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倪匡 > 我看金庸小說 | 上頁 下頁 |
倚天屠龍記 |
|
《倚天屠龍記》的主角是「明教」。 金庸在《倚天》的著作上,有了新的突破,明教人物眾多,一個一個介紹出場,直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才總其成,其間過程繁複,頭緒萬千,但是一點點寫來,一個個出場,有條不紊,組織結構之佳,在任何小說中,皆屬罕見。能寫到這樣,已經是空前絕後了,但金庸還不心足,像是有意在考驗自己的創作能力,將一個重要人物,明教的光明右使,留在最後出場,石破天驚,叫讀者不禁這樣想:金庸的創作才能,究竟有沒有盡頭? 《倚天》中的明教,比《書劍恩仇錄》中的紅花會,高出不知凡幾,是金庸創作的又一個高峰,因為在寫成功明教的同時,他寫成功了張無忌。形成了群戲中有個體、個體和群戲結合的最佳範例。 從《倚天》開始,金庸武俠小說的想像力更豐富,豐富的想像力,像大海中的巨浪一樣,洶湧澎湃而來,一個巨浪接一個巨浪。這種想像力趨向豐富、大膽的結果,才孕育了他下一部浩淼不可方物的巨著《天龍八部》。 《倚天》是金庸作品更趨向浪漫、趨向超凡不羈的轉捩之作,這可以從金庸作品在《倚天》之後又奔向另一高峰得到證明。 《倚天》寫明教前任教主陽頂天,全是暗筆,寫陽頂天的夫人,更是暗筆之中,另有曲筆,著墨不多,但陽夫人的委婉淒苦,已令人心向下沉,各位讀友千萬請注意這位陽夫人。 《倚天》主題曲的明教經文: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為善除惡,唯光明故, 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在光明頂,要消滅明教的武當大俠,聽了之後,不禁感嘆:「……他們不念自己身死,卻在憐憫眾人,多憂多患,那實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 這是全書的主旨,金庸通過了《倚天》,將這個主旨表現得極透徹。 《倚天》最無可奈何的是結局。大仁大勇的胸襟,落在朱元璋這樣的野心家手中,就像魔術師有了道具一樣,喝一聲:「變!」就變成個人權術的基礎。金庸無法改變這種事實,只好讓張無忌去替趙敏畫眉。大仁大勇的胸襟,敵不過奸詐權術,真是造化弄人,莫可如何。 《倚天》中有一大段朱長齡為了要得到屠龍刀,不惜毀棄全家的情節。論小說情節中之為達到某一目的而進行的深謀遠慮的陰謀,可稱無出其右者。 這一大段情節,看得人氣喘不過來,隱隱約約,覺得那是一個陰謀,但是卻又不敢相信世上會有這樣的陰謀!讀者尚且如此,何況是入世不深的張無忌,自然非中計不可! 朱長齡的大陰謀終於暴露,是張無忌無意之中聽到了朱長齡父女之間的對話,所以起疑。這樣的安排,和朱長齡苦心設計的陰謀對比,是一個敗筆。金庸既然安排了這樣天衣無縫的一個大陰謀,應該更安排極其巧妙的破綻,讓張無忌去揭露。偷聽談話而導致陰謀敗露,是浪費了這個大陰謀的設計,可惜,可惜。 殷素素自殺之際,在張無忌的耳際講了幾句話:「孩兒,你大了之後,要提防女人騙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 這是全書中最不可解之處。 說這話的殷素素,自己就是一個美女,她何嘗騙過張翠山,非但不曾騙過張翠山,且和張翠山一起死。 如果說,這是為了小說的結構反照日後張無忌被朱小姐騙,被周芷若騙,那麼,趙敏不美乎?小昭不美乎?何以她們不騙張無忌? 如果說,這表示金庸對女人的一種觀點,更令人難以入信,金庸決非這樣拘泥執著的人。在生活中,給女人騙騙,尤其是被「越是好看」的女人騙,那是何等樂事,固所願也,無法請耳! 看來看去,弄不懂殷素素臨死這樣對張無忌說,究竟是為了甚麼。而且殷素素在說這幾句話時,匕首已插進胸口了。 只好說看不懂這一點。 《倚天》中有一對歡喜冤家:王難姑和胡青牛。王難姑學用毒,胡青牛學醫病,兩人爭強,王難姑甚至自己服了劇毒,要胡青牛去醫。看到這裏,掩書而嘆:夫妻之道難焉哉! 普天下男人,請同情胡青牛先生。他應該怎麼樣呢?醫好了妻子,妻子更加大怒:醫不好妻子,沒有了妻子。 子曰:唯…… 《倚天》中有一段動人的戀愛,男女雙方是楊逍和紀曉芙。楊逍是明教的光明左使,正派心目中的大魔頭。紀曉芙是峨眉派的弟子。金庸並沒有刻意寫楊逍和紀曉芙相遇的過程,只是以聯想寫到,紀曉芙的武功不及楊逍,被楊逍在半強迫(?)的情形之下失身。但是結果是紀曉芙寧死不悔。 這一段描述並無太多的戀情,給讀者以極其豐富的想像餘地:紀曉芙在失身時,究竟有多少強迫成分?她和楊逍在一起時,得到了甚麼樣的快樂,才使她將女兒命名為不悔? 也使人想到:紀曉芙的未婚夫,本來是武當派的大俠,她為甚麼寧願不後悔和一個魔教中的無行浪子在一起,而不去做殷大俠的夫人? 這一段情節可引人深思的地方極多,也表示了男女之間的愛情,根本是不能以常理來揣度的,是一種根本虛無飄渺、無可捉摸、沒有道理可講的事。 金庸在這段筆墨不多的愛情情節上,其實極其深刻地指出了一點:愛情是純屬當事男女雙方的事,任何其他人,不論以何種理由、何種立場去干涉,結果只會產生悲劇。滅絕師太立場何等嚴正,結果是使紀曉芙死去。所以後來,苦頭陀硬說滅絕師太是他老姘頭,替紀曉芙出了一口怨氣。 楊逍、紀曉芙之戀,和一開始的張翠山、殷素素之戀前後相輝映,和張無忌、趙敏之戀前後相呼應。金庸在《倚天》中,明白表示了一點:他人觀點如何,無足輕重,當事人自己的戀情,才最重要。 這樣的愛情觀,直到如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年輕男女接受的較多,種種旁觀者、干涉者還會全然不能接受,繼續在扮演滅絕師太的角色。 《倚天》不但是金庸作品更趨向豐富想像力的一部力作,也是感情上更浪漫的一部力作。 《倚天屠龍記》在金庸作品中,可排在第六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