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新修版碧血劍 | 上頁 下頁
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間關百戰時(5)


  群雄中有人叫道:「大夥兒沖下山去,殺他媽的韃子兵。」又有人叫道:「韃子兵可欺侮得咱們狠了,這回非跟他拼個你死我活不可。」滿山轟叫,群情憤激。

  孫仲壽回到袁承志身邊,說道:「盟主,眾兄弟都要去打韃子兵,你瞧怎樣?」袁承志道:「我爹爹一生盡忠報國,為的就是殺韃子。眼下韃子欺上門來,正好眾兄弟在此聚會,咱們就此下山去打。只是我不懂行軍打仗,還是請孫叔叔發令。」

  孫仲壽沉吟片刻,派了十幾個人出去查探滿州兵虛實,然後說道:「自從督師袁公被害,朝中無人,再也無力抗禦清兵了。崇禎九年六月,滿清頭子皇太極派了阿齊格、阿巴泰等大將攻進長城,直打到北直隸腹地。十一年,九王多爾袞率領阿巴泰等人又打到北直隸,忠臣盧象昇和孫承宗先後殉國。多爾袞那年還攻破了濟南,俘虜了我四十多萬百姓北去。這一次又是阿巴泰這韃子將軍來。」袁承志道:「清兵怎地又不攻北京,只是攻打河北、山東各處?」孫仲壽道:「皇太極是挺會用兵的。他派兵來河北、山東,其志不在占地,而是搶奪財物,殺人放火,擄人為奴,摧破我中國的精華,要令得大明精疲力盡,然後再一舉而占北京。當年他進攻北京,在袁督師手下吃了個大敗仗,幾乎給截斷後路,成了驚弓之鳥,此後就不敢再攻京師。」

  袁承志忽想:「闖王和各路義軍四下造反,豈不是幫了韃子兵的大忙?」這句話卻不便出口,只心中隱隱覺得不安。

  孫仲壽道:「這些年來,韃子兵幾次三番打來北直隸、山東,一路上勢如破竹,明兵從來沒打過一場勝仗,韃子兵將不把明兵放在眼裏。常言道驕兵必敗,咱們正好趁機殺殺他們的威風,狠狠地打一仗。」

  袁承志大喜,站起來說道:「眾位兄弟,咱們這就殺韃子兵去,今晚好好安睡,明日清晨下山。」群雄大聲呐喊:「殺韃子兵,殺韃子兵!」

  袁承志不懂韜略,當晚和孫仲壽等計議,次晨分遣群雄先後出發。約定在錦陽關設伏,見到盟主中軍的黃色大旗高高豎起,便齊向清兵衝殺。命水總兵帶同兩千名本部兵馬,打頭陣迎敵,生怕水總兵下山後變卦,派了焦公禮率同金龍幫的手下監視。要水總兵只許敗,不許勝,引誘清兵過來。水總兵所部兵甲器仗一應俱全,盡是明軍服色,實無半分破綻,至於打敗仗乃明兵家常便飯,更能盡展所長。

  那錦陽關兩側雙峰夾道,只中間一條小徑。到第四日傍晚,耳聽得喊聲大作,眾明兵甩甲曳兵,從小徑奔來。水總兵跨下戰馬,手執大刀,親自斷後。過不多時,便見一群辮子兵蜂湧而來。袁承志伏在左峰的岩石之後,初次見到滿州兵,想起父親連年與韃子兵血戰,不由得全身熱血如沸,高舉金蛇劍,說道:「孫叔叔,咱們沖下去!」孫仲壽道:「等一會兒,待韃子兵大隊過來。那時咱們再豎起黃旗,四面伏兵齊起,清兵便走不脫了。」

  只聽得號角聲響起,大隊清軍騎兵沖到,數十名落後的明兵登時被刀砍槍刺,屍橫就地。袁承志心下不忍,說道:「快沖下去接應!」孫仲壽道:「還得等一會兒。」青青急道:「再不下去,我們的人要給他們殺光了。」孫仲壽道:「再等一會兒!」青青急得只是頓足。

  突然之間,右峰上喊聲大作,沙天廣率領山東各寨群盜,從山坡上殺將下來。孫仲壽叫道:「啊喲,不好!」袁承志道:「怎麼?」孫仲壽道:「清兵來的只是先鋒,這一來,就抓不到他們的元帥了。怎麼不見旗號,便自行動手了?」只見山東群盜一鼓作氣地殺入清兵陣中,跟著青竹幫、金龍幫,以及各處埋伏的群豪一時盡起,水總兵也帶同明兵回頭截殺。

  孫仲壽連聲歎氣,說道:「當年袁公帶兵,部下倘若這般不聽號令,自行殺敵,所有的大將一個個都非給袁公請出尚方寶劍斬了不可。」袁承志心下歉然,道:「都是我事先沒嚴申號令的不是。」孫仲壽安慰他道:「咱們這些英雄好漢,每個人武功都強,但只是一群烏合之眾,怎比得袁公當年在寧遠所練的精兵?盟主你也是無法可施的。唉,黃旗還沒豎起,大夥兒就亂糟糟地衝殺出去了,這哪裏是打仗,簡直是胡鬧!」不住地唉聲歎氣,想起當年袁崇煥在甯錦帶兵時號令嚴峻,十餘萬之眾沒一兵一卒不肅然奉命,懊惱之中,又感心酸。

  青青道:「事已如此,歎氣也無用了。承志哥哥,咱們動手吧!」袁承志早已心癢難搔,叫道:「好,大夥兒殺啊!」手執金蛇劍,沖下峰去。孫仲壽驚叫:「盟主,盟主!你是主帥,須當坐鎮中軍,不可親臨前敵……」叫聲未畢,袁承志展開輕功,早去得遠了,但見他疾沖入陣,金蛇劍揮動,削去了兩名清兵的腦袋。孫仲壽長歎一聲,淚如雨下,心想:「連盟主也是如此,豈能跟當年的袁督師相比。」

  千餘名清兵擠在山道之中,雖然勇悍,但難以結陣為戰。敵人沖到身前,弓箭也用不上了,為群雄四面八方的圍上攻打,不到一個時辰,已盡數就殲。清軍統帥阿巴泰得報前鋒在錦陽關中伏覆沒,當即率兵退回青州。

  這一役雖然沒殺了阿巴泰,但聚殲清軍一千餘人,實是十餘年來從所未有的大勝。群雄在錦陽關前大叫大跳,歡呼若狂。

  袁承志瞧著金蛇劍上的點點血跡,心想:「此劍今日殺了不少韃子兵,才不枉了這劍身上的隱隱碧血!」

  當晚袁承志、孫仲壽與朱安國、倪浩、羅大千等談到今日一場大捷,實可慰袁督師的在天之靈,都不禁熱淚盈眶。孫仲壽以殺不了清軍元帥阿巴泰,兀自恨恨不已。袁承志道:「孫叔叔,咱們這批人,當真要打大仗是不成的。明日我北上,這些明軍官兵和別的弟兄們請你與朱叔叔、倪叔叔、羅叔叔各位好好操練,日後再碰上韃子兵,可不會再像今日這般亂殺一陣了。」孫仲壽等俱各奉命。

  袁承志與青青並肩漫步,眼見群雄東一堆、西一堆地圍著談論,人人神情激昂,說的自都是日間的大勝。袁承志道:「咱們今日還只一戰,要滅了滿清韃子,尚須血戰百場,當真是:『慷慨同仇日,間關百戰時。』」青青道:「你這兩句詩做得真好。」袁承志微笑道:「我怎會作詩?這是爹爹的遺作。」青青嗯了一聲。

  袁承志歎道:「我什麼都及不上爹爹,他會作詩,會用兵打仗,我可全不會。」青青道:「你的武功卻定然比你爹爹強。」袁承志道:「我爹爹進士出身,沒練過武。但武功強只能辦些小事,可辦不了大事。」青青道:「也不見得,武功強,當然很有用處。」

  袁承志突然拔出金蛇劍來,虛劈兩下,虎虎生風,說道:「對,青弟,我去刺殺韃子皇帝皇太極,再去刺殺崇禎皇帝,為我爹爹報仇。」

  袁承志當下與孫仲壽、程青竹、沙天廣、水總兵等商議,將魯直群豪、明軍降兵、山宗舊侶、各地英豪等分成三營,由朱安國、水鑒、羅大千三位懂得佈陣打仗的舊將分統,孫仲壽則總其成。袁承志與三營首領商議,大家說既已跟朝廷開仗廝殺,該當歸附李闖王,三營兵馬開赴襄陽、南陽、助攻陝西督師孫傳庭的明兵。袁承志說道,朝廷雖然無道,然而眼下大局以抗禦滿州入侵為重,倘若打垮了明兵,清兵趁機奪取我漢人江山,豈非成為千古罪人。眾人商議之下,決定三營兵馬暫且開向山東東北,在直魯交界處的鹽山、騮山、馬谷山一帶駐紮。該處山深林密,偏僻荒蕪,人煙稀少,兩省官吏平時都照顧不到。好在這次劫得糧餉甚多,尚可在當地屯田開墾,承志又留下兩箱金磚,六七千人馬食用幾年也當夠了,不必出動打劫,引得朝廷發兵來剿。倘若滿洲兵入關,或是再犯山東,三營人馬便北上抗敵,袁承志等得到訊息,自即歸隊,與群豪並肩而戰;倘若闖軍軍陣不利,三營也當支援救助。于此隱伏一支有力人馬,為國為民,待時而動。

  眾人聽了這番計議,俱都拍掌稱善。

  次日袁承志與孫仲壽等別過,偕同青青、啞巴、洪勝海等押著鐵箱徑往京師順天府。孫仲壽、水總兵等統率三營,悄悄行軍,往魯直交界處馬谷山一帶駐紮。

  袁承志、孫仲壽、焦公禮、水鑒等在山東青州、泰安、錦陽關這一戰,不但劫了朝廷的百餘萬糧餉,又殲滅滿洲軍阿巴泰麾下的一批精銳,登時轟動了魯直河朔一帶。有人問起領頭之人,群雄知道袁承志不喜張揚姓名,都是支支吾吾的含糊其辭,問得急了,金龍幫中各人就說帶頭的英雄是當年金蛇郎君的傳人,是李闖王的朋友。闖王屬下這時有橫天王、爭世王、亂世王、改世王、左金王等等名號,各領一營人馬,在中原、西北各地與明軍對抗,袁承志這路人馬,江湖上就稱之為「金蛇王」營,隱然與闖王麾下著名的十三營相埒。自己內夥,則稱為「山宗營」,以示志在承繼父志。

  袁承志心想父親忠於明室,當時手握大軍兵權,遭受奇冤之時,全無絲毫稱兵作反之意,雖為皇帝冤枉磔死,卻始終不願負上個「反賊、叛逆」之名,因此一再通傳,不可說他是袁崇煥之子,以免父親地下有知,心中不安。蓋當時官宦之家,于「忠孝」兩字看得比天還大,袁承志雖為百姓求生而造反,卻決不敢公然舉旗反明,他本不喜「金蛇王」的稱號,但用以掩飾「袁崇煥之子」,倒也可行,也就任由江湖朋友隨口亂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