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作品集 >
梁羽生簡介

梁羽生1 梁羽生2 梁羽生3

  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港臺譯作「雪梨」)去世,享年85歲。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生於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自幼習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1945年,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和以敦煌學及詩書畫著名的饒宗頤都在他家裡住過,梁羽生向他們學習歷史和文學,很受教益。

  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專業為國際經濟。畢業後在香港《大公報》作副刊編輯。一九四九年後定居香港,後僑居澳大利亞悉尼。

  梁羽生是公認的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其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在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時,梁羽生曾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新武俠的緣起

  1954年,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發生爭執,先是在報紙上互相攻擊,後來相約在澳門新花園擂臺比武,以決雌雄。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和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為了門派的利益,在擂臺上拳腳相爭。這場比武經港澳報刊的大肆渲染而轟動香港。陳文統的朋友《新晚報》總編輯羅孚觸動靈機,為了滿足讀者興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報上預告將刊登精彩的武俠小說以饗讀者。第三天,《新晚報》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龍虎鬥京華》便成了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
  
  「梁羽生」筆名由來

  2005年10月4日,在由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辦的「江湖俠士情」演講中,梁羽生首度公開解釋筆名由來。

  本名「文統」,是文學承傳的意思。魏晉南北朝時南朝陳之前為梁,以梁文學最盛,梁朝蕭衍、蕭統、蕭綱(梁簡文帝)等,皆好文學。陳朝陰鏗,承之而來,善寫離情別緒和羈旅思鄉之情,詩風清麗,有高譽,其詩作甚至被視為唐代五律之濫觴。杜甫詩《解悶十二首·其七》:「頗學陰何苦用心」,說明其取學于陰鏗、何遜;又《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有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亦說明盛唐詩仙受陳朝陰鏗影響。陳文統遂用梁姓,以繼承梁陳文統、開唐李杜盛世自勉。

  「羽生」,乃「羽客」之意,指神仙或方士。庾信《邛竹杖賦》:「和輪人之不重,待羽客以相貽」;柳宗元《摘櫻桃贈元居士》詩:「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
  
  梁羽生年譜

  一九二四年 出生
  3月22日,生於廣西蒙山縣文圩鄉屯治村,名陳文統。

  一九二五年 一歲
  一九二六年 二歲
  一九二七年 三歲
  一九二八年 四歲

  一九二九年 五歲
  隨外祖父劉瑞球學習傳統文化。

  一九三〇年 六歲
  祖父仕康公去世,享年八十。年間,至文圩小學讀書。

  一九三一年 七歲
  9月18日,日軍大舉侵華。

  一九三二年 八歲
  4月,母劉淑貞去世,享年廿八。
  年間,隨外祖父學習圍棋、對聯、填詞。

  一九三三年 九歲
  外祖父劉瑞球去世。

  一九三四年 十歲
  一九三五年 十一歲

  一九三六年 十二歲
  春季,因成績優異,僅讀了五年小學便跳級考入蒙山縣初級中學,被編在第十班。
  年間,父陳品瑞續娶李氏。年間,期末考試的英語、數學不及格,留級。

  一九三七年 十三歲

  一九三八年 十四歲
  下半年間,因患瘧疾腹瀉,休學半年。閱讀了大量的名家詞集和兩份象棋棋譜,並補習數學。

  一九三九年 十五歲
  春季,再度回校,開始閱讀《救亡日報》等進步報刊。

  一九四〇年 十六歲
  夏季,初中畢業。考入平樂高中,對新詩產生興趣。

  一九四一年 十七歲
  夏季,轉學到桂林高中,廣泛接觸新文學,喜愛看電影。作《揚州慢·龍出深淵》、《蝶戀花·春夢香城渾未醒》。

  一九四二年 十八歲
  向《力報》投稿。作《水龍吟·天邊飄渺奇峰》。

  一九四三年 十九歲
  冬季,中學畢業,作《蝶戀花·盈盈最是灕江苦》、《金人捧露盤·引離杯》。到良豐租房自修,準備報考廣西大學。

  一九四四年 二十歲
  5月,湘桂戰役失利,作《水龍吟·洞庭湖畔斜陽》。7月(疑),因戰況變化,被迫返回家中。9月中旬,簡又文、饒宗頤等人來蒙山避難。不久,拜簡又文為師。10月,桂林淪陷,作 《哀榕城》。

  一九四五年 二十一歲
  1月15日,日寇入據蒙山縣城;16日,陳家上下同簡又文等人,出發前往六排山暫避,次日清晨抵達目的地;住約半月,返回。4月,日寇血洗文圩鎮;16日,眾人出發前往鵬漢村暫避,次日晚七時抵達。5月50日下午,日軍及漢奸全部退出蒙山。6月1日,蒙山全縣治安恢復,眾人返回陳家。8月8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6日,隨簡又文返回廣東,作 《木蘭花慢·謝西江萬頃》。不久,考入嶺南大學化學系。

  一九四六年 二十二歲
  轉入經濟系,結識金應熙。加入中文系「藝文社」。

  一九四七年 二十三歲
  秋季,任校報《嶺南週報》編輯。
  年間,奪得嶺南大學象棋比賽冠軍,作《鷓鴣天·天馬行空信不羈》。

  一九四八年 二十四歲

  元旦,擔任《嶺南週報》總編輯,開始以「幻萍」、「馮顯華」的筆名發表左傾文章。作《迎春曲》、《嫦娥夜訪馮顯華先生》、《孤獨者》等。

  一九四九年 二十五歲
  年初,解放軍準備發動渡江戰役。6月,隻身前往香港謀職。經校長陳序經推薦,至香港《大公報》任英文翻譯,不久,回蒙山縣參加文藝座談會,向學校捐錢。8月,工作轉正。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和家鄉的消息斷絕。12月11日,廣西全境解放。
  年底,調副刊科任助理編輯。

  一九五〇年 二十六歲
  2月,任副刊編輯,負責《學習》、《文綜》等等週刊。6月,中國政府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8月,任《大公報》社評委員會成員,是其中最年輕者。不久,社評委員會解散,改任撰述員。向大陸的朋友寄回一些《大公報》。10月5日,香港《新晚報》創刊,被羅孚調至《新晚報》。年底,因父親受誣告被拘押,趕回蒙山,至荔浦縣被彭榮康勸阻,返港。不久,父親被錯殺,享年五十六。
  年間,任香港「南方學院」講師,負責經濟學。年間,以「陳魯」、「梁慧如」之名,創作棋評和歷史小品。

  一九五一年 二十七歲
  3月(至遲5月),任《新晚報》副刊「天方夜譚」編輯;查良鏞(金庸)調至《新晚報》編輯副刊「下午茶座」,兩人成為同事。

  一九五二年 二十八歲
  年間,香港「南方學院」被迫關閉。

  一九五三年 二十九歲
  3月14日,以「馮瑜寧」筆名,開《新晚報》「茶座文談」專欄;24日,以「李夫人」筆名,開《新晚報》「李夫人信箱」專欄。年底,吳公儀和陳克夫決定打擂。
  年間,開《新晚報》「一日一聯」專欄。

  一九五四年 三十歲
  1月17日,吳公儀與陳克夫國術表演暨紅伶義唱籌款大會;18日,被羅孚說服,決定創作武俠小說;19日,《新晚報》預告「本報增刊武俠小說」;20日,《新晚報》發表《龍虎鬥京華》,署名「梁羽生」。8月1日,《龍虎鬥京華》刊畢;11日,《新晚報》發表《草莽龍蛇傳》。9月,(香港)文宗出版社《龍虎鬥京華》,梁羽生小說的第一個版本。年底,(香港)偉青書店成立。

  一九五五年 三十一歲
  2月5日,《草莽龍蛇傳》刊畢,不久,和陳凡同為之題詩,署「中宵看劍樓主」;8日,《新晚報》發表金庸《書劍恩仇錄》。9月,以「陳魯」筆名,負責《大公報》象棋專欄。

  一九五六年 三十二歲
  2月15日,以「馮瑜寧」筆名,和眾人同開《大公報》「上下古今談」專欄。《大公報》發表《七劍下天山》。6月,(香港)晨風出版社《七劍下天山》,小說的出版權交給沈本瑛。8月18日,《週末報》發表《塞外奇俠傳》。9月3日,《新晚報》發表舒巷城 《問李夫人》。9月7日,《新晚報》發表《武俠小說的內幕》;9日,《新晚報》發表百劍堂主《風虎雲龍傳》。10月23日,和百劍堂主、金庸同開《大公報》「三劍樓隨筆」專欄。

  一九五七年 三十三歲
  1月30日,「三劍樓隨筆」專欄結束。2月23日,《塞外奇俠傳》刊畢。3月31日,《七劍下天山》刊畢。4月8日,《大公報》發表《江湖三女俠》。5月1日,和林萃如結婚,不久,回大陸蜜月旅行;月間,文宗出版社《三劍樓隨筆》。8月5日,《新晚報》發表《白髮魔女傳》。

  一九五八年 三十四歲
  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7月,峨嵋電影公司的《白髮魔女傳》開鏡。9月8日,《白髮魔女傳》刊畢。12月10日,《江湖三女俠》刊畢。
  年間,結識劉伯端。

  一九五九年 三十五歲

  1月1日,《大公報》發表《萍蹤俠影錄》。3月10日,西藏開始叛亂;18日,峨嵋電影公司《白髮魔女傳》上集公映。4月22日,峨嵋電影公司《白髮魔女傳》下集公映。5月20日,金庸的《明報》創刊。8月6日,《新晚報》發表《冰川天女傳》;19日,峨嵋電影公司《七劍下天山》公映。11月12日,《香港商報》發表《還劍奇情錄》。12月16日,峨嵋電影公司《白髮魔女傳》大結局公映。

  一九六〇年 三十六歲

  2月23日,《大公報》發表《散花女俠》。5月17日,《還劍奇情錄》刊畢;月間,郭沫若發表《武則天》。11月16日,峨嵋電影公司《江湖三女俠》上集公映;23日,峨嵋電影公司《江湖三女俠》下集公映。12月18日,《冰川天女傳》刊畢。
  年間,《民報》開始轉載梁羽生小說,是首份獲得授權的新加坡報紙。

  一九六一年 三十七歲

  3月1日,《武俠與歷史》發表《冰魄寒光劍》,署名「鳳雛生」,後改為「梁羽生」。6月22日,《散花女俠》刊畢。7月1日,《香港商報》發表《女帝奇英傳》;3日,《大公報》發表《聯劍風雲錄》。10月3日,《新晚報》預告「梁羽生新作《冰川天女後傳》後天起刊出」;5日,《新晚報》發表《雲海玉弓緣》。9月29日,《冰魄寒光劍》刊畢。

  一九六二年 三十八歲
  5月,前往北京;和聶紺弩碰面。8月6日,《女帝奇英傳》刊畢。11月25日,《聯劍風雲錄》刊畢。

  一九六三年 三十九歲
  1月1日,《大公報》發表《大唐遊俠傳》。3月23日,邵氏兄弟公司《原野奇俠傳》(改《萍蹤俠影錄》)公映,轟動港臺兩地。8月9日,《雲海玉弓緣》刊畢;24日,《新晚報》發表《冰河洗劍錄》。
  年間,回廣西遊玩灕江。

  一九六四年 四十歲
  1月,主編《大公報》文史週刊「古與今」,至1966年5月結束。6月14日,《大唐遊俠傳》刊畢;25日,《大公報》發表《龍鳳寶釵緣》。7月1日,《香港商報》發表《狂俠天驕魔女》。

  一九六五年 四十一歲
  5月,《中國武俠小說略談》,論點頗受唯物史觀的影響。8月22日,《冰河洗劍錄》刊畢。9月22日,《新晚報》發表《風雷震九州》。11月,至香港大會堂演講「十五年來中國象棋之發展」。

  一九六六年 四十二歲
  1月,《海光文藝》發表《金庸梁羽生合論》,署名「佟碩之」,至三月刊畢。4月,《海光文藝》發表金庸《一個講故事人的「自白」》。5月23日,《大公報》發表《慧劍心魔》;月間,《海光文藝》發表 《著書半為稻梁謀》。6月,完全解除報社職務,保留「撰述員」頭銜,此後只創作武俠小說和期評。11月(疑),《正午報》發表《飛鳳潛龍》,不知終於何時。
  年間,長城電影公司《雲海玉弓緣》公映,開「彩色武俠世紀」之先河。

  一九六七年 四十三歲
  9月28日,《風雷震九州》刊畢。10月5日,《新晚報》發表《俠骨丹心》。
  年間,香港發生「六七暴動」,左派報紙的銷量狂跌。

  一九六八年 四十四歲
  3月14日,《慧劍心魔》刊畢;15日,《大公報》發表《瀚海雄風》。6月23日,《狂俠天驕魔女》刊畢;24日,《香港商報》發表《鳴鏑風雲錄》。10月1日,馬來西亞《國際時報》創刊,發表題詞。

  一九六九年 四十五歲
  6月20日,《俠骨丹心》刊畢。7月1日,《新晚報》發表《彈鋏歌》。

  一九七〇年 四十六歲
  1月21日,《瀚海雄風》刊畢。2月9日,《大公報》發表《風雲雷電》。

  一九七一年 四十七歲
  2月25日,長城電影公司《俠骨丹心》公映。

  一九七二年 四十八歲
  2月4日,《彈鋏歌》刊畢,後以「遊劍江湖」之名出版;16日,《新晚報》發表《折戟沉沙錄》。5月19日,《鳴鏑風雲錄》刊畢。6月3日,《香港商報》發表《廣陵劍》。9月15日,《風雲雷電》刊畢。10月1日,《大公報》發表《武林三絕》。

  一九七三年 四十九歲
  一九七四年 五十歲

  一九七五年 五十一歲
  1月13日,《折戟沉沙錄》刊畢,後以「牧野流星」之名出版。2月12日,《新晚報》發表《絕塞傳烽錄》。4月22日,《大公報》發表《悼沙楓》,是「文革」期間唯一的隨筆文章。

  一九七六年 五十二歲
  7月31日,《廣陵劍》刊畢。8月16日,《武林三絕》刊畢。9月1日,《大公報》發表《劍網塵絲》。11月,赴馬尼拉觀看第六屆亞洲象棋錦標賽。12月16日,《絕塞傳烽錄》中《彈指驚雷》的內容結束。年底,香港的天地圖書有限公司成立。

  一九七七年 五十三歲
  3月5日,參加「春季港日圍棋對抗賽」,力克日本初段棋手松本福雄。
  年間,香港佳視《萍蹤俠影錄》、《白髮魔女傳》。

  一九七八年 五十四歲
  4月10日,《絕塞傳烽錄》刊畢。5月2日,《香港商報》發表《武林天驕》。6月7日,在新加坡接受《南洋商報》的採訪;8日,至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演講「從文藝觀點看武俠小說」。7月初,回中山大學康樂校園(嶺南大學舊址)參觀。9月15日,《新晚報》發表《飛鳳潛龍(修訂本)》。10月20日,《劍網塵絲》中《幻劍靈旗》的內容開始。11月26日,《飛鳳潛龍(修訂本)》刊畢;27日,《新晚報》發表《還劍奇情錄(修訂本)》;下旬,赴馬來西亞觀看第七屆亞洲象棋錦標賽,並為亞洲象棋會創作會歌。

  一九七九年 五十五歲
  4月28日,《還劍奇情錄(修訂本)》刊畢;29日,《新晚報》發表《塞外奇俠傳(修訂本)》。8月15日,《塞外奇俠傳(修訂本)》刊畢;16日,《新晚報》發表《冰魄寒光劍(修訂本)》;月間,在歐洲結識華羅庚,後者提出「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10月,同意為新加坡的《星洲日報》開專欄。12月30日,《冰魄寒光劍(修訂本)》刊畢;31日,《新晚報》發表《冰川天女傳(修訂本)》。
  年間,為送幼子陳心穎去英國讀書,變賣家中藏畫。

  一九八〇年 五十六歲
  1月26日,《劍網塵絲》刊畢;月間,赴廣州觀看五羊杯中國象棋冠軍賽。3月17日,開《星洲日報》「筆·劍·書」專欄。5月9日,《大公報》發表《武當一劍》。
  年間,偉青書店《梁羽生及其武俠小說》,首種有關梁羽生小說的資料書籍;同年11月再版,增訂一篇文章。

  一九八一年 五十七歲
  2月1日,廣州《南風》刊出《白髮魔女傳》,大陸最早登載梁羽生小說的報刊。6月,廣東人民出版社《萍蹤俠影》,大陸出版的首部「新派」武俠小說。8月11日,《冰川天女傳(修訂本)》刊畢;12日,《新晚報》發表《武林三絕(修訂本)》。10月15日,長城電影公司《飛鳳潛龍》公映。

  一九八二年 五十八歲
  3月9日,《武林天驕》刊畢。

  一九八三年 五十九歲
  3月15日,開《大公報》「聯趣」專欄。8月2日,《武當一劍》刊畢,不再創作新的武俠小說。9月1日,《大公報》發表《江湖三女俠(修訂本)》。

  一九八四年 六十歲
  8月31日,新加坡國際圖書展召開,天地圖書有限公司以「梁羽生系列」參加,隨行並為讀者簽名;月間,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古今名聯談趣》。9月1日,至新加坡的南洋客屬會總禮堂,演講「從武俠小說到歷史小說」;3日,至新加坡的海世界活海鮮酒樓,演講「武俠小說與現代社會」。10月5日,廣州《羊城晚報》刊出《七劍下天山》(修訂本),武俠小說首次見諸大陸的官方報紙;月間,天地圖書有限公司《七劍下天山》,通行修訂本之始。11月,北京的風雷京劇團公演改編《萍蹤俠影錄》的京劇。12月29日,以「新派」武俠小說創始人身份,出席北京的全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並和「美國間諜」羅孚碰面;31日,《武林三絕(修訂本)》刊畢。
  年間,香港亞視《雲海玉弓緣》。

  一九八五年 六十一歲
  1月1日,《新晚報》發表《廣陵劍(修訂本)》。10月17日,《江湖三女俠(修訂本)》刊畢;18日,《大公報》發表《狂俠天驕魔女(修訂本)》。冬季,赴海南島旅遊。
  年間,香港亞視《萍蹤俠影錄》。年間,臺灣中視《神州俠侶》(改《白髮魔女傳》)。年間,天地圖書有限公司《筆·劍·書》。年間,查出糖尿病。

  一九八六年 六十二歲
  5月,至深圳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區黨委書記陳輝光、梧州地委書記彭貴康碰面,談到回鄉事宜;作家出版社《古今名聯談趣》。6月,自《大公報》退休;花城出版社《筆不花》。7月31日,《大公報》「聯趣」結束。10月,湖南《團結報》發佈了給父親陳品瑞平反的消息,決定回鄉一行。
  年間,香港亞視《白髮魔女傳》。年間,珠江電影製片場《還劍奇情》公映。

  一九八七年 六十三歲
  2月15日,回到蒙山縣,受熱烈歡迎,停留三天。7月15日,臺灣解除戒嚴狀態。9月,偕夫人赴澳大利亞定居。11月10日,和臺灣的風雲時代出版公司簽約,授權出版武俠小說與散文集。12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和中國文化研究所聯合舉辦「香港國際中國武俠小說研討會」,武俠小說受學界肯定。

  一九八八年 六十四歲
  元旦,臺灣解除報禁,《臺灣日報》刊出《女帝奇英傳》;2日,臺灣《中央日報》刊出《還劍奇情錄》,掀起臺灣報刊登載梁羽生小說的熱潮;18日,風雲時代出版公司「梁羽生作品集」首批四部小說開始發售,臺灣文學界舉行「解禁之後的文學與戲劇」研討會;月間,《讀書》發表柳蘇 《俠影下的梁羽生》,揭開「佟碩之」的秘密。2月3日,臺灣中視播出改編《雲海玉弓緣》的《天山英雄傳》,收視率甚低。3月22日,《廣陵劍(修訂本)》刊畢;23日,《新晚報》發表《武林天驕(修訂本)》。7月,湖南文藝出版社《筆·劍·書》;下旬,出席臺灣《中央日報》主辦的「武俠小說算不算文學」座談會。8月18日,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武林天驕》(修訂本),因故中斷。10月3日, 《與武俠小說的不解緣》;月間,北嶽文藝出版社《中國武俠小說史略》(王海林),大陸首部研究武俠小說的專著。

  年間,風雲時代出版公司「梁學研究系列」,包括《梁羽生的武俠文學》(柳蘇等著)、《三劍樓隨筆》、《筆·劍·書》。年間,香港亞視《狂俠天驕魔女》、《俠女傳奇》(改編《龍鳳寶釵緣》)。

  一九八九年 六十五歲
  5月10日,臺灣《青年日報》發表《武當一劍》(修訂本)。
  年間,香港三聯書店《筆不花》。

  一九九〇年 六十六歲
  5月21日,《狂俠天驕魔女(修訂本)》刊畢;22日,《大公報》發表《彈鋏歌(修訂本)》。7月,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筆不花》。

  一九九一年 六十七歲
  2月,回香港暫住,和金應熙碰面。3月,返澳。7月,風雲時代出版公司「梁羽生新作系列」。11月26日,《武當一劍》(修訂本)刊畢。

  一九九二年 六十八歲
  6月,文化藝術出版社《新武俠二十家》(陳墨),大陸首部詳論梁羽生的書籍。12月17日,《武林天驕(修訂本)》刊畢。
  年間,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和(深圳)海天出版社「梁羽生系列」,大陸首套有授權的梁羽生小說集。

  一九九三年 六十九歲
  4月,赴北京觀看第三屆世界象棋錦標賽,離京前作現代詩《上帝死了》。夏季,東方電影出品有限公司《白髮魔女傳》公映,轟動異常。7月19日,《彈鋏歌(修訂本)》刊畢;20日,《大公報》發表《牧野流星(修訂本)》;月間,上海古籍出版社《名聯談趣》。

  一九九四年 七十歲
  1月,悉尼作家節安排「中國武俠小說專題研討」,演講「中國的武與俠」,並稱「真正對武俠小說有很大貢獻的,是今天在座的我們的嘉賓金庸先生」。6月,查出膀胱癌。9月18日,至Chatswood地區的基督教堂受洗。10月,癌細胞復發,再度住院手術。
  年間,風雲時代出版公司「梁羽生武俠作品精選」。

  一九九五年 七十一歲
  2月23日,《明報》發表倪匡《讀後閒筆》,猛烈批評梁羽生,羅孚出面平息。3月,癌細胞全部消失。5月31日,《牧野流星(修訂本)》因《大公報》撤銷「小說林」版面而中止。7月22日,至悉尼圖書館舉行關於武俠小說的講座。9月22日,北京舉行「首屆武俠文學研討會」,和金庸同獲「金劍獎」;下旬,為黃苗子夫妻即將舉行的書畫聯展致辭。11月20日,以評委身份,出席「澳洲華文作家協會首屆傑出青年獎」頒獎儀式。

  一九九六年 七十二歲
  1月,廣東人民出版社《梁羽生傳奇》(費勇、鐘曉毅),大陸首種介紹梁羽生的專著;學林出版社《梁羽生小說藝術談》(羅立群),大陸首種評論梁羽生小說的專著。2月6日,新加坡新視《塞外奇俠》(改《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11月8日,向剛成立的悉尼中華文化中心贈聯。年底,風雲時代出版公司「梁羽生新派武俠精選」。
  年間,廣東旅遊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梁羽生小說全集」,缺《武林三絕》。

  一九九七年 七十三歲
  1月,學林出版社《三劍樓隨筆》。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月間,《金應熙的博學與迷惘》。9月,百劍堂主病逝,向《大公報》寄挽聯。

  一九九八年 七十四歲
  12月30日,為來澳的中國象棋協會的新聞發佈會致辭。
  年間,心臟手術,康復後撰聯:「散木樗材,笑看雲霄飄一羽;人閑境異,曾經滄海慨平生。」

  一九九九年 七十五歲
  1月,回港暫住,和金庸碰面;月間,天地圖書出版公司《筆花六照》。3月,赴廣州一行,後返澳。5月5日,《無拘界處覓詩魂》悼舒巷城。10月,《亦狂亦俠 能哭能歌 》悼百劍堂主;長江文藝出版社《梁羽生傳》(劉維群),大陸出版的首部梁傳。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筆花六照》;《名聯談趣》再版。
  年間,臺灣台視《白髮魔女傳》。

  二〇〇〇年 七十六歲
  9月上旬,出席源慧書店「粵版圖書匯展」開幕剪綵儀式,並接受廣州《少年文摘》雜誌的採訪。

  二〇〇一年 七十七歲
  3月,江蘇文藝出版社《琴劍書生:梁羽生傳》(李斌)。冬季,同意蒙山縣政協建設「梁羽生公園」的想法。11月25日,訪問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27日,演講「早期的新派武俠小說」;29日,出席校方舉辦的武俠小說座談會。12月1日,離開浸會大學;月間,至深圳參觀「世界之窗」。
  年間,廣東旅遊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梁羽生小說全集」再版。

  二〇〇二年 七十八歲
  1月2日,接受福建《東南早報》的採訪;月間,百花文藝出版社《筆·劍·書》,山東友誼出版社《梁羽生新傳》(孫宜學)。3月,向蒙山縣的長壽橋送聯。
  年間,香港TVB《雲海玉弓緣》。

  二〇〇三年 七十九歲
  8月8日,悉尼Macquarie大學開設中國武俠課程,應邀前來解說《白髮魔女傳》題詞。10月下旬,羅孚一家赴澳旅遊;23日,眾人前往南天寺觀光。
  年間,大陸電視劇《萍蹤俠影》。

  二〇〇四年 八十歲
  2月28日,接受四川《成都商報》的採訪。11月,返回香港;30日,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的學位。12月4日,至廣州購書中心舉行讀者見面會;5日,至中山大學康樂校園(嶺南大學舊址)為廣州校友會的「校友日」致開幕詞;14日,接受《今古傳奇·武俠版》的採訪,為該社編輯鳳歌的武俠小說《昆侖》題名,並為著名網路武俠論壇「舊雨樓·清風閣」題名。
  年間,接受廣西電視臺的採訪。

  二〇〇五年 八十一歲
  年初,接受《南方人物週刊》採訪。夏季,再度收到廣西電視臺的邀請,決定回鄉度中秋。7月29日,徐克導演的電影《七劍下天山》公映。8月初,和妻子確定行程,並購買巨額保險;8月16日,廣西電視臺和《廣西日報》聯合推出「我與梁羽生」大型有獎徵文活動;月間,大陸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上半部分)。9月上旬,飛抵香港(剛剛做完白內障手術);14日,飛抵桂林市兩江國際機場,受熱烈歡迎,「梁羽生公園」動工;15日,十時舉行「梁羽生中秋故鄉行媒體見面會」並解釋筆名,十四時至十五時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十六時三十分出席鄉親見面會;16日,上午回母校桂林中學慶賀百年校慶,下午至廣西師範大學王城校區的禮堂演講「武俠小說與通識教育」並接受該校的名譽教授證書;17日,來到南寧的廣西電視臺,錄製該台文體頻道「真情講述」欄目的「文心俠骨共嬋娟」中秋晚會;19日,動身回港。10月4日,至香港浸會大學演講「江湖俠士情」。
  年間,廣東旅遊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梁羽生小說全集」三版。

  二〇〇六年 八十二歲
  6月,開始用DVD觀看徐克導演的《七劍下天山》電影及電視劇。7月26日,舉行「梁羽生文化收藏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活動,捐贈藏書、對聯、書信、手稿、剪報、照片、著作共計八百八十二件,成為第一個被列入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武俠小說家。年底,返港。12月8日,以主禮嘉賓的身份,出席天地圖書有限公司的三十周年慶典,並贈送對聯;13日,出席恩師饒宗頤的九十華誕慶典。住旅館時夜間中風,右半邊肢體不能動彈,立即送往九龍醫院。
  年間,香港TVB《遊劍江湖》。年間,大陸電視劇《俠骨丹心》。

  二〇〇七年 八十三歲
  4月,香港中央圖書館的香港文學資料室舉辦「梁羽生武俠小說簡介」展覽,長達兩月。6月,病情稍見緩和,轉到悉尼的陳秉達養老院。

  二〇〇八年 八十四歲
  2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筆花六照(增訂版)》。4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名聯觀止(增訂版)》。8月8日,奧運會開幕之前,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發表感言;月間,臺灣的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梁羽生散文》。11月7日,獲「澳華文化界終身成就獎」。12月16日,接受田地、張曉燕、趙立江的探訪,首肯「私家偵探」(渠誠)等人的資料整理成果。
  年間,大陸電視劇《大唐遊俠傳》。

  二〇〇九年 八十五歲
  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