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壁花六照 | 上頁 下頁
六國大封相縱橫談


  過去粵劇的演出慣例,第一晚的開臺戲,必定是上演《六國大封相》。全班老倌出齊,儀式隆重,熱鬧非凡。

  《六國大封相》講的是戰國時代蘇秦的故事,他一身而配六國相印,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確好像是在戲臺演出那樣,威風之極的。

  他何以會有這樣「非凡」的際遇呢?這就要談及當時的歷史背景了。

  談起《六國大封相》,先要說一說春秋戰國時代,「士」這一階層。

  春秋時代,統治階級是一個金字塔形,王、諸侯、大夫,以下的這一階層就是「士」,「士」是貴族中最低的一級,再下去就是庶民和奴隸了。因此它是介在上下層兩階級之間,一方面他們有機會學上層貴族的文化,一方面他們又比上層貴族多接觸平民,也多懂一些實際生活的知識。到各級貴族逐漸為奢侈的生活腐化時,他們把土地緊握在手裏,慢慢形成一種新的地主階級。

  到了戰國時代,他們成為了社會上的中堅分子,在政治舞臺上也就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為他自身的利益活動起來了。

  當時「戰國七雄」,大致分為兩個陣營,一邊是秦,一邊是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六國要對付強秦,不惜用「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賈誼《過秦論》)秦也極力招致其他各國的士以為己用。於是「士」在政治上便大大活躍起來。

  戰國時代,養士之風極盛,當時有出名的「四公子」——齊的孟嘗君、趙的平原君、楚的春申君、魏的信陵君。這「四公子」都各養士數千人,儼然好象後世的政黨領袖,拿著數千之「士」,作為自己的基本群眾,也作為自己的「政治本錢」,呼風喚雨,左右政局。例如孟嘗君,他的名望就比齊王還大,齊王想把他廢掉不用,也不能夠。

  歷史上許多有趣的故事,是和這「四公子」對「士」的尊重有關,隨便舉幾個談談。

  平原君有一個很寵愛的美人,有一天在樓上看見一個跛子走過,大笑起來,第二天那個跛子跑來對平原君說:「聽說你很尊重賢士,所以許多士都不遠千里而來,現在你的美人笑我殘廢,我希望能得到那個美人的頭。」平原君以為他是說笑話,也笑著答應他,卻不放在心上,美人始終沒有殺,不料後來他門下的士,一個個走掉。一年多就走掉一半,說他「愛美色而賤士人」,不願為他所用了。逼得平原君最後還是不能不殺掉他所寵愛的美人,向那跛子道歉。

  又如春申君,門下三千食客,都穿著珍珠鑲嵌的鞋子,「珠履三千」的典故就是這樣來的。

  又如孟嘗君門下有一個老頭馮驩,發了好幾次牢騷,要求食飯有魚吃,出門有車坐,還要孟嘗君給他養家,孟嘗君都答應了。

  戰國時代,「士」的政治活動,規模最宏大的要算蘇秦的「合縱運動」和張儀的「連橫運動」。在這兩個運動裏,蘇秦、張儀的身份已經成為了一時政治舞臺上的主角,遠非「門客」可比了。尤以蘇秦的「合縱運動」最為成功。

  蘇秦的「合縱」,是主張六國聯合起來,對付秦國。他遊說燕、趙、韓、魏、齊、楚,獲得成功。六國都贊成他的主張,推他為「縱約長」,並為六國共同的宰相。

  據《史記·蘇秦傳》記載,在「六國大封相」後,蘇秦回家時,諸侯都派使臣送他,人數車輛很多,隆重極了,就像王者出巡一樣。連周天子也要派人給他「開道」,遠遠去迎接他。蘇秦的兄弟和嫂嫂,伏在地上,頭也不敢抬。蘇秦的嫂嫂以前是很輕視他的,至此蘇秦得意極了,對他嫂嫂說:「何前倨而後恭也?」他的嫂嫂頓首道:「以季子(蘇秦字)位高而多金也!」從《史記》這一段記載,可以想見蘇秦當時的「威風」。「位高而多金」,這也正說明了「士」這一階層為什麼要向上爬了。

  香港俚語,把「六國大封相」引伸為用殘酷手段做出的大案件,例如殺掉別人全家,也可稱為「六國大封相」。于「史」雖然「無據」,但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六國大封相」的「威風煞氣」。可算是「天才創造」。一笑。

  和蘇秦「合縱運動」相對的是張儀的「連橫運動」,「連橫」即要使六國諸侯聯合和秦交好,拆「合縱」的臺。但「連橫」比不上「合縱」的成功,不到一年就失敗了。但張儀在秦的地位,也曾佩相印,顯赫一時。

  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士」的活動已消失了「渾水摸魚」的有利條件,以後他們成為封建社會中的「支柱」地主階級,雖然仍是實際政權的掌握者,但已經與戰國時有所不同,他們是在皇帝之下「效忠」,要依據著一定的官僚制度去做官,而不能像蘇秦、張儀那樣,自己興風作浪,儼然和「國君」們「分庭抗禮」的大搞政治活動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