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新修版神鵰俠侶 | 上頁 下頁
二八九


  瑛姑和一燈見楊過果真將周伯通請來,當真喜出望外。瑛姑一顆心撲通撲通亂跳,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周伯通走到瑛姑身前,大聲道:「瑛姑,咱們所生的孩兒,頭頂是一個旋兒呢?還是兩個旋兒?」瑛姑一呆,萬沒想到少年時和他分手,暮年重會,他開口便問這樣不相干的一句話,答道:「是兩個旋兒。」周伯通拍手大喜,叫道:「好,那像我,真是個聰明娃兒。」跟著嘆了口氣,搖頭道:「可惜死了!」

  瑛姑悲喜交集,再也忍耐不住,放聲哭了出來。周伯通拍她背脊,大聲安慰:「別哭,別哭!」又向一燈道:「段皇爺,我偷去了你妻子,你不肯救我兒子,大家扯個直,前事不究,都不用提了。」

  一燈指著躺在地下的慈恩道:「這是殺你兒子的兇手,你一掌打死他罷!」

  周伯通道:「瑛姑,你來下手!」

  瑛姑向慈恩望了一眼,低聲道:「倘若不是他,我此生再也不能和你相見,何況人死不能復生,且盡今日之歡,昔年怨苦,都忘了他罷!」周伯通道:「這話也說得是,咱們便饒了他啦!和尚,我當你是朋友!」

  慈恩傷勢極重,全仗一口真氣維繫,聽周伯通和瑛姑都說恕他殺子之仇,化敵為友,心中一片平和安詳,再無自咎掛懷之事,自知來生轉世,可入善道,心下感激,生出大慈悲心,低聲道:「多謝兩位。」向一燈道:「多謝師父成全!」又向楊過道:「多謝施主辛苦。」心平氣和,面帶笑容,雙目一閉,就此逝去。(注)

  一燈大師口誦佛號,合什躬身,說道:「慈恩,慈恩,你我名雖師徒,實乃良友,相交三十餘年,攻過切磋,無日或離,今日你往生善道,老衲既喜且悲。」在他身旁唸誦六字「大明咒」和十二字「金剛上師咒」,與楊過、郭襄一齊將慈恩就地埋葬了。

  周伯通和瑛姑四目對視,真不知從何說起。

  楊過瞧著慈恩的新墳,想起那日在雪谷木屋之中,他與小龍女燕爾新婚、見到慈恩發瘋的種種情景,這一位以鐵掌輕功馳名江湖的一代武學大師,終於默默歸於黃土,不勝感慨。

  瑛姑從懷裏提出兩隻靈狐,說道:「楊公子,大德深重,老婦人愧無以報,這兩隻畜生便請持去罷。」楊過接過一隻,謝道:「蒙賜一頭,已領盛情。」

  一燈道:「楊賢姪,你兩隻靈狐都取了去,但不必傷牠們性命,只須割開靈狐腿上血脈,每日取血一小杯,兩狐輪流割血,每日服上一杯,令友縱有多大的內傷也能痊愈。」楊過和瑛姑一齊大喜,說道:「能保得靈狐性命,那是再好不過。」

  楊過提了靈狐,向一燈、周伯通、瑛姑拜別。瑛姑道:「你取完狐血之後,就地放了,兩隻小畜生自能歸來。」

  周伯通突然插口道:「段皇爺,瑛姑,你們一齊到我百花谷去,我指揮蜜蜂給你們瞧瞧,我又新學了一套掌法,嘿嘿,了不起,了不起。楊兄弟,你治好了你的朋友之後,和你小妹子也都來玩玩。」

  楊過笑道:「其時若無俗事牽絆,自當來向三位前輩請聆教益。」說著施禮而別。

  兩頭靈狐眼珠骨溜溜的望著瑛姑,啾啾而鳴,哀求乞憐。瑛姑喝道:「楊公子會饒了你們性命,吵甚麼?」郭襄伸手撫摸狐頭,微笑安慰。

  【注】

  一燈大師是大理國的佛教僧人。大理國鄰近吐蕃,佛法主要從天竺經吐蕃傳來,屬於藏傳大乘佛法。藏傳密宗佛法原自蓮花生大士,深信輪迴轉世。大理國的佛法基本受教於藏傳佛法,後來也受中國影響,但與現代密宗稍有變異。藏傳佛法相信一人臨終時的意識如何,直接傳遞至中陰身(近於俗說的「鬼」),更由中陰身在四十九日之內,決定轉世為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或三惡道(餓鬼、地獄、畜生)。因此一人臨終時的意識如何,對一人來世的苦樂禍福有莫大關連,最要者臨終者應修持頗瓦法Phowa,必須意識清明,對世上一切能看破、放下、自在,存有慈悲愛心,對於一生所作惡業能存懺悔之心,最好能得到自己所損害之人的誠心寬恕,與之和解修好,化敵為友,如此則逝世時能有安詳、喜樂、平和的心境,以良好的意識化為意生中陰身。藏傳佛教徒最好在臨終者身旁唸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或十二金剛上師咒:「唵、阿、吽、班其、咕嚕、叭嘛、悉地、吽」,或受中土淨土宗影響而唸「阿彌陀佛」(無量壽佛)。

  本小說中慈恩法師皈依一燈大師,自受教於藏傳佛教,臨終時盼瑛姑寬恕,得以心中安樂,平安就死,是藏傳佛教的正中教法。某些受西方教育的批評者不明藏傳佛教,誤以為一燈、慈恩的作為是接受基督教臨終懺悔的教義,於最後審判時怕瑛姑作原告,認為「一燈大師的佛學有點奇特」,說一燈忽然採用了基督教方式(其實基督教最後審判亦無原告,上帝無所不知,何必要原告?公教告解之對象為神父,非受害人)。近年來「Tibetan Book of the Dead」(英文版本甚多,中譯《中陰聞教得度》,或譯作《西藏度亡經》,蓮花生大士著)及「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中譯《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在英國劍橋大學求學及作研究,內容淺白易解,已現代化,中文本鄭振煌先生譯,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出版)在西方國家甚為流行,對這問題如想多作了解,可請參考此兩書。(作者對這些批評者的討論仍表歡迎及感激。佛教之經律論繁複深奧,宗派不同,理解有異,欲初步了解,聰穎者至少須苦學四五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