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倪匡 > 再看金庸小說 | 上頁 下頁 |
一、倚天屠龍記第一部分 |
|
▼倚天屠龍記 一、第一部分 「倚天屠龍記」全書,分為上、中、下三部。 這三部,或稱三部分,全然可以自成段落,但是摻合在一起,又成為一整部,結構十分奇特。 「倚天屠龍記」的第一部分,是承繼了「神鵰俠侶」而來的,出場人物是郭襄(那時郭襄,仍然只是一個小姑娘)、崑崙三聖何足道、覺遠大師、張君寶、少林寺眾高僧等等。 其中,郭襄、覺遠、何足道等,都是在第一部分之中出現了之後,就此不再在書中出現的人物。何足道出現在少林寺,目的是將張君寶引出來而已,這個人物,無關重要,郭襄出現的目的,則只是表示「倚天」是接著「神鵰」而來的,在「倚天」中也沒有甚麼地位可言。但有兩個無名無姓的人,卻是「倚天」全書之中,極其重要的人物。沒有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倚天」所有故事的發展。 第一部分中十分有趣的一節是何足道上少林寺,和少林寺眾高僧大打出手,結果若不是張君寶這個少年出頭,少林寺千載威名,就要毀於一旦。 這一節,本來也沒有甚麼有趣,但是因為同樣的情節,出現在金庸筆下,次數甚多之故,所以才覺得有趣。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和所有的武俠小說一樣,都寫少林寺為武林泰斗,可是開少林寺玩笑之多,也堪稱空前絕後。 一個人上少林寺,整得少林寺眾高僧狼狽不堪的情節,「倚天」有(結果是張君寶打救),「天龍八部」也有(結果是虛竹打救)。「鹿鼎記」中,韋小寶到少林寺去做和尚,「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率領群豪,到少林寺去大鬧。少林寺方丈勾引人家十八歲大姑娘,少林高僧不通世務,等等,都是在開少林寺的玩笑。 何足道大鬧少林寺,張君寶挽回了少林寺的聲譽,反倒惹下了大禍這一節,又引出少林寺多年前的一段秘隱來,說明了少林寺分出了西支,以及一個火工頭陀的狠辣功夫,分成了三支,伏下了後面第二部分中,俞岱巖受傷的伏線。 第一部分中,最出色的人物自然是張君寶,這位後來成為「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的張君寶,其時只不過是一個少年。 在「倚天」中,這個少年一生命運的轉捩點,只不過是於無意之中,聽到了一男一女兩個鄉民的對話: 「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戶……當真枉為生於世間了。」 「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 這幾句話,在當時「但覺天地茫茫,竟無安身之處」的張君寶聽來,真如當頭棒喝,又覺得含有無限機鋒。本來,張君寶已經受了郭襄的一隻金絲鐲兒,要到襄陽去見郭靖的了。 張君寶的性格武功,若是到了襄陽,郭靖見了一定大喜,不是「說不定會收了做徒兒」,而是一定會收之為徒,那麼,張君寶的一生,和後來張三丰的一生,就會截然不同,他若不是和郭靖一起,與襄陽共存亡,死在襄陽保衛戰之中,也必然不能成為不世出的武學奇人。 但是人生的際遇,往往就是如此奇妙。張君寶晚不休息,早不休息,恰好在那一雙鄉下男女經過時,在道旁休息,聽到了他們的對話,觸發心境,決了心意,不再去投靠郭靖。 算算或然率的話,張君寶和這雙鄉下男女見面的機會之微,微到了極點,刻意安排,尚且未必能夠遇見,但他們偏偏遇上了。 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其實都不知有多少這樣的機緣。在馬路上走,迎面有一個陌生人來,左邊有一個陌生人擦肩而過,誰也不會加以注意。但是和這個陌生人迎面、擦肩而過的機會,同樣是微乎其微,以後可能一輩子再也見不到這個陌生人了,這同樣是一種機緣。 人和人之間,人和物之間,物與物之間,能相遇、相合、相聚,全有不可知的機緣在。這種相遇、相合、相聚,可能對身在其中的人,一點也不發生影響,也可能對當事人,產生天翻地覆的影響。 任何人的一生,充滿了這樣可以發生變化的機會。在變化之中,選擇哪一條路去走,決定這個人的一生。 所以,那根本連名姓都沒有的一雙鄉下男女,是「倚天」中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們自顧自的對話,影響了張君寶的一生。 而如果張君寶不是成了張三丰,自然沒有武當七俠,沒有殷素素、張翠山之戀,沒有了張無忌,也就沒有了全部「倚天屠龍記」。 在第一部分之中,還有一樁十分令人懷念的小東西,就是自郭襄腕上褪下的那一隻金絲鐲兒。 那一隻金絲鐲兒,落在張君寶的手中,張君寶後來在武當山「渴飲山泉,饑食山菜」,只怕也沒有甚麼機會將之來變賣了換銀子去胡調。 那隻鐲子,想來一定仍然在張三丰的手中。 後來,郭襄創了峨嵋派,傳到了滅絕師太,滅絕師太有一個女弟子叫紀曉芙,和張三丰的弟子殷梨亭有婚姻之約,當日訂婚之際的聘禮不知是甚麼?最合適的,莫過於當日自郭襄腕上褪下來的那隻金絲鐲子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