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新修版俠客行 | 上頁 下頁
第廿一回 「我是誰?」(3)


  白自在哈哈大笑,說道:「石老弟,你也不用賴了,當然是你跟她生的兒子,否則天下哪有一個女子,會把自己的兒子叫做『狗雜種』?這位梅姑娘心中好恨你啊。」

  閔柔彎下腰去,將手中長劍放在地下,道:「你們一家三人團圓相聚,我……我要去了。」說著轉過身去,緩緩走開。

  石清大急,一把拉住她手臂,厲聲道:「師妹,你若有疑我之意,我便先將這賤人殺了,明我心跡。」閔柔苦笑道:「這孩子不但和玉兒一模一樣,跟你也像得很啊。」

  石清長劍挺出,便向梅芳姑刺了過去。哪知梅芳姑並不閃避,挺胸就戮。眼見這一劍便要刺入她胸中,石破天伸指彈去,錚的一聲,將石清的長劍震成兩截。

  梅芳姑慘然笑道:「好,石清,你要殺我,是不是?」

  石清道:「不錯!芳姑,我明明白白地再跟你說一遍,在這世上,我石清心中便只閔柔一人。我石清一生一世,從未有過第二個女人。你心中倘若對我好,我雖感激,但那也只是害了我。這話在二十二年前我曾跟你說過,今日仍是這麼幾句話。」他說到這裏,聲轉柔和,說道:「芳姑,你兒子已這般大了。這位小兄弟為人正直,武功卓絕,數年之內,便當名動江湖,為武林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他爹爹到底是誰,你怎地不跟他明言?」

  石破天道:「是啊,媽,我爹爹到底是誰?我……我姓什麼?你跟我說,為什麼你一直叫我『狗雜種』?」

  梅芳姑慘然笑道:「你爹爹到底是誰,天下便只我一人知道。」轉頭向石清道:「石清,我早知你心中便只閔柔一人,當年我自毀容貌,便是為此。」

  石清喃喃地道:「你自毀容貌,卻又何苦?」

  梅芳姑道:「當年我的容貌,和閔柔到底誰美?」

  石清伸手握住了妻子的手掌,躊躇半響,說道:「二十年前,你是武林中出名的美女,內子容貌雖然不惡,卻不及你。」

  梅芳姑微微一笑,「哼」了一聲。

  丁不四卻道:「是啊,石清你這小子卻也太不識好歹了,明知我的芳姑相貌美麗,無人能比,何以你又不愛她?」

  石清不答,只是緊緊握住妻子的手掌,似乎生怕她心中著惱,又再離去。

  梅芳姑又問:「當年我的武功和閔柔相比,是誰高強?」

  石清道:「你梅家拳家傳的武學,又兼學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武功……」丁不四插口道:「什麼稀奇古怪?那是你丁不四爺爺得意的功夫,你自己不識,便少見多怪,見到駱駝說是馬背腫!」石清道:「不錯,你武功兼修丁梅二家之所長,當時內子未得七清觀劍學的真諦,自是遜你一籌。」

  梅芳姑又問:「然則文學一途,又是誰高?」

  石清道:「你博古通今,又會作詩填詞,咱夫婦識字也是有限,如何比得上你!」

  石破天心下暗暗奇怪:「原來媽媽文才武功什麼都強,怎麼一點也不教我?」

  梅芳姑冷笑道:「想來針線之巧,烹飪之精,我是不及這位閔家妹子了。」

  石清仍是搖頭,道:「內子一不會補衣,二不會裁衫,連炒雞蛋也炒不好,如何及得上你千伶百俐的手段?」

  梅芳姑厲聲道:「那麼為什麼你一見我面,始終冷冰冰的沒半分好顏色,和你那閔師妹在一起,卻是有說有笑?為什麼……為什麼……」說到這裏,聲音發顫,甚是激動,臉上卻仍木然,肌肉都不稍動。

  石清緩緩道:「梅姑娘,我不知道。你樣樣比我閔師妹強,不但比她強,比我也強。我和你在一起,自慚形穢,配不上你。我跟閔師妹在一起,卻心中歡喜。」

  梅芳姑出神半晌,說道:「原來你跟我在一起,心裏不開心。」大叫一聲,奔入了草房。梅文馨和丁不四跟著奔進。

  閔柔將頭靠在石清胸口,柔聲道:「師哥,梅姑娘是個苦命人,她雖殺了我們的孩兒,我……我還是比她快活得多,我知道你心中從來就只我一個,什麼都夠了。咱們走吧,這仇不用報了。」石清道:「這仇不用報了?」閔柔淒然道:「便殺了她,咱們的堅兒也活不轉來啦。」

  忽聽得丁不四大叫:「芳姑,你怎麼尋了短見?我去和這姓石的拼命!」石清等都大吃一驚。

  只見梅文馨抱著芳姑的身子,走將出來。芳姑左臂上袖子捋得高高的,露出她雪白嬌嫩的皮膚,臂上一點猩紅,卻是處子的守宮砂。梅文馨尖聲道:「芳姑守身如玉,至今仍是處子,這狗雜種自然不是她生的。」

  眾人的眼光一齊都向石破天射去,人人心中充滿了疑竇:「梅芳姑是處女之身,自然不會是他母親。那麼他母親是誰?父親是誰?梅芳姑為什麼要自認是他母親?」

  石清和閔柔均想:「難道梅芳姑當年將堅兒擄去,並未殺他?後來她送來的那具童屍臉上血肉模糊,雖然穿著堅兒的衣服,其實不是堅兒?這小兄弟如果不是堅兒,她何以叫他狗雜種?何以他和玉兒這般相像?」

  石破天自是更加一片迷茫:「我爹爹是誰?我媽媽是誰?我自己又是誰?」

  梅芳姑既然自盡,這許許多多疑問,那就誰也無法回答了。

  (全書完)

  注:

  我囯古人傳說,以壁虎和以朱砂搗爛,點於女子手臂,如為處女,則色作殷紅,稱為「守宮砂」,因此壁虎又叫做「守宮」。婚後則守宮砂即消失。此項傳說無醫學根據,絕不可信,料想古代少女因此受冤者實不乏人,殊堪惋惜憐憫。小說中仍使用此項迷信,並非表示此事為真,一為方便,二為照述古人一種不正確之舊信念而已。例如發誓賭咒,違者常應驗,亦為此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