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碧血劍 | 上頁 下頁
八一


  這時孫仲壽、朱安國、倪浩、羅大千等袁部舊將紛紛過來相見。各人得脫大難,又見袁承志長大成人,一身武藝,今日這一戰雖是小試牛刀,亦已略有乃父當日雄風,無不驚喜交集。袁承志問起被捕緣由,孫仲壽約略說了。原來當日「山宗」舊友在聖峰嶂聚會,明兵突施襲擊,幸而大部人眾早已散走,只應松終於被害,孫仲壽等都告脫險,後來重又聚集。眾人在淮北魯南一帶會聚豪傑,預備大舉,那知事機不密,上個月被鳳陽總督馬士英所破,首要人物一鼓成擒,械繫赴京問斬。差幸天緣巧合,竟會在此處與袁承志相遇。

  孫仲壽聽說袁承志和闖王頗有聯絡,說道:「公子,這裏又有盜幫,又有投降的大批官兵,他們對你都很敬服,正是難遇的良機。何不暫緩赴京,把這批人手好好整頓一下。」

  袁承志喜道:「孫叔叔說得是,這一帶英雄豪傑很多,咱們索性大幹一場,找個地方會集群雄。」孫仲壽一拍大腿,道:「好極了,何不就在泰山?」袁承志道:「泰山相去不遠,再好也沒有了。」

  當下收拾好鐵箱中散開的寶物,把漕運銀子取出二十萬兩,俵分給青竹幫與山東各寨群盜。褚紅柳也得了五千兩。再取出二十萬兩賞給投降的官兵,一時峽谷前後,歡聲如雷。投降的軍官本來都是心情鬱鬱,分得大批銀兩,才精神為之一振。

  ***

  只見青竹幫的兩名幫眾抬著一個擔架,將幫主程青竹抬將過來。袁承志見他臉上已現血色,喜道:「程幫主的傷勢好得很快啊,足見內功深厚。」程青竹道:「多謝公子,在下得知公子是袁督師的骨肉,實是歡喜之極。」說到這裏,聲音中竟微帶嗚咽。袁承志道:「程幫主當年識得先父嗎?」程青竹搖了搖頭,吩咐隨從在一隻布囊中取出一卷手稿,交給袁承志,說道:「公子看了這個,便知端的。」

  袁承志接過,只見封面上寫著「漩聲記」三個大字,又有「程本直撰」四字,右上角題著一副對聯:「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心中不解,問道:「這位程本直程先生,跟程幫主是……」程青竹道:「那是先兄。」

  袁承志點點頭,翻開手稿,只見文中寫道:

  「崇煥十載邊臣,屢經戰守,獨提一旅,挺出嚴關……」

  袁承志心中一凜,問道:「書中說的是先父之事?」程青竹道:「正是。令尊督師大人,是先兄生平最佩服之人。」

  袁承志當下雙手捧住手稿,恭恭敬敬的讀下去:

  「……迄今山海而外,一里之草萊,崇煥手闢之也;一堡之壘,一城之堞,崇煥手築之也。試問自有遼事以來,誰不望敵於數百里而逃?棄城於數十里而遁?敢於敵人畫地而守,對壘而戰,反使此敵望而逃、棄而遁者,捨崇煥其誰與歸?」

  袁承志閱了這一段文字,眼眶不由得濕了,翻過一頁,又讀了下去:

  「客亦聞敵人自發難以來,亦有攻而不下,戰而不克者否?曰:未也。客亦知乎有寧遠丙寅之圍,而後中國知所以守?有錦州丁卯之功,而後中國知所以戰否也?曰:然也!」

  袁承志再看下去,下面寫道:「今日灤之復、遵之復也,誰兵也?遼兵也。誰馬也?遼馬也。自崇煥未蒞遼以前,遼亦有是兵、有是馬否也?」

  袁承志隨手又翻了一頁,讀道:

  「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癡漢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於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辭也;於是乎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而且舉世所不能耐之饑寒,袁公直耐之以為士卒先也;而且舉世所不肯破之禮貌,袁公力破之以與諸將吏推心而置腹也。」

  袁承志讀到此處,再也忍耐不住,淚水涔涔而下,滴上紙頁,淚眼模糊之中,看到下面一行字道:「予則謂掀翻兩直隸、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渾身擔荷、徹裏承當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此所以惟袁公值得程本直一死也。」

  袁承志掩了手稿,流淚道:「令兄真是先父的知己,如此稱譽,在下實在感激不盡。」

  程青竹歎道:「先兄與令尊本來素不相識。他是個布衣百姓,曾三次求見,都因令尊事忙,未曾見著。先兄心終不死,便投入督師部下,出力辦事,終於得蒙督師見重,收為門生。令尊蒙冤下獄,又遭凌遲毒刑。先兄向朝廷上書,為令尊鳴冤,只因言辭切直,昏君大為惱怒,竟把先兄也處死了。」袁承志「啊喲」一聲,怒道:「這昏君!」

  程青竹道:「先兄遺言道,為袁公而死,死也不枉,只願日後能葬於袁公墓旁,碑上題字『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那麼他死也瞑目了。」袁承志道:「卻不知這事可辦了麼?」程青竹長長歎了口氣,說道:「令尊身遭奇冤,昏君奸臣都說他通敵,勾結滿清,一般無知百姓卻也不辨忠奸是非,信了這話。令尊被綁上法場後,愚民一擁而上,將他身子咬得粉碎,說道……說道要吃盡賣國奸賊的血肉……」

  袁承志聽到這裏,不由得放聲大哭,問孫仲壽道:「孫叔叔,這……這是真的麼?」孫仲壽垂淚點頭,道:「真是如此。當年你年紀幼小,我們不跟你說,免你傷心。」

  袁承志怒道:「昏君奸臣為非作歹,那也罷了,北京城的老百姓,卻也如此可惡!」孫仲壽道:「老百姓不明真相,只道皇帝的聖旨,是再也不會錯的。清兵在北京城外燒殺擄掠,害死的人成千成萬,因此百姓對勾結敵兵的漢奸痛恨入骨。」

  程青竹道:「在下不忿兄長被害,設法投身皇宮,當了個侍衛,想俟機行刺昏君,為先兄和袁督師報仇。只恨武藝低微,行刺不成,反為御前侍衛所擒,幸得有人相救,逃出皇宮。這些年來在黑道上幹些沒本錢買賣,沒料到有眼無珠,竟看上了公子的財物。」

  袁承志道:「大家說來深有淵源,若非如此,也不得跟幫主認識。」

  青青忽道:「咦,那個小姑娘呢?她沒事吧?」程青竹道:「多謝關懷。小徒已自行去了。」青青道:「我正想找她說話,怎麼她走了?」言下不禁惘然。

  眾人休息了一日。袁承志派遣青竹幫、山東群盜及「山宗」所部得力人員,分赴各地送信,約定端午節在泰山頂上取齊;又請孫仲壽、朱安國等人,會同水總兵帶領投降的官兵,在荒僻險峻之地起造山寨。

  這一役馬士英部下六千名官兵全軍覆沒,二百餘萬兩漕銀沒留下半星一點,京師山東,無不震動。等到馬士英再調大軍前來追剿,盜幫早已影蹤全無,那裏還追尋得著。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