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
趙藩題武侯祠聯 |
|
武侯祠有多處,最著名的是成都武侯祠,祠在市南郊的「昭烈廟」內。說來有趣,「昭烈」(劉備)是主,「武侯」(諸葛亮封號「武鄉侯」)是臣,大門的橫額也是書「漢昭烈廟」的,但蜀人都通稱「武侯祠」,而不稱「昭烈廟」,此亦可見「諸葛大名垂宇宙」(杜甫詩)之一斑了。成都武侯祠有趙藩題的一聯: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上聯說軍事,下聯說政治。用兵以「攻心」為上,施政以「審勢」為先。「審勢」即善於審察客觀形勢也,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政策,在當時蜀漢的形勢來說,是最正確而有遠見的。他治蜀主嚴,但卻是嚴格地遵守「法治」(陳壽的《諸葛亮傳》說他:「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因而能使「天下未亂蜀先亂」的四川安定下來。這副對聯既是對諸葛亮的評價,也是對「統治藝術」的總結。 趙藩是雲南劍川縣人,清末任過四川按察使(相當於省法院院長),寫這副對聯時是四川署理鹽茶道。他寫這副對聯是有原因的。光緒二十八年(一九〇二年)秋,岑春煊任四川總督,不知他是否要效法諸葛亮以嚴刑峻法治蜀的成功經驗,遇事往往不問青紅皂白,動輒殺人。一到任就以重兵圍襲成都周圍鄉場的紅燈教,大肆屠殺「敢於抗官」的農民。當時趙藩是四川署理鹽茶道。 趙藩和岑家甚有淵源,他曾經做過岑春煊的父親岑毓英在雲貴總督任內的刑名師爺,並且是岑春煊的啟蒙老師。但雖然如此,他身為下屬,在舊日的官場,也不敢「犯上」直諫。趙藩想來想去,想出一個法子,寫成上述那副對聯,銘刻成匾,鼓樂鳴奏,叫人從城裏的鹽道街送到郊外的武侯祠懸掛。並於翌年(一九〇三年)游春時,出帖子請岑春煊到武侯祠赴宴,希望他看到這副對聯,能有所悟。「能攻心則反側自消」,「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其實都是對岑春煊的「間接進言」,蓋岑當時所處的形勢,正是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蓬勃開展的時候,清廷「氣數」將盡之時也。客觀形勢和諸葛亮當年所處的「天下三分」的形勢不同。 趙藩曾秘密參與一九〇七年熊克武、謝奉琦等人的反清武裝起義,事敗後,趙託病辭官,民初曾任國會議員。又「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消」亦有版本作「潛消」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