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倪匡 > 三看金庸小說 | 上頁 下頁 |
一 再討論韋小寶這個人(1) |
|
▼第二章:鹿鼎記 一 再討論韋小寶這個人 為韋小寶辯護 怎麼又看《鹿鼎記》了? 《我看》中看過,《再看》中看過,還要再《三看》? 是的,因為: 在金庸小說之中,《鹿鼎記》排名第一。 也因為《鹿鼎記》的修訂版,已經在港台兩地同時出版,當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盼得人的頸子,如關雲之長。書一出版之後,讀者捧書狂讀之際,眼睛必如諸葛之亮。 在這之前,《鹿鼎記》從來也沒有正式出版過。讀者除了當年在報紙上看連載之外,看的全是翻版書。香港出的翻版書還好,台灣出的翻版書,換了一個書名叫《小白龍》,將韋小寶的名字改成「任大同」(真是任你奶奶的大同),不堪至於極點。正式的版本出來了,自然要賀上一賀,再來評論一番。 更因為,金庸自己寫了一篇題為〈韋小寶這小傢伙!〉的短文(編按:見本書附錄),發表在《明報月刊》第一九〇期上。在這篇文章中,金庸將韋小寶稱為「市井小流氓」,本人看了,大為不服,非反駁不可,所以,更要寫《鹿鼎記》了。 或曰:連金庸自己都說了韋小寶是「市井小流氓」,你怎麼還能不服氣?當然可以,有書放在那裏,我們可以從書中尋章摘句,擺事實,講道理,金庸卻又怎地?那天,問他為甚麼將江飛虹刪了,他就記不起那個曾為藍鳳凰抹了脖子的苦人兒了。 有一篇幻想小說,寫莎士比亞再來人世,在大學修文學,有關莎士比亞的課程,就硬是不及格。一部小說,偉大的小說,作者在寫作之時,必然孕育著許多意念,將這許多意念,通過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的各種各樣活動,表現出來。 這許多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要是寫得活了,他們的活動和表現,往往會逸出作者的控制之外,作者原先要這個人成為君子的,結果可能不是君子,作者本來要這個人成為小人的,結果,這個人也可能不是小人。 這種情形,無可譬喻,勉強要譬喻的話,只好用電腦來比一比:將許多資料輸進電腦去,這些資料,有時會自行組合,不受控制,而有意料之外的結果出來。 人腦的活動,更加複雜,不受控制的情形,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的情形,絕不罕見。作者自己未刻意去這樣寫,但是寫了出來之後,卻有這樣的效果,而作者自己未曾注意到有這樣的效果,別人反倒看出來了,那有甚麼稀奇? 所以,必須為鹿鼎公韋小寶辯。 金庸的〈韋小寶這小傢伙〉一文,其實也是在為韋小寶辯。《鹿鼎記》一書,是金庸小說中最多爭論的一部,甚至在報紙上連載發表之際,就有不少人說:「這部小說,可能不是金庸寫的吧!」 金庸的讀者,對金庸是愛護備至的,一看到金庸的作品之中,有自己不喜歡之處,就一口咬定,是「有人代寫」的,也有更多的人會猜:「多半是倪匡代寫的。」有一日忍不住,大聲回答:「倪匡要是能寫出這樣的小說來,哼哼!」 旁邊的人問:「哼甚麼?怎麼樣?」 回答是:「朝小說完成,夕死可矣!」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鹿鼎記》完全是金庸的作品,而且是金庸小說之中,最出類拔萃的一部。 可是,《鹿鼎記》的主角人物韋小寶,卻仍然為很多人所不喜歡,金庸的〈韋小寶這小傢伙〉一文,主要為韋小寶辯護之處,是想說明人的複雜的性格,傳統的道德觀念和韋小寶的作為之不同,等等。這其實是絕無必要的,更何況在這篇文字中,金庸還用了不少對韋小寶非議的詞句。 不喜歡韋小寶的兩類人 不喜歡韋小寶這個人的讀者,大抵分成兩類: 第一類:女性讀者。並非全部女性讀者不喜歡韋小寶,但有相當多的女性讀者不喜歡韋小寶。不喜歡的原因,很簡單也很直接,因為韋小寶有七個老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