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倪匡 > 再看金庸小說 | 上頁 下頁
十、吳儂軟語


  在金庸著手修訂他所有作品之際,曾提了一個建議:阿朱、阿碧,小女態如此可人,她們從小在蘇州長大,如果讓她們的對話之中,加一點吳儂軟語,豈不是信添嫵媚,更增嬌憨?

  金庸考慮片刻,連聲說好。於是,經過修訂的「天龍八部」之中,就可以看到阿朱、阿碧的對話,是吳語對白。

  用吳語來寫小說,早有先例,「九尾龜」、「海上花列傅」等,全部吳語,不但對話是吳語,連描述,也是用吳語的,怪異莫名。

  金庸採用的,其實是「半吳語」,不過即使用的是「半吳語」,對於不是在江南長大的人來說,看起來也有莫名其妙之感了。香港、台灣兩地的讀者,絕大多數,不通吳語,有些地方,還要解釋一番,誰教當時提議這樣寫的。隨便拈些出來,大抵類此。

  「勿要嚇人喤」──「勿」就是不,「喤」是助語詞,沒有意義。同樣的助語詞,有「哉」、「����」(問題時用),等等。

  「霍大爺,還仔撥你。」──「還仔」並不是還一個仔給他,而是「了」的意思,即「還了給你」。

  「你不要大娘子、小娘子介客氣。」一「介」,是「這樣」的意思。

  「介末交關便當?」──整句是「那可方便得很」之意。原來在這句話後,加了一個「?」,不知何意,疑是誤排。

  「勿來事格。倘若我解到仔一半,段公子醒仔轉來,耐末不得了。」──阿朱、阿碧的小兒女憨態,在這句話中,表露無遺。阿碧內急,要「解手」(小便),「解到仔一半」,便是指此而言。「耐末」,即「那麼」。「勿來事格」,「不行」之意。

  「嘸啥事體得罪俚。」──「無啥」,「沒有」也。「俚」就是「他」。

  「阿姐講閒話,阿要晤輕頭。」──「閒話」,不是閒話,就是「話」。「晤輕頭」者,無輕無重,不知分寸之謂。

  最有趣的一句對白,是四川粗人遇上了江南小姑娘:

  「格老子的,你幾歲?」

  「你做啥介,動手動腳的!」

  並不知雙方如何聽得明白,自然只好大亂收場。

  阿朱阿碧的吳儂軟語,用得恰到好處。全然不懂的讀者,乍看起來,會覺得有點彆扭,但是要稍有了解之後,就會覺得妙在其中,極其有趣,學仔來講,格末就像是蘇州人哉!

  附帶說一句,阿朱後來跟了喬峰,慘死在大雨中,石橋上。阿碧的下落如何?在丐幫生變時,她還在,及至段譽帶了王語嫣逃走,她也出現過:

  「只見大道上兩乘馬直馳而來,馬上人一穿紅杉,一穿綠杉,正是朱碧雙姝。」

  然後,阿朱便找喬峰,和段譽去救人:

  「阿碧早到後艙自行改裝去了。」

  這一句,甚不可解,到後艙「自行改裝」,改的是甚麼裝?為甚麼要改裝?在這之前,王語嫣曾問過一句:

  「阿朱姐姐,你們卻到那裏改裝去?」

  阿碧若是「改裝」,自然也要假扮一個甚麼人,可是她卻沒有假扮甚麼人,假扮的是阿朱(扮喬峰)、段譽(扮慕容復)。

  更怪的是,阿碧一到了「後艙」之後,就此消失,一直到最後才出現。

  這位「一雙纖手皓膚如玉」、「說話聲音極甜極清」、「滿臉都是溫柔,滿身盡是秀氣」,又會煮「荷葉冬筍湯、翡翠魚圓」的阿碧姑娘,著實令人想念。

  阿碧在最後才又冒了出來,伴著慕容復和小孩玩扮皇帝的遊戲,神情落寞、憔悴,真是可憐得很。但是她心中既然只有一個慕容復,那怕慕容復再壞、再瘋、再卑鄙,她心中唯一的男人,還是慕容復。這是情愛的力量使然,旁觀者往往不易明白。段譽是明白人,他明白了:

  「各有各的緣法……我覺得他們可憐,其實他們心中,焉知不是心滿意足?我又何必多事?」

  不但焉知他們心中不是心滿意足,甚至,他們心中,也可以覺得段譽可憐。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何必多事」,真是至理名言。

  可以明白的是何以阿碧到頭來,還是這樣想不開?她為甚麼要:

  「明艷的臉上頗有淒楚憔悴之色」?

  又為甚麼:

  「一滴滴淚水落入了竹籃之中」?

  慕容復神智不清,她才有機會長陪在她自己心愛人的左右。如果慕容復真的身登大寶,做了皇帝,阿碧才真傷心,一滴滴淚水,其實應該到那時候才落,現已落,還是想不開。

  阿碧畢竟是一個多情少女,想不開是人之常情,不忍深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