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點金成鐵的例子


  舊日文人,每有自以為是的毛病。喜歡改別人的作品,就是這個毛病的表現之一。改作亦偶有勝於原作的,但「點金成鐵」更多。在對聯文學中,最著名的「點金成鐵」的例子,就是阮元的改孫髯翁的昆明大觀樓長聯。

  阮元的改作,也不妨錄出一看: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憑欄向遠,喜茫茫波浪無邊,看東驤金馬,西翥碧雞,北倚盤龍,南馴寶象,高人韻士,惜拋流水光陰,趁蟹嶼螺洲,襯收起蒼崖翠壁,更蘋天葦地,早收回薄霧殘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鷗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爨長蒙酋,費盡移山氣力,盡珠簾畫棟,捲不盡暮雨朝雲,便蘚碣苔碑,都付與荒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鴻雁,一片滄桑。

  阮改孫聯之後,曾引起滇人普遍不滿,甚至被人罵為「不通」(見上篇的打油詩)。其實通是通的,但一改之後,原作的神韻盡失了。因此歷來談論這兩副對聯的人,絕大多數都認為改作遠遜原作(只有一個梁章钜例外,下篇再談)。

  限於篇幅,不可能把諸家評論並錄。這裏只想再舉兩個例子,比較改作和原作的優劣。

  一、原作「披襟岸幘」改為「憑欄向遠」。「披襟岸幘」是「解開衣襟,推高頭巾」的意思,承接前句「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不但顯出眼界的開闊,也顯出了作者的逸興與遄飛。情與景互相結合。改為「憑欄向遠」,只是一句平凡的套語。

  二、同樣的道理,把「喜茫茫空闊無邊」的「空闊」二字改為「波浪」,也是失了原作的氣勢的,而且也不符合實景。滇池並非長江黃河,它的波浪是不大的,更說不上「無邊」。但從大觀樓俯視,一望無際,卻的確是「空闊無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