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壁花六照 | 上頁 下頁 |
九連霸胡榮華 |
|
躍馬驅車,投鞭處,幾人失色!並世英雄誰抗手,粵東老將楊家幟。 在象棋史上,像胡榮華這樣早熟而又成就輝煌的棋手是極之少見的。 少年十五二十時,干雲豪氣捋龍鬚。 一戰群雄俱俯伏,頓教棋國換旌旗。 一九六〇年,他第一次從楊官璘手中奪得了全國象棋冠軍的寶座,那一年不過十五歲。楊官璘則是三十五歲,年紀比他大了一倍有多。 從一九六〇年開始,至一九八〇年,他坐了二十年的冠軍寶座。年紀之輕(十五歲即成為國手),與獲得冠軍次數之多(連續九屆),在中國象棋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九七七年,他在中澳象棋友誼賽的最後一晚,作了個別開生面的個人表演賽,閉目同時下四盤棋,對方都是澳門棋壇高手。結果兩勝兩和,令人歎為觀止。但據筆者所知,他曾經在公開的表演賽中有同時下十二盤閉目棋的紀錄。 據說他最多可以同時下十五盤閉目棋,那更是令人難以想像了。 「有沒有天才?」曾經是引起許多人爭論的題目。但如果把「天才」解釋為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那麼似乎是應該承認有的。 在象棋史上,象胡榮華這樣的天才固然是罕見,但足以稱為天才的棋手還是可以數出好些來的。如清代著《梅花譜》的王再越,著《反梅花譜》的巴吉人,及以《石楊遺局》傳之後世的楊健庭與名字已失傳的石某等等都是。近代有華南「棋仙」之稱的鐘珍也可以算得是個象棋天才。不過成就大小不同,未必比得上胡榮華就是了。 原因是胡榮華生在今日,比他們「幸運」得多。 他是在新中國培育之下成長的天才,所走的道路,和老一輩的棋手不同。 老一輩的棋手,比如說楊官璘吧,在五十年代初期,就曾經在香港的修頓球場擺過「棋檔」,當時在「棋檔」下棋,一般是一盤棋「彩金」一元,甚至有少至五毫的,他就靠這點微薄的彩金維持生活。假如他不是回到內地,得以衣食無憂,專心棋藝,恐怕也未必有後來的成就。他是從艱難困苦的環境中走過來的老藝人。 胡榮華的道路就簡單得多了,他在象棋方面的特殊才能一被發現,十一歲那年即被吸收進入上海象棋代表隊,有名手何順安,徐大慶等人給他輔導。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秘密」,「天才」常有,但適合於「天才」發展的環境則不易求。有了天才,還得有培養天才的土壤。我們還可以舉清代的象棋大師王再越為例。 中國象棋的棋譜有兩部經典之作,一是《橘中秘》,一是《梅花譜》。《橘中秘》是明代象棋藝術的總結,由朱晉楨編成書,那些局法是經過許多人心血集成的,每一局法最初的創造者是誰,已是難以查考了。《梅花譜》則是清代康熙年間的象棋大師王再越著的。《梅花譜》的影響比《橘中秘》更為深遠,直到今天,它的《屏風馬破當頭炮》的幾個局法,還是有它的實用價值,可說是中國象棋寶貴的遺產。 這位給中國象棋提供了寶貴遺產的天才棋手王再越,他生前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梅花譜》序言中說:「安蹇先生姓王,名再越,字正己,康熙年間人。性剛直,家貧力學,不求聞達,而世無知之者。一身坎坷,抑鬱無聊,為象戲以消歲月,得意疾書,爰成方則,名之曰:梅花譜。」序言是誰寫的,沒有注明,很可能就是王再越的夫子自道。 從序言中可以看到,他生前的情況是怎樣窮愁潦倒,以不世出的棋藝天才,竟「一身坎坷」,「世無知者」!何等可悲的「命運」!事實也是如此,他的《梅花譜》寫成之後,無錢刻書,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是靠抄本流傳。這情形和《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情況一模一樣。中國最寶貴的文學遺產之一《紅樓夢》,最初也只是在好友中手抄傳閱的。印之成書,那已是在他死後多年的事了。 中國象棋由於它在各個階層普遍流行,精通雖難,學會卻易,所以出身貧苦人家而有象棋天才的人,還可以有發展他們這方面天才的可能。雖然在舊社會中還是有種種限制,但比起其他學術藝術領域,天才所受的限制已是少得多了。 在舊社會,統治階級壟斷學術,一般貧苦百姓,根本就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要想在學術方面取得成就,那真是難於登天。多少天才,就因為人為的不平,在舊社會給埋沒了。 中國科學的落後,原因很多,姑且不談。現在只談文學方面。 打開文學史一看,著名的文學家幾乎都是出身官宦人家,至少也是家有恆產。文學家本身也十之八九是有一官半職。陶淵明(縣令)、杜甫(工部)、蘇東坡(翰林學士)、辛棄疾(浙東安撫史)……指不勝屈。李白號稱笑傲公卿的「詩仙」,也曾做過皇帝的清客,寫過諂媚楊貴妃的詩。 文學史又常見所謂「文學世家」,南北朝宋朝的謝靈運、謝惠蓮兄弟,梁武帝蕭衍、兒子蕭統(昭明太子)、蕭綱,蕭繹一家,魏武帝曹操、兒子文帝曹丕、曹植一家,宋代「三蘇」(蘇洵、蘇軾、蘇轍)一家都是。蕭家、曹家是帝王之家,謝家是豪門大族(靈運,東晉謝玄之後)。正因為他們的子弟,有這種特殊環境,本身所具的文學才能,得到可以培植的土壤,才成名成家的。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發現一個秘密,哪有這許多「天才」集中在某一個家族的道理?不過是因為他們有特殊環境,容易培養罷了。別的人家也許有天才比他們更高的,但卻沒有他們的條件。 舊社會的老百姓難道沒有天才?不,應該說天才更多。詩經三百篇所收的民歌,其中不乏天才閃耀的佳作;「劉三姐」所唱的山歌,也都是從無名歌手手中收集的,那些生氣蓬勃的詩句,決非「廟堂詩人」所能寫出。可惜的是,這些無名詩人,在舊社會中得不到培養,不能進而成為「文學家」,甚至連名字也失傳了。 注: 此文寫於一九八零年,胡榮華當時還只是九屆全國冠軍,現在則是拿了十三屆全國冠軍了。一九九八年七月補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