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狀元 果然 適然


  給一位長輩親戚拜年,他的父親是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進士,和南通狀元張謇同榜,因而說起那科故事。他說他的父親本是點榜眼的,因張謇名氣很大,考官要把狀元給張謇。但張謇不知怎的寫錯試卷,名次很後,考官要讓他中狀元,只好將原本錄取的前三名用抽籤方法抽出一人「貶」落二甲,恰好抽中他的父親。他此說是有根據的,那個「考官」(官式名稱是「讀卷大臣」)是翁同龢。殿試慣例有八個讀卷大臣,那科的首席讀卷大臣是張之萬,狀元本應由他定的,但翁一定要取張謇,由於翁是光緒帝的師傅,張只好讓給他了。至於張謇的試卷錯誤則是由於「抬頭」不合格式,後得收卷官黃思永給他補正。事見王伯恭(翁同龢門生)的《蜷廬隨筆》。高伯雨有《會逢其適的狀元張謇》一文,收入他的《聽雨樓隨筆》,詳述此事。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

  張謇是四十二歲那年中狀元的,中狀元前早已文名滿天下了。南通人在他中狀元後,將南通的水月閣魁星樓改為果然亭,並懸一聯云:

  書檻欲淩風,風月無邊歸小閣;
  錦衣今獲得,文章有價屬崇川。

  「果然」意謂張謇果然獲得大魁天下也。張謇可能是自知得來僥倖,後乃改為「適然亭」,並撰聯云:

  世間科第興風尚;
  檻外雲山是故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