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上官鼎 > 萍蹤萬里錄 | 上頁 下頁 |
四二 |
|
憶君默祝完畢,抬頭望望那似乎永遠峙立不到的巨石,眼中射出激奮的光芒。像是一個久經戰仗的勇將,一朝遇到生平勁敵的模樣。 機靈的龍兒,本來應在外為憶君巡風的,似乎知道今天會有大事發生,一個馬首在大石外面探首探腦,好似不願放過這百年難一見之壯景。 憶君運起「開天神功」,不一會兒已功行一周真氣貫達四梢,只見他全身脈胳根根憤張,一個白皙俊臉透出霞般赤色。然後緩緩向大石走去,每走一步後面的龍兒也不自覺跟上一步。 憶君雙手扶住石邊,長吸一口氣後調勻一下呼吸。 「嘿!」一聲巨吼從他口中喊出,而那萬斤大石隨著他呼聲一寸一寸順著雙手往上移,驀然撐過了頭頂。 上面太大的壓力似乎使得憶君雙手微行彎曲,全身似一張綁緊的弓統,每一塊肌肉都在上下撐動。 憶君偷眼一瞥石下,果然地上離腳三尺遠近正有一白色玉質的晶瑩盒子,只是被大石壓得深深陷人土中。 且說憶君一見玉盒在下,心中不禁大喜,正邁起一步要上前將它勾出,誰知一足剛起力量頓然減低大半,突覺手力壓勢大增,雙手彎曲幾乎竟有些扛其不住。 憶君連忙又兩足牢牢站穩,調勻一下真氣,只見雙手顫抖數下總算將大石撐住,但也驚得他出了一身汗。 要知一個人舉重,看似是由雙手出力,其實卻不然,腰上,腿上俱要出力,可能較手還要多些。憶君一足懸空要去勾出玉盒,當然重心失去力氣也要大大減低了。 憶君此時真不知如何是好?放下大石心有不甘,不放嗎!又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取出玉盒子。 驀然憶君靈機一動,兩足大大叉開,轉頭低聲喚著龍兒。 龍兒乖巧無比,一聽憶君聲音已自知曉意思,只見它輕快地奔至憶君腳前。雙腿彎曲竟從憶君張開胯下盡力將馬首伸長正好夠到玉盒,接著馬舌吐出卷了幾卷即將玉盒叼出。 君憶大喜,兩手奮力向上一舉一墊腰退出身來,只聽得「轟隆!」一聲,萬斤大石又重歸穩然。 得意的龍兒,咬住玉盒在憶君面前搖首擺尾,好似歡欣已極,正等待著主人讚賞。憶君緊緊抱住龍兒,興奮得眼淚都流下來,期待多年的心願,在此刻究竟實現了。 讀者或許會奇怪,既然憶君天生異稟,為何公孫惠龍能夠輕易舉起此石,而憶君反要藉靈藥之力呢?要知公孫惠龍力舉此石時年已三十有餘,又因他從小苦練。憶君十歲才開始學,此去相差何止二十年。 並且公孫惠龍自幼即有明師教導,較之憶君獨個兒自修自悟,這樣又好過好幾倍。 再者「公孫惠龍」只專練「開天神功」一門,自然真力容易精純深厚。而憶君是兩者同時習練,而「開天神功」與「天陰正氣」在未獲得「陰陽秘笈」之前,又不能相輔相合,是故憶君功力又得打個折扣。 且說憶君仔細觀察此玉帛,雖然被壓在石下將近有六十年,居然仍是自潔無瑕,連盒面縷絲花紋都毫無損壞。 盒面正中刻著四個「玄機藏寶」字樣,只見筆筆龍飛蛇舞,似乎是用一種鋒利刀刃隨手樓上去的。筆劃簡潔,深寬合度,氣派竟自不凡。 憶君尋著開鏈輕輕一按,白玉盒「喀!」一響打了開來。內中平放著一疊厚厚絹冊。畫面上用丹砂字寫著「陰陽秘笈」四字,其旁尚有一行小字「玄機子留贈有緣」。 朱紅的小字在他眼中愈來愈大,並且似乎上下跳動著。 憶君迫不急待,很快翻開第一頁,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導陰輔陽,以柔駁剛」篇,從紙質上看出,這數頁薄薄篆字,好似乃後來黏貼上去的。 憶君順著首行看上去——陰陽者五化矣!如太極之化日月,如日月之生回象,其有陰輔陽而柔駁剛者,以至於無窮;……夫婦生陽,陰化陰,陰陽而生神化氣,即氣又化形,形生萬物而所以成也——憶君一字一字看下去,心中飛快地想著句中含義,本來即有些心得的他,此時不可想而知大悟其真諦。 靈台間一絲曙光,使得他大大激動起來,一連翻過數頁,行中句子,字字如重錘,如晨鐘,敲開他似閉還啟的心扉。 ……吾人窮陰陽之端,造化之源。忘其形以養其氣,忘其氣以養其神,忘其神以養其虛,虛實相合則陰陽相通而成矣! ……一輸陽,一導陰,一輔一導而已。繼而養則化,養養則善化之,工夫到火候到,則不祈化而自化矣! 憶君看至此處,「導陰輔陽」以柔駁剛」篇已結束,其後即坐式運功之法,結會合氣之方。憶君緊閉雙目,混念思索一番,只覺剛才所看每一個字,都神龍活現般飛舞目前。 開頭是幾個坐式,與「開天神功」,「天陰正氣」之坐式大同小異,後面即是注文——夫「導陰輔陽,以柔駁剛」亦自然之理,上通「百會」合陽剛之氣,下接「鬱結」匯陰柔之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兩者相生相成,則合而自化為一矣! ……當坐時當欲求能靜,務宜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非莫問,以臻至虛至幻,人我兩忘,百惡俱息,境風不動之界……夕陽下,蒼綠青石邊,憶君正打坐其旁。此時只見他寶相莊嚴,心靈中已達到所謂一念不生,是非莫問,而人我兩忘,百惡俱息之境界。體內真氣流竄頻數而澎湃怒湧。在上則「開天神功」陽剛之氣由「百會」而下,在下則「天陰正氣」陰柔之氣由「鬱結」而上,兩者在脈絡中緩緩化合,融匯成一。 此時他腹中雷鳴陣陣,頂上白霧嫋繞不散,正是陰陽之氣會合,運功已至最後最緊要關頭的象徵。 漸漸憶君從似虛似幻之境,返醒過來。一個身子汗出漿,衣衫早已盡濕,體內最後一絲化合之陰陽兩氣,也從容歸就丹田。 憶君感歎地說道:「唉!想不到這短短的一篇文章,竟包含有天地間至高無上絕學。我憶君何德何福竟能得到它?如此一來不啻增我數倍功力。」 旋即再繼續翻閱下去。原來所謂「陰陽秘笈」,其中論及陰陽不過數頁面已。後面一大半竟是玄機子一生中窮究各派系精粹,再加上自己苦心鑽研刻劃而成,去蕪存精才手錄下來。 當然像「開天神功」,「天陰正氣」,「伏魔三十六劍式」,「靈蛇鞭法」,「淩育步」俱包含其內。 厚厚一本絹冊,除了內中少數憶君學過外,其大多俱是他見所未曾見過,較之「伏魔二十四劍式」,「靈蛇鞭法」更難深複雜,其中十八般兵刃樣樣俱包含其內,有些奇形怪狀的武器竟是憶君見也未見過。 憶君翻翻前面數張談劍的,只見盡是博大淵深難懂之絕招,除了內中「伏魔二十四劍式」能連貫使用外,其餘俱是雜亂無章之招。 憶君至此恍然大悟,為何玄機子會只傳「神行無蹤」與「只手伏魔」兩人各一套絕藝?敢情只有這兩套才是能連貫使用的。 一連兩個時辰憶君在「掛月峰」上一招招苦習下去,夕陽已西落,而他仍只能悟出五招,可想此冊中所記之招式是多麼深奧了。 憶君歎口氣,只覺整個腦袋已麻木不靈,渾沌不清,說道:「這樣下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學完啊?」 其實這點他卻想差了,雖然這些絕招初看俱是毫無連貫。然而天下武技都有定路可循,只要學得多,使得多自然愈習愈快,而憶君最後也能明白此點。 且說憶君一看天色已晚,群鳥歸來巢,正是自己返家之時,晚風中這已成長的青年,口掛著滿足而微感驕傲的笑容,慢騎而下,他想著兩位思師的期望,終於讓他實現了,他們九泉之下的魂靈也會瞑目了。 晃眼一月過去,憶君武功一日千里當不用說,而古氏牧場上正呈現一片繁忙,成千牛群被趕集欄內待期而販,無邊牧場上馬師們正整日馳騁,尋歸那些走失無蹤的牛只。 這一日古洪一襲黑色緊裝,頭上紮著包帕,將頭髮勒住。正來往地指點打裝及分撥人馬。 「開欄!」 古濮大喝一聲,立刻有兩人將欄門打開,成千成萬的牛群被二十余個馬師趕將出來。 牛群受到搔擾,「喵!」、「咩!」地吼叫著,數不清的蹄子踐得黃沙飛揚,彌漫在整個空際。 古濮靜靜地看著手下馬師忙碌地工作,不時揮手搖散飄來的灰塵,還有熟悉的牛腥味。隨即問了問馬旁牧人所應該走的路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