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壁花六照 | 上頁 下頁 |
新老沉浮各不同 |
|
——圍棋世界三事 曾炳輝劫殺沈君山 讀友請莫吃驚,本文的「劫殺」只是圍棋的一個術語。圍棋在互相可以提吃一子的情況下,甲方提子後,按照棋例,乙方不可以馬上吃回,必須再等一著。為了爭吃此子,就要向對方的要害攻擊,令對方不能不應。這種情況稱為「打劫」,用打劫手段吃了對方一片,稱為「劫殺」。「劫」的勝負往往有關全域,因而爭持甚烈。 沈君山是知名度很高的留美學人,喜愛圍棋,而且下得很好,有「美國名譽本因坊」的名銜,臺灣的圍棋雜誌稱他為「名流中的高手」。上屆奧運會開會期間,他曾向中共代表團團長挑戰圍棋,成為報紙的「花邊新聞」。從那段新聞看來,他是頗有點「狂士」氣味的。 曾炳輝則是去年才在香港棋壇嶄露頭角的圍棋新星,在第三屆世界業餘圍棋大賽香港區選拔賽中榮獲冠軍,臺灣的圍棋雜誌稱他為「香港強人」。去年(一九八一年)八月,沈君山來港,到香港圍棋社訪問,與曾炳輝相遇,於是展開了「名流對強人」之戰。對局紀錄在臺灣的《圍棋天地》(去年十一月號)和香港圍棋社最近出版的專刊上都有刊載,可說是去年度引起港臺兩地棋壇注目的一局棋。 這局棋也的確下得很精彩,沈君山以攻殺見長,下得有氣魄;曾炳輝則以棋風穩健,思路縝密見長。沈在中局時因疏於防禦,右邊地盤被曾打入,爭劫失敗,被吃了一大片。但他換得兩先手之利,仍然對曾的腹地著著進逼,曾的一片棋與基地失去聯絡,也有被殲之勢,但他算度的確精密,看來似是無法做活,最後卻仍然成「劫」。沈的「劫材」不夠,又被劫殺了,曾遂以中局勝。 圍棋近年在香港已日益流行,去年還有一事足記的是出現了一個小神童陳可名,年紀不過八歲,曾有過戰勝資深老棋于陸大元一局的紀錄。 (一九八二年四月) 林海峰功虧一簣 「東山再起倍艱難!」想不到這句話在林海峰身上又應驗了。今年他獲得了棋聖賽挑戰者的身分,向藤澤挑戰,按規定比賽七局,前五局林海峰三勝二負,只要再勝一回,便大功告成。誰都以為棋聖榮銜已是他的囊中之物,誰知功虧一簣,最後兩局竟然全都輸了,而且輸得甚為冤枉! 第六局他持白子,白子是後下的一方,本來是較為吃虧的,他卻開局便佔優勢,一路領先,在這樣形勢下,只要下穩健的「宮子」,便可底定大局。不料他看差一步,被藤澤在腹地成「劫」一子錯,滿盤落索,必勝之局竟然輸了。第七局,林海峰持黑子,有先行之利,但不知是否受了前一局應勝反敗的心理影響,似乎有點患得患失,在緊要關頭,又走了一個軟著,被藤澤反勝,終於又輸了。蓬萊宮闕路漫漫,弱水回風欲到難,能不令人為之扼腕長歎!至此,藤澤衛冕成功,成為了棋聖賽的六連霸。 林海峰和藤澤,說起來倒是有一段頗不尋常的淵源,論輩份,藤澤和林海峰的師父吳清源同輩,可以說是林的師叔。林海峰在關西棋院學藝時,每週把對局寄給在東京的吳清源批閱,情形類似「函授」,師徒之間的對局不多。給林海峰下「指導棋」下得最多的是藤澤,據說兩人曾對弈三百局以上,林海峰因此而打下棋藝的堅實基礎。藤澤一生嗜酒,有個時期頗為潦倒,他最潦倒之時正是林海峰光芒最盛的時候,身兼名人及本因坊(當時還沒有棋聖賽)。有一次在名人賽中,林海峰輸給藤澤,有人說那次是林有意讓藤澤「翻身」,以報他的三百局指導之恩的。因此這次棋聖賽也有人猜測,說不定藤澤也會給林海峰一個翻身的機會。其實上場無父子,那兩次棋賽勝負的裏因,恐怕都是別人揣測之辭。棋聖一年的收入不少於六千萬日元,藤澤怎肯輕易放棄。 (一九八二年六月) 海峽兩邊的新星 今年三月,世界業餘圍棋選手錦標賽(第四屆)在日本舉行,參加的國家及地區共三十二個,中國選手曹大元獲得冠軍。香港也有代表參加,他是在港大畢業的、曾多次獲得香港圍棋冠軍的林國彰,在這個錦標賽中獲得第十三名的名次,三十二名中的第十三名,成績也算得是中上的了。 其餘棋手的水平和專家棋士的水平是有頗大距離的,業餘六、七段往往不是專業二、三段的對手。日本下圍棋的人很多,能夠入段的業餘棋手也很多。但一般而言,日本圍棋水不見怎樣凸出。因此賽前一般人都看好曹大元,而曹大元也果然以大熱門的姿態勝出了。 曹大元在日期間,還有一段「小插曲」。日本棋院本來打算安排一次新秀賽,由他和臺灣青年圍棋手王立誠對弈,可惜由於種種原因,終於流產。但雖然流產,卻十分引人注目。 因為一個是大陸圍棋新星,一個是臺灣圍棋新星,海峽兩邊的圍棋新星碰頭,這份「戲碼」的精采,相信是絕對不遜於世界業餘圍棋冠軍爭奪戰的。 王立誠是目前圍棋界公認為林海峰的「接棒人」,他是一九七一年赴日,拜在加納嘉德九段門下,並即入日本棋院為院生的,那年他十三歲,今年則是二十四歲了。七六年,他在棋院晉段賽的大手合中,曾創下三十三連勝紀錄,從三段晉升四段,震驚日本棋壇。現在已是六段。林海峰也對他讚揚備至,認為他目前雖然只是六段,但已有九段實力。曹王比賽流產,臺北報紙頗有議論,認為是應該讓他們比賽的。橋牌和網球的國際性比賽,海峽兩邊的選手都可以參加,棋手因何不能對弈?假如比賽能夠舉行,我個人的看法,還是王立誠勝面較大。但不論誰勝誰負,都是中國人的光榮。 (一九八二年六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