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增訂版自序

  致《名聯觀止》的簡體字新版讀者:

  對聯自近一千年前問世之後,一代代的中國文化人就樂此不疲,創作不輟,至有清一季,更成大國之勢。對聯耦象形漢字,運用典故,隱含詩意的美學闡釋。因其對對仗、平仄有嚴格要求,亦成全球文學中獨一無二之文學體裁。饒宗頤師曾指其為「簡化的詩」,「是詩的縮影」。加諸與中國書法的結合,為千古多少文人騷客所鍾愛,至今仍傳承不絕,蔚為一大盛事。

  因庭教,我自九歲起就學習作對。隨著年齒增長,讀書漸多,對聯話、撰聯也興趣日厚。五十年代初,因緣際會,我竟踏入武俠小說的創作之路,對聯亦成筆下的一個內容。此後,又囿于長期編輯《大公報》《新晚報》副刊之故,對此情有獨鍾,雖七十多年未敢忘也。自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五日起,我為香港《大公報》副刊撰寫「聯趣」專欄,每日一篇,寫了三年零四個半月,介紹了古今各類對聯兩千二百餘副。一九八四年將之結集為《古今名聯趣談》於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後又不斷加進新的內容,於一九九三年在內地出版《名聯談趣》。二〇〇〇年再增刪訂正,複由天地圖書出版了《名聯觀止》上下兩卷。自一九九三年簡體字版出版至今,已閱近十五年,我不滿足於一本書一字不改就一版再版的做法,在發現新資料、增訂舊作的同時,也對一些不滿意的文字作了修正。今天,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最新的聯話之書,略書數言,簡述成書過程,以饗簡體字版的廣大讀者,並對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各位編輯所付出的勞動致以衷心的感謝。

  梁羽生識於澳洲悉尼
  二〇〇七年夏月

  ▼二〇〇〇年版序

  對聯,又稱對子,原指懸掛在楹柱上的聯語為「楹聯」,又有稱為「楹貼」的,對聯也是中國流傳最廣、歷史悠久、雅俗共賞的獨特的文學形式。

  對聯的緣起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桃符」,因為對聯是從春聯演化而成的,但從「桃符」到「門神」,由單純畫面到添加「對偶」文字,又與唐人不無干係。對聯所講究的「對偶」早已是古文的修辭法,而詩人亦喜以對仗入詩。最早的有關「春聯」的文字記載傳起於五代後蜀時的孟昶所作。宋人張唐英曾撰文指出:「蜀未歸宋之前一年,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蜀檮杌》)史料所載,兩宋之際,春聯已盛行於民間,而文人也開始喜制楹聯、對子。而「春聯」一名的正式登場則在明代,春聯在明代的發達,傳與明太祖朱元璋向朝野大力推廣有關。然而,對聯的文學性及製作的「質」之提升,當以清代為最有成就的階段。可惜,對於「對聯」這一獨有的中國文學形式,近幾十年中鮮為研究者所重視。

  著名文學家梁羽生先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平生寫作三十五部長篇武俠小說之外,潛心鑽研「對聯」和棋藝。他將「聯話」視為武俠小說創作之外的另一文學作品群。他自九歲開始學作對子,至今已閱六十多年仍孜孜不倦於創制聯語,研究「聯話」。由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五日起,他為香港《大公報》副刊撰寫「聯趣」專欄。每日一篇,至一九八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整整三年零四個半月,其間向讀者介紹了古今各類對聯兩千二百餘副。這些對聯是梁羽生先生在浩如煙海的作品中篩選出來的,他認為所介紹的對聯至少要符合下述的三個條件:趣味性、藝術性和有值得一談的「本事」。他所具的作家本色和扎實的詩詞修養及史識,使得他的這個專欄與一般的《聯話》《聯海》《對聯大全》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其內容更具可讀性。

  對聯有自己的特點,因自古詩文脫胎,創制時就字數相等,虛實相對,在講究對仗、聲律、平仄要求的同時,又要注重修辭、用典、不但要「切題」,而且要富有文采、比譬得當。梁先生諳熟古今掌故,腹笥淵博,加上他尤擅填詞制詩,文采精華,故所撰「聯話」詳瞻考證,娓娓道來,在刊載過程中深受海內外讀者好評。他所介紹的「名聯」,其類型包括掌故、格言、名勝、祠廟、節慶、哀挽、第宅、贈答,等等;時代則以晚清至現代為主,內容涉及政界、軍界、官場、文壇、景物、豔情。另外,述志抒懷、褒貶諷喻、方言民俗、佛學禪理、月旦人物,可謂上天入地,無所不有,寓趣味性、學術性、知識性於一體。在具體評介中,又能結合對聯的技巧和表現形式作出分析,將嵌字對、集句對、絕對、回文對、人名對、地名對、拆字對、無情對等各種「對法」展現其中,讀來有令人豁然開朗、恍然大悟之慨。讀者因之反映熱烈,也時常來信請教、切磋和補充資料,梁先生總是廣納眾議,擇善從之,從而使這個「聯趣」專欄的內涵日見豐厚,蔚為大觀。

  「聯趣」專欄開闢後的一年多,梁先生就將部分文字結集成書,名曰《古今名聯談趣》,於一九八四年八月出版。他移居海外後,對「聯話」依然癡迷,時有新作,「聯話」繼續,踵事增華,中國內地也相繼出版他的幾種「聯話」。在「聯趣」專欄結束之後,梁先生去蕪存菁、精益求精,將有關文字結為一冊,自認跡近「全集」,於一九九三年七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名其書為《名聯談趣》,稍後又出了臺北版,易名為《名聯觀止》。今是書再由梁先生審訂,略作修改,仍以其名於香港梓行,以饗海內外廣大讀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