了中原,梅玉認為很嚴重而不能再等待了,他必須要到南疆去一趟。 行前,他當然也把情況轉告了鄭文龍,鄭文龍立刻到九江來私下見到他,展開了密談。 「侯爺,家叔對天南的情形很瞭解,也很為遜皇帝難過,他在那邊仍然要受到權臣的欺淩。」 梅玉淡然一笑道:「我瞭解到李至善那個人,欺淩大哥是不敢的,只不過他是搞密探出身的,懂得掌握情勢,經常以情勢來迫人,使大哥不得不聽從他的話而已。」 鄭文龍歎道:「家叔說的就是這一點,遜皇帝在中原就是迫於情勢才放棄天下的,但是到了天南,仍然要受到情勢所拘,使家叔也感到愧對泉下的太祖皇帝。」 梅玉道:「這個……總監想得太多了,也扯不到這麼多,更與太祖皇帝無關。」 鄭文龍道:「不,家叔也曾答應過太祖皇帝,要照應遜皇帝的,雖然家叔不是受託最重的人,但家叔總是耿耿于懷,想要為遜皇帝盡一份心的。」 頓了頓,梅玉又道:「我請鄭大人來也是為了這件事,我準備上南疆去,我也知道鄭大人有一批人在李至善那兒,最好請鄭大人能先打個招呼,到時給我一點幫助。」 鄭文龍忙道:「侯爺準備怎麼做?」 「李至善管的事情太多了,我準備去叫他歇歇手,少管點閒事。」 鄭文龍歎道:「侯爺,恐怕事情不是這麼容易,李至善的手下固然有一些是下官的人,但更多的是谷王的人,下官的命令也下達不到那兒。」 「什麼!谷王的人擠進那個圈子裡做什麼?」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